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卫民白云的女频言情小说《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推拿医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年头,普通人一般都营养不良,身体对蛋白质地渴望,很多后世人几乎无法想象。炒熟的金蝉,外焦里嫩,只要剥掉外壳,里面就是一疙瘩白肉,既营养,口感又好,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李家人个个吃得眉开眼笑,哪怕每人只有五个金蝉,大家还是满足不已。直到开始喝野菜地瓜粥,李家人才有工夫说起今天的八卦。缺乏文化娱乐活动的时代,聊的也就是张家长李家短,要是谁家娶了新媳妇,大家能整整谈论一年!最近两天,白云被自己老娘捉奸在床的八卦,成了向阳大队一等一的娱乐头条,几乎占据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作为白家的邻居,李家人自然也不例外。“听说吴大山昨天夜里和吴彪打起来了,闹着要分家!”“对,我听妇女队长说,吴大山怀疑自己媳妇和吴彪有一腿!”“是啊,我还听说白寡妇一...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这年头,普通人一般都营养不良,身体对蛋白质地渴望,很多后世人几乎无法想象。
炒熟的金蝉,外焦里嫩,只要剥掉外壳,里面就是一疙瘩白肉,既营养,口感又好,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
李家人个个吃得眉开眼笑,哪怕每人只有五个金蝉,大家还是满足不已。
直到开始喝野菜地瓜粥,李家人才有工夫说起今天的八卦。
缺乏文化娱乐活动的时代,聊的也就是张家长李家短,要是谁家娶了新媳妇,大家能整整谈论一年!
最近两天,白云被自己老娘捉奸在床的八卦,成了向阳大队一等一的娱乐头条,几乎占据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作为白家的邻居,李家人自然也不例外。
“听说吴大山昨天夜里和吴彪打起来了,闹着要分家!”
“对,我听妇女队长说,吴大山怀疑自己媳妇和吴彪有一腿!”
“是啊,我还听说白寡妇一大早就去找吴彪,说她闺女嫁过去可以,不过要分家,再给吴小山盖一座院子,和吴彪分开住!”
“......”
李卫民摸了摸下巴,没想到昨天晚上的余波这么厉害,吴家这是要分崩离析啊!
“娘,吴彪出了那么大的丑闻......咳咳,干了那么大的丑事,还有脸干他的大队长吗?”
杨翠花白了李卫民一眼:“小孩子家家,打听那么多干什么,吴彪不当大队长,让谁当,洪家人,还是白家人?”
“嘿嘿......”
李卫民挠挠头,不说话了。
在农村,干部并不是谁都能当的。
没有一定的势力,就是当上村干部,也是一个空架子,说话根本就没人听。
洪家,吴家,是向阳大队人丁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家人,其次就是白家。
再往下,才是李家、王家之类。
不过,向阳大队是杂姓村,吴家和洪家的势力,并没有那些同宗同族的单姓村那么大,而且相去甚远。
即使这样,也有不少仗势欺人的事情发生。
尤其是公社解散之后,没了约束,老百姓的地位越来越低,一些村霸也越来越肆无忌惮。
上辈子,李卫民的两个哥哥遇到了矿难,李家人丁凋零,被吴家欺负得不轻。
固然跟李卫民外出做生意,白云吃里扒外有关系,但吴家人不是什么好鸟也是真的!
村民并不傻,吴彪哪怕犯了作风问题,也没人提议撤他的职。
总不能让洪家一家独大吧?
洪家出了个支书,白家出了个会计,大队长就该让吴家人干,这样才能互相制衡。
吴彪拢共四兄弟,不让他干,难道让他三个混蛋兄弟当大队长,那几个货比吴彪更不靠谱!
李卫民眼睛闪了闪。
自己有重生的优势,再过几年,等两个哥哥年纪稍微大一些,能镇住场子的时候,要不要推他们上位?
是让家人留在村里种田,还是带着家人全都进城?
算了,现在还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过几年再说吧!
