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昭小心翼翼地选了个既能挨着帐篷,又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轻轻地坐了下来。桥下确实比桥上暖和一些,她拉了拉身上单薄的衣服,紧紧地裹住自己,然后背靠着桥墩,将自己彻底隐入黑暗中。这一刻,她的身体才稍稍放松了一些,可心里还是乱糟糟的,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
她缓缓仰起头,目光落在顶上立交桥的天花板上,思绪也随之飘远,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前半生的点点滴滴。尽管她如今也仅仅才16岁,可她却执拗地将那过往岁月称作“前半生”。只因那些日子充斥着太多痛苦和窒息的感觉,曾经有那么很多瞬间,她甚至绝望地以为自己根本没有办法从那样的黑暗中挣扎着活下来。
杜小昭清楚地记得,父母离开的时候她才六岁,那一年,因为一直没能生下个儿子这事儿,村里的闲言碎语很多,父母走到哪儿都会被旁人指指点点。更糟糕的是,不知谁举报了他家超生女儿的事儿,计生办的人把她家盯得死死的,上门来抓了几次都没逮到人,一气之下把那原本承担着杜小昭一家生活来源的酿酒房给砸了,家里那几头养得肥肥壮壮的猪,也被那些人强行赶走了。
面对这样的处境,父母实在是没了办法,无奈之下决定离开家乡,去外省躲避一阵子,想着等生了儿子之后再回来。
两人想得挺好,但杜小昭却成了个棘手的问题,把她留在家里吧,两口子心里舍不得,再说了,她才六岁,这么小的孩子,肯定没法照顾自己。可要是把她一起带走吧,两口子长这么大也还从来没出过远门呢,对外面的世界完全是两眼一抹黑,还不知道能不能顺利找到生计。带着个孩子,总归是多了份拖累,怕到时候连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养活孩子了。
看着杜关明两口子那愁眉苦脸的模样,杜关明的五弟和母亲陈后珍走了出来。陈后珍率先表态,答应帮他们照顾孩子,五弟也紧接着表示愿意协助母亲一起看管杜小昭。只是五弟坦言自家生活也很艰难,叮嘱大哥一定要往家里给杜小昭寄生活费。
同时还召集了另外几个兄弟一起商定,杜关明两口子名下的土地和田地,谁家耕种就由谁家负责提供杜小昭吃的粮食。
杜关明名下的土地田地本来就不少,加上戴春莹嫁得近,娘家那边也给她分了田土,两人加在一起就更多了。这些年两口子勤勤恳恳耕耘,再加上酿酒喂猪,日子过得还算富足,一直以来杜关明对几个弟弟也颇为照顾,几兄弟平时关系还挺和睦友爱的。所以思来想去,把杜小昭留在他们这儿,自己心里也算踏实放心,他觉得弟弟和母亲总不至于亏待了孩子。
杜小昭得知父母要离开的消息后,眼眶里瞬间蓄满了泪水,泪眼汪汪地望着戴春莹,满心的委屈与不舍都写在了脸上,她带着哭腔问道:
“妈,你们要丢下我吗?”
那稚嫩又无助的声音,仿佛一把尖刀,直直地扎进了戴春莹的心里。
戴春莹听了这话,心里顿时酸涩不已,看着女儿那可怜兮兮的模样,她赶忙蹲下身来,轻轻擦去杜小昭脸颊上的泪水,心疼地向她承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