从他站在他们对立面的一天起,随时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陛下,这正是荐举制的弊端,若是改科举为荐举制,只怕朝堂之上再无寒门官员,民怨沸腾,朝廷不稳啊。”
临死还记得百姓,这皇帝应该他来当。
曲星河当然没死,那些没什么用的寒门官员,希望朕看在他赈灾有功的份上饶了他。
能给太后和丞相添堵的事,朕乐见其成。
曲星河被罢官了。
08
那群文人和百姓更激动了,听说带头想要促进荐举制的官员们,家里都遭了殃。
每天都有人在他们门口破口大骂,对着大门扔烂掉的蔬菜。
这些事被酒楼里的说书先生讲的抑扬顿挫,百姓们口口相传。
曲星河从小曲大人变成曲青天。
这个称呼有点幼稚。
曲星河自己也这么觉得。
迫于外面的压力,他们又不得不把曲星河重新叫回朝堂之上,给了一个边缘的职位。
太后丞相应该也没想到,这件事能拖这么久。
太后已经很久不跟朕说话了,朕也乐得清静。
他们并没有放弃这件事,试图扭转民间的舆论。
朕知道领头人是王渡的时候,确实有几分不可置信。
他没有来看朕,应当是和朕生分了。
很难想象从前不择手段挣钱为了帮助一个穷苦人家的人,现如今为了家族站在百姓的对立面。
他没有继承到他祖父的遗志。
朕对身边唯一一个暗卫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但是朕也没有可以替代他的人。
朕是个好皇帝,毋庸置疑。
曲星河是个好臣子,也毋庸置疑。
朕过去这二十几年里,只勇敢过三次。
第一次是父皇刚去世,魏铎让朕学狗叫。
第二次是为了被魏铎欺负的宫人。
第三次就是这次,或许是为了父皇,或许是为了百姓,或许只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