李卫民摇摇头,把乱七八糟的思绪抛到脑后:
“小梅,小兰,你们俩下午别出工了,跟我上山挖野菜!”
“啊?”
两个丫头面面相觑,小叔什么时候挖过野菜,是不是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见两个妹妹发呆,大侄子李文狠狠瞪了她们一眼:“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小叔肯定是带你们去挖爬蚱!”
二侄子李武也如梦方醒:“大哥,还是你聪明!小叔,我不上学了,也跟你去挖爬蚱好不好?”
李卫民:“......”
挖爬蚱是不可能挖爬蚱的,那是昨天晚上时间有限才干的,今天李卫民有更好的计划。
至于两个侄子想趁机逃学,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两个姪女上学的事情,李卫民决定等过了暑假再说。
距离放假顶多还有一个半月,而且中间还有一个麦假——收麦子的时候,学生会放假。
现在插班,两个丫头估计什么也学不会,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以后的学习不利。
吃完饭,略作休息,上工的上工,上学的上学,李卫民把两个姪女指使得团团转。
背篓,柴刀,麻袋,绳子......
除了李卫民扛了一把铁锹,没有带任何挖土的工具。
跟在李卫民屁股后头,两个丫头小嘴撅得能拴驴。
小叔没让自己带挖土工具,肯定不是挖爬蚱。
不挖爬蚱,肯定就是摘野菜。
野菜自己经常摘,既不好吃,也不好玩!
向阳大队是一个小山村,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南有一条小河。
田地基本都在小河两岸,只有一少部分在村庄和周围的大山之间。
李卫民带着两个姪女,去的方向是后山,也就是北山。
出乎李梅和李兰的意料,进山之后,小叔并没有带着她们摘野菜,而是到处溜达。
“小叔,那片树林里有蘑菇,我上次跟奶奶一起采过,咱们去瞧瞧吧?”
听姐姐说要采蘑菇,李兰高兴地拍起了小手:“采蘑菇好,我喜欢采蘑菇,不喜欢采野菜!”
李卫民摆摆手:“不用,咱们不是来摘蘑菇的!”
“哦......”
李兰的小脸上写满了失望。
李梅也明白了,肯定是小叔不知道蘑菇比野菜好,所以才会这么说。
“小叔,蘑菇比野菜好吃,拿到供销社还能换钱,咱们还是去看看吧?”
李卫民一脑门子黑线:“小梅,你是不是把我当傻瓜了,觉得我什么都不懂?”
李梅偷偷翻了个白眼,嘴上不敢说,心里早就在疯狂点头。
有一次下过雨,小叔一高兴,非跟着大家进山采蘑菇。
蘑菇采了一堆,谁知都是毒蘑菇。
回去之后,差点儿没被村里人笑死!
“小叔,别害怕,我知道什么蘑菇有毒,这次绝对不会采错,更不会让大家笑你!”
李卫民:“......”
“丫头片子,竟敢小瞧你小叔,跟我来,今天要是不让你们知道知道小叔的厉害,我就不是你们小叔!”
李兰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小叔,你不是我们小叔,是谁的小叔?”
李卫民:“......”
见一家子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兔子红烧还是清炖,李母杨翠花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吃吃吃,就知道吃,老大,把兔子都关起来,赶集的时候卖了换钱!”
“啊,奶奶,卖两只好不好,咱自己吃一只?”
“吃什么吃,有野鸡蛋还不够,吃什么兔子!”
“哦......”
几个侄子姪女瞬间就蔫了。
李卫民的几个哥嫂也直吧嗒嘴。
太缺肉了,馋啊!
要说还是大孙子李文聪明:
“奶奶,咱们不卖兔子,把它们养起来好不好?大兔子生小兔子,小兔子长大又生小兔子,以后咱们就有很多很多兔子吃......咳咳,卖啦!”
杨翠花哼了一声:“说得容易,哪来那么多粮食喂它们,你天天放学拔兔草吗?”
李武眼睛一亮:“奶奶,你让我吃一只兔子,我就天天拔兔子草!”
