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破坏;而部分政客仍试图用阴谋论掩盖真相,称这一切不过是艾琳团队的“伪科学表演”。
2. 母体菌的观察
在土壤和水体深处,细菌的世界重新陷入了安静。母体菌通过“化学感知”观察着人类的一举一动。
“他们正在试图改变。”共生菌的声音透过化学信号传递,“这或许是和平的开端。”
“但他们的改变能持续多久?”先锋菌不屑地说道,“人类的本性是破坏,他们的历史充满了背叛和掠夺。我们给了他们机会,迟早会后悔。”
母体菌保持着沉默,它的思维笼罩着整个议会:“观察继续。如果他们违背承诺,我们将随时终结他们的统治。”
3. 人类的初步转变
疫情结束的六个月后,全球各地开始推行新的环境政策:
绿色经济计划:多个工业化国家承诺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
生态保护条约:各国签署协定,限制化学污染,增加自然保护区的面积。
全球生态监控网络:建立一个专门的监控系统,用于观察微生物活动,防止“细菌智慧”再次升级为危机。
艾琳被邀请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演讲中,她呼吁人类反思与自然的关系:“这次危机证明了,我们并不是地球的主人,而是地球生态的一部分。我们无法对抗自然,唯一能做的是与它共存。”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细菌的退却持怀疑态度。杰克对此表达了忧虑:“即使母体菌暂时停止扩散,它们也在观察我们。如果我们稍有不慎,下一次可能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4. 微观战争的隐患
在科学界,人们对细菌智慧的研究成为新的热门领域。
一些实验室试图破解细菌的化学语言,希望与它们建立更高效的对话模式。
另一些团队则在秘密研究如何“控制”细菌智慧,用它们来对抗人类的其他威胁,例如超级病毒和环境灾难。
然而,母体菌通过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