最小的李兰也不甘落后:“奶奶,我不要一只,只要能吃一条兔子腿,以后我拔草,好不好?”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公社时期不允许个人养殖。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最起码不够全面。
刚成立公社的时候,搞大食堂,社员同吃同劳动,自然对家庭养殖管理得比较严格。
别人都把鸡鸭贡献给大食堂了,你自己养着吃独食,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吧?
大食堂停办之后,政策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国家不但允许个人养殖家禽,而且鼓励多养,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
尤其是养猪,很多地方不但用麦麸之类作为补助,而且还多算工分。
甚至公家还提供小猪崽,只要长大之后卖给公家就行。
这些都有当时的报纸可查,千万不要听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道听途说!
农民可以养殖,自然也可以出售。
除了部分地方比较严格,只能卖给供销社或者收购站之外,很多地方的乡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一次集市。
老百姓可以把自己养的鸡鸭,竹筐和笸箩之类的工具,拿到集市上售卖,收入归自己所有。
当然,只能卖自己生产的,更不能低买高卖,那就成投机倒把了。
这就是当时真实的现状,必须说清楚,不然很多人可能就会认为小说的逻辑有问题,感觉不符合时代。
至于为什么没人大规模养殖,私人搞养殖场?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有限,没有那么多的饲料。
为了保证底层人民的生活,实现人人有饭吃的目标,粮食不允许倒买倒卖,只能用自己家的粮食养殖,牲畜多了根本就养不活!
在那些人少地多,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地方,因为分的粮食比较多,就可以多养一些家禽牲畜。
如果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地方,老百姓分到的粮食比较少,养活自己都勉强,还拿什么搞养殖。
向阳大队是山村,田地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人口比较多,所以养猪的并不多,一般都只是养几只母鸡,用鸡蛋换点针头线脑,灯油盐巴之类。
看到几个孙子孙女希冀的眼神,李母的心软了:
“行行行,你们愿意养就养吧!不过,咱们丑话说到前头,咱家可没粮食喂它们,想要养兔子,你们自己拔草!”
“好!”
“太好啦!”
“奶奶你真好!”
“......”
见几个侄子姪女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李卫民哈哈一笑:“不行,这几只兔子必须吃掉,不能卖,也不能养!”
全体李家人:“......”
开玩笑,李卫民好容易重生一回,可不是给家里人找活干的。
本来干集体的农活,就已经够累了,再养兔子,养鸡鸭,甚至是养猪,把家人累个好歹怎么办?
经过今天尝试,李卫民已经确定,就凭着自己的透视能力,以后根本就不会缺吃的。
野兔,野鸡,野鸡蛋,还有蘑菇、木耳之类的山货,不能说要多少有多少,最起码也不会缺嘴。
随时可以去山里捡现成的,还养个锤子,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李老三是李家的宝贝,有李父李母罩着,谁敢捋虎须?
他说兔子要全都吃掉,那就必须统统吃掉。
其他人有意见可以,但必须保留!
杨翠花一听自己小儿子要吃兔子肉,立马就转变了立场:
“对,老三说得对,咱家的人就是缺乏营养,这几只兔子不卖了,也不养,全都杀了吃肉!”
大哥二哥:“......”
大嫂二嫂:“......”
侄子姪女:“......”
没人反对,反对也无效。
好吧,有兔子肉吃,傻瓜才反对!
老大慌着磨刀,大嫂慌着烧水。
老二抢着磨刀,二嫂抢着烧水。
几个侄子姪女负责流口水!
至于李卫民?
人家是最大的功臣,谁敢指使他干活?
......
听到隔壁热火朝天,白寡妇的鼻子险些没气歪。
姓李的,见老娘的闺女被人抓住了,故意恶心老娘是吧?
老娘不信,李老三回去之后,没有把打晕老娘闺女的事情说出来!
明知道老娘相中你们家的小王八蛋,还故意嚷嚷这么大声,这是给谁听呢?
哼,想给老娘上眼药,让老娘心里难受?
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吧!
给老娘等着,早晚让你们李家人后悔!
白寡妇生气,她闺女白云更生气,气得险些动了胎气。
李老三,你个王八蛋!
姑奶奶脱光了,送到面前你都不要,到底哪里配不上你,让你这么作践?
哼,现在肯定躲在被窝里偷偷嘲笑姑奶奶吧?
让你笑,让你笑,早晚有你笑不出来的时候!
......
李卫民就算再重生一回,也想不到白寡妇母女会把自己恨到这种程度。
不就是没当接盘侠吗,母女俩哪来那么大怨念?
好吧,李卫民早就想到了,就是要让她们难受,不然怎么出胸中这口恶气。
“大嫂,二嫂,你们都歇着,兔子肉我来做!”
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李卫民的嗓门那叫一个大,隔壁的白寡妇母女听得清清楚楚。
之前听说李卫民走狗屎运,抓了三只兔子,白家母女就已经嫉妒得不行了。
现在又听说这家伙竟然要吃兔子肉,白寡妇母女那叫一个抓狂。
混蛋,李老三要是成了自己家的女婿,这些兔子还不都是白家的,你们吃的都是我们家的肉啊!
白雪的房间阴暗潮湿,即使白天也是光线暗淡。
李卫民的视线不受丝毫影响,推门而入,直奔墙角的破床而去。
银元藏的地方并不难找,就在床下的一块半截砖下面。
李卫民用一根捅条一撬,半截砖就掀了起来。
伸手掏出下面一个小坛子,拔掉塞子,拿出里面的十二块银元,塞好口,坛子重新放回去。
盖上半截砖,清扫了一下痕迹,伸手摸了摸白雪硬邦邦的小床,李卫民微微笑了笑,转身离开。
刚翻回自家院子,白雪就回来了。
“喂,小雪,过来!”
白雪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抬头一看,院墙上露出一个脑袋,不是隔壁的李老三还能是谁!
“三......三哥,有事吗?”
看着瘦不拉机的柴火妞,李卫民一时间居然恍惚起来,怎么也没办法和前世那个集妩媚和端庄于一身,身材火爆的知性大美女联系在一起!
“小雪,过来,给你几个好吃的!”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白雪今年十二岁了,看起来却像是十来岁的小丫头,头发枯黄,似乎还没有开始青春期发育。
“啊?”
白雪愣了。
感觉很不真实。
跟着老爹来向阳大队八九年,隔壁的李老三几乎没和自己说过话。
即使走个面对面,最多也是朝自己点点头。
不过,白雪并不觉得李卫民有问题,人家是李家的大宝贝,自己是白家没人疼的小透明,看不起自己没什么奇怪的。
昨天中午李卫民来家里吃饭,白雪并不知道。
为了保密,白寡妇破天荒拿出两毛钱,让白雪带着小儿子白盼来去赶集,没在家。
白雪丝毫都不知道眼前这个李老三,险一险就成了自己的姐夫。
更不知道李老三上辈子会和自己有那么深的羁绊,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因此,白雪根本就想不明白,李老三为什么会突然给自己好吃的,更没有往男女之情那方面想。
一个十二岁,尚未发育的黄毛丫头,说是丑小鸭,都是对丑小鸭的一种亵渎。
在白雪现在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李卫民看上自己的想法。
之所以没有去接李卫民手里散发着香味的金蝉,没有别的任何原因,完全就是不好意思。
见白雪犹豫,李卫民没打算逗她,小丫头本来胆子就小,别再把她吓着。
“接着!”
一抖手,几个金蝉就朝白雪飞了过去。
“啊......”
白雪慌忙去接,这才没让金蝉掉到地上。
等抬头再看的时候,墙上哪里还有李卫民的半个影子。
吐了吐小舌头,白雪的嘴角翘了起来。
谁说隔壁的李老三......哦,是李三哥好吃懒做,这不是挺好的吗?
小丫头不傻,趁着白寡妇母子没回来,三下五除二,剥掉外壳,把几个金蝉吃进了肚子!
香。
真香啊!
太好吃了!
闻了闻手上残留的香味,白雪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自从老爹走后,自己就很少吃过饱饭,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想着想着,白雪的眼泪不知不觉就掉了下来。
要是李三哥是我......叔叔就好了!
李卫民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前世的小姨子抬高到了叔叔的程度,趁着家里人还没回来,爬上屋顶,把厨房上面的窟窿用茅草补了起来。
鉴于以后还要偶尔照顾一下隔壁那个黄毛丫头,李卫民现在并不想让家里人知道白云砸自己家厨房的事情,一旦两家人闹翻,有些事情就不太好干了。
屋顶刚刚补好,李家人就回来了,两个上学的侄子,也前后脚回了家。
“嗯,什么味道,好香啊?”
“我知道,是昨天挖的爬蚱!”
“小叔,小叔,爬蚱能吃了吗?”
“......”
面对几个迫不及待的侄子姪女,李卫民直接就是一声大吼:
“都给我滚去洗手,谁不洗就不准吃!”
李家的所有人都愣了。
什么时候见李卫民这么讲究过?
不是香油瓶子倒了都不带扶的吗,怎么今天还讲起卫生来了?
更让李家人不可思议的是,李卫民还做了午饭。
难道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见家人发呆,李卫民这才反应过来,似乎自己的变化有些大,以后要注意,慢慢来,最好不要让别人看出异常。
“都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吃饭啊!”
说完,李卫民就自顾自盛饭吃了起来,就连帮爹娘盛饭的计划都取消了。
“嘘......”
看到老三恢复正常,一家人这才放心。
太好了,老三没有受刺激,还是原来的样子!
几个侄子姪女年纪小,并不知道大人心里想什么,看到金黄的炒金蝉,闻到金蝉的香味,哪里还能忍得住,直接下手抓着就吃!
“呜......小叔,你炒的爬蚱真好吃!”
“小......小叔,咱们今天还去挖好不好?”
“小叔,你也吃啊!”
“......”
现在并不是食物可以敞开了吃的年代,几个侄子姪女只是尝了一个,至于接下来还能吃多少,就要看爷爷奶奶如何分配了。
农家人生活清苦,有好东西不可能一顿就吃完,何况还是用油炒出来的荤腥。
这也就是李卫民,如果换个人,敢用油炒金蝉,非被杨翠花狠狠骂一顿不可!
“来,老三,你功劳最大,吃十个!”
“你们几个小家伙,功劳也不小,每个人可以吃两......吃三个吧!”
几个侄子姪女:“......”
“你们几个大人没什么功劳,看在老三的面子上,今天也让你们跟着沾沾光,就每人尝一个吧!”
大哥二哥:“......”
大嫂二嫂:“......”
李卫民一脑门子黑线,幸亏大嫂二嫂都是厚道人,不然早就把自己恨死了啊!
“娘,几个小家伙正在长身体,就每人让他们吃五个吧?大哥他们干活也都累得不轻,也每人吃五个吧?还有你们老两口,最少也每人吃五个!”
李卫民本来想一顿就吃完的,看到老娘心疼的样子,只能改变主意,慢慢来吧,想要改变家人的观念,等自己有了钱再说也不迟!
李卫民在一块大石头旁边停了下来。
拨开石头旁边的草丛,一个洞口露了出来。
“啊?”
大姪女李梅一声惊呼:“小叔,这是兔子洞?”
一听是兔子洞,二姪女李兰顿时就来了精神:
“小叔,咱们只带了一把铁锹,怎么挖啊?”
李卫民嘿嘿一笑:“不用挖,小兰,把你的背篓扣在上面,坐上去等着!”
“坐......上去?”
尽管一头雾水,李兰还是乖乖听话,取下自己的小背篓扣了上去。
李卫民带着李梅,走到不远处的一片灌木丛后面,另一个兔子洞出现在眼前:
“小梅,你用麻袋罩着洞口,不要乱动!”
“哦哦......”
李梅已经震惊得不知道说什么了,万没想到,小叔这么厉害,居然能找到兔子洞!
李卫民又往旁边走了走,在第三个兔子洞口停了下来。
这个兔子窝,一共有三个洞口,而且相距不算太远。
很多人认为,挖洞是兔子的本能。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兔子都会挖洞。
兔科共有40多种兔子,根据生态习性,大致分为会挖洞的穴兔和不会挖洞的野兔两种。
有些野生的兔子是不挖洞的,它们依靠快速的奔跑速度摆脱天敌。
以李卫民现在的本事,想要徒手抓住擅长奔跑的野兔,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仗着眼睛的特殊能力,欺负欺负住在洞穴里的兔子。
把洞里的兔子赶出来不要太简单,难的是如何找到兔子洞,李卫民偏偏擅长这个,找谁说理去!
揪几把枯草放在洞口,用带来的火柴点着,李卫民用麻袋当扇子,把烟往洞里扇。
很快,李卫民就看到洞里的两只兔子有了反应。
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两只兔子没有跑一条路,而是分别逃往李梅和李兰把守的洞口。
“小兰,别动,有兔子过去了!”
“小梅注意,你那里也过去了一只!”
李兰才六岁,还是头一回抓兔子,紧张的小脸红扑扑的,汗都下来了!
李梅尽管快九岁了,也从来没抓过兔子,两只小手按着麻袋还不放心,干脆连两只脚也用上了!
看到两个姪女的动作,李卫民笑了,看来经常干活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两个小丫头的动手能力还是挺强的。
片刻后,李兰感觉屁股下面的竹篓一震,隔着缝隙往里一看,当即就惊呼起来:“小叔,抓到了,我抓到兔子啦!”
几乎与此同时,李梅也惊呼起来:“哎呀,小叔快来,这只兔子力气很大,我快按不住它啦!”
李卫民老神在在,熄灭了面前的烟火,根本就不担心兔子会跑掉。
快九岁的丫头,要是还能让一只钻进麻袋的兔子逃脱,平时的活就白干了。
这年头的小孩子,很多五六岁就会烧火、做饭干家务,甚至还能干农活你敢信?
等两只兔子蹦跶一阵,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李卫民这才从竹篓下面把兔子掏了出来,用麻绳绑住四只脚,扔进麻袋。
如法炮制,李梅麻袋里的兔子也步了同伴的后尘。
在两个姪女崇拜的目光中,李卫民豪气干云地挥了挥手:“走,继续!”
能透视地下百米,想要找几个兔子洞不要太简单。
这时候的农药还没有大规模泛滥,野生的兔子多的是。
时间不长,李卫民就又找到了一个兔子窝。
这次更简单,只有两个洞口。
李卫民让两个姪女共同把守一个洞口,自己去另一个洞口放烟。
......
“小叔,我们抓到啦!”
有了上次的经验,两个姪女老练了很多,在李卫民没有提醒的情况下,没有给兔子任何逃脱的机会。
让两个小丫头失望的是,洞里只有一只兔子,没有上一次过瘾。
“行了,逮兔子的活动到此为止,咱们现在去采蘑菇,挖野菜!”
“哦......”
两个姪女蔫头耷脑,兴致缺缺。
不说兔子肉有多好吃,单是捕捉过程,就足以让两个小丫头激动不已,挖野菜有什么意思!
不是李卫民偷懒,更不是害怕累着两个小丫头,之所以不再继续抓兔子,主要是适可而止。
现在是公社时期,向阳大队的一草一木,山上的所有物产,甚至就连河里的小鱼小虾,理论上全都归集体所有,不属于任何个人!
不过,乡里乡亲,一般执行得并没有那么严格。
如果有人在河里摸几条小鱼,捉几只螃蟹,在山上砍几捆柴火,甚至偶尔逮一只兔子,两只山鸡,几乎没人会上纲上线,非让你把东西交给集体。
当然,仅限于小打小闹,规模大了不行。
下网捞鱼,大量狩猎,肯定不行。
性质之恶劣,和疯狂往自己家搬运集体的粮食几乎没有区别!
以李家在村里的地位,李卫民今天进山逮了三只兔子,已经差不多了,再多就会有人说三道四。
有了透视能力,李卫民估计会经常进山淘换山货,细水长流慢慢来,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出乎两个小丫头的意料,小叔不但找兔子洞厉害,找蘑菇和野菜的本事也是一流。
往东一指,那边可能有蘑菇!
往西一指,那边估计有野菜!
往南一指,那边好像有木耳!
......
按照小叔指的方向,过去一看,必定就有收获,而且收获很多!
“小叔,你真厉害,比奶奶找野菜的本事还强!”
“小叔,能教教我怎么找蘑菇吗?”
“小叔,你什么时候认识毒蘑菇的?”
李卫民:“......”
丫头片子,咱以后能不再提毒蘑菇这一茬吗?
“小叔快看,那边有一只大野鸡!”
李卫民早就看见对面山头有野鸡,只是没有去抓。
一是懒得跑,二主要还是不想太招摇。
不过,既然两个姪女高兴,那就再让她们更高兴一些。
野鸡抓回去容易让人嫉妒,那就弄点儿不容易招人恨的东西。
“走,你们跟我来,小叔给你们弄点儿比野鸡还好吃的东西!”
“比野鸡还好吃?”
一听有好吃的,两个姪女的眼睛比星星还亮:
“小叔,是什么啊?”
“我知道,肯定是鸡蛋面!小叔,毛爷爷是不是就经常吃鸡蛋面啊?”
李卫民:“......”
很快,白云贤妻良母的名声就在村里传开了。
爱屋及乌,李家人把李卫民当宝贝,也就把“乖巧懂事”的白云当成了宝贝。
不但很少让她干家务,就连农活都很少让她干,哪怕不挣工分,家里也没人说三道四。
就这样,舒舒服服的过了几年,开始包产到户之后,白云担心李家人分家,影响她的好日子,就鼓动李卫民的大哥二哥,到附近的矿上挖煤。
在刻意地运作下,李卫国和李卫东挣的工钱,明面上是交给了李父李母,实际上大部分都进了白云的腰包。
后来发生矿难,李卫国和李卫东的抚恤金,也大半都成了白云的财产。
这还不算,白云还在李父李母因为丧子之痛,郁郁而终之后,逼迫李卫民的大嫂二嫂回了娘家,目的就是为了霸占兄弟俩的抚恤金,还有李家所有的财产!
可怜,李卫民的几个侄子姪女不但痛失双亲,还要受白云地磋磨,留下了心理阴影,最后全都泯然众人。
可惜,当时的李卫民彻底被白寡妇和白云忽悠瘸了,为了不让他捣乱,干脆把他忽悠到外地去做生意。
等李卫民得知噩耗,从外地匆匆赶回来的时候,白寡妇和白云早就处理好了首尾,没有露出任何蛛丝马迹。
李卫民不但没有怀疑白云,还被她编造出来的谎言感动得不要不要,乃至后来几个侄子姪女再说什么,他都不再相信。
不过,李卫民也没有真就不管几个侄子姪女,后来发了财,还想资助他们。
可惜,几个侄子姪女全都拒绝了,当时还惹得李卫民很不高兴。
直到后来,李卫民好容易打下的基业,无声无息被白云母子转到了自己名下,他这才感觉不对劲。
不过,鉴于是自己的亲儿子,李卫民就没有多想,反正自己的一切将来都是他的,没有必要计较那么多。
再后来,李卫民喝醉之后,莫名其妙失足从楼梯上滑了下来,摔成了截瘫。
白云母子忽悠他,说老家环境好,可能对身体康复有好处。
于是,李卫民就被扔回了老家,从此就再也没见过白云和他......不,是她的儿子!
直到重生,觉醒了金手指,李卫民这才看到,白云肚里怀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儿子。
回想一下刚重生的时候,白寡妇说的话,白云肚里的孽种,应该是公社副主任马克明的!
一想到马克明那张老脸,李卫民就禁不住感到一阵恶心。
自己上辈子真是昏了头,和白云这样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生活了半辈子,还替别人养了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甚至害了自己全家!
“小兰,别害怕,小叔以后都不再打你了!”
谁知,李卫民不说还好,不等说完,李兰哭得更大声了:
“小......小叔,小兰错了,你还是打我吧......呜呜......”
李卫民:“......”
听见自己闺女哭,李卫民的二嫂马绣花吓坏了。
心里埋怨自家闺女,没事招惹小叔子干嘛?
不但要被小叔子打,待会儿还可能被奶奶打,这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吗!
心疼自家闺女,马绣花连忙跑了进来:“臭丫头,谁让你气你小叔的,过来,看我不打死你!”
李卫民:“......”
自己真成恶霸了!
“二......二嫂......”
李卫民想要说什么,嗓子却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最后却什么都没说出口。
看到小叔子的表情,马绣花吓了一跳,坏菜,看来自家闺女真把小叔子惹急了!
“老三,别生气,我替你出气!”
李卫民:“......”
算了,还是啥也别说了,说得越多,越容易让家人误会,还是装得正常一些吧!
可是,当他看到上辈子已经过世多年的父母时,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唰的一下就掉了下来。
这一下,不仅是二嫂和小姪女,全家人都紧张坏了。
第一个开口的就是李母杨翠花,看到宝贝小儿子掉眼泪,心疼得简直都不行了。
“老三,怎么了,谁惹你了,说出来,娘替你出气,是不是你大哥二哥?”
李老大:“......”
李老二:“......”
李卫民吸了吸鼻子,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做好情绪管理,不然早晚被人看出异常。
“娘,我没事,刚才是沙子迷眼了,一会儿就好!”
“真的?”
杨翠花将信将疑地看了看李卫民,又看向每个人......
所有人都睁大眼睛,作无辜状。
发现没有什么异常,李母这才没有继续追究:“都愣着干什么,赶紧盛饭啊!”
李卫民松了一口气,为了不再有情绪波动,干脆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今天的晚餐。
黑面窝头,红薯糊糊,萝卜条咸菜......
呃,没有了!
所谓黑面窝头,可不是含有麦麸的窝头,而是高粱面和红薯面混合蒸制而成的窝头。
这种窝头,刚蒸出来的时候还行,等放凉之后,就会变得又粗又硬,没有一副好牙口,根本就难以入口!
用红薯面和红薯丝,混在一起熬的糊糊,乍喝的时候还行,一旦天天喝,胃就会受不了,反酸,很容易落下胃病!
萝卜条咸菜就不说了,除了咸,就是咸,吃不出任何香味,因为腌菜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加香料,买不起!
这种饭,上辈子李卫民吃着还行,毕竟习惯了。
可是,后半辈子不是大鱼大肉,就是精细的素食,乍一重生过来,根本就不适应!
好在不等他开动,大嫂就从笸箩下面掏出一个白面和玉米面蒸的花卷,塞到了李卫民手里:
“老三,吃这个,咱娘特意吩咐给你蒸的!”
李卫民:“......”
二嫂也不含糊,塞过来一个鸡蛋:
“老三,刚才小兰惹你生气了,嫂子给你煮了个鸡蛋,消消气!”
李卫民:“......”
这还能吃下去吗?
看了看眼巴巴看着自己的侄子姪女,李卫民剥掉蛋壳,走过去把鸡蛋捏碎,撒进了锅里。
“老三,你......”
二嫂吓坏了,以为是李卫民还在生气,当即就揪着闺女的脖领子,把她拎了起来:
“臭丫头,到底怎么惹你小叔了,还不赶紧道歉!”
李卫民:“......”
这日子没法混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