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那么几秒钟的时间,林凡脸上突然露出惊喜的笑容,对着老人家说道:
“恭喜老人家,你儿子张小六找到了,我马上投影上来,你俩就可以看到和说话了。”
此时,天幕上,出现了第三个人,一个穿着脏兮兮的、风尘仆仆的中年人,他就是张小六。
从容貌上也能看得出来,这俩是父子,长得还是挺像的。
“爹,我是小六啊,我在回家的路上。下个月就可以到家了,你和娘好好的在家等我啊。我回来孝顺你俩啊…”
“好,好,好,我和你娘等你回来……”
父子二人见面,聊得喜极而泣,这场景感动了无数的古人们。
所幸是大团圆的结局。
扶苏和冯去疾都松了口气。
应该没惹怒天幕之人,否则还不懂会发生什么事呢。
张小六的同行者们,看着他那条有些扭曲的腿脚,打定主意帮帮他顺利回家。
这可是有大气运的人的儿子,古人很信这种。
张满仓的同村人,都羡慕极了他的好运气,在他周围纷纷向他道喜。
都在心里打定主意,明天得去他家看看,手上还必须多多少少提溜点东西才行。
当地的官员也吩咐下去,要厚待这家人,后面的政绩还可以写上相关事迹呢。
只是除了本村人,很少数人注意到,张小六的娘一直都没露面,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几分钟后,二人感谢完,林凡又继续提问:“第二个,来自汉朝时空的县令李琦,请问你想问什么?”
李琦大概四十多岁,一副一看就是官员的样子,回应道:
“问陛下安。
下官想问,后世的小麦和稻米的亩产是多少?如何提高产量呢?
先行谢过先生。”
他说第一句话时,先向着长安的方向鞠躬拜了一次刘彻。
这让刘彻满意和受用极了。
说到最后,又拜了一次林凡。
好家伙,果然是当官的。
这礼数是做足了。
你不升官谁升官啊?
这也提醒了后面的官员们,千万不要忘了自家的皇帝,要不然就完了。
若是让林凡来提问,他压根就想不到先跟自己的领导问好。
这就是差距。
数学人还是太直了。
而且这县令还很鸡贼的提了两个问题。
不过,他并不介意回答这两个重要的问题。
查过资料后,林凡回答道:
“我查了一下。
后世小麦的亩产量达到了八九百斤这样,稻米更高一些,有九百多斤吧。
汉朝时好像都只有一百多斤而已。
随着时间的发展,农业技术会有进步。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明朝时期,好像小麦增长的都不多,还没到两百斤,但水稻增长到了三百斤这样。
说实话,古代和后世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至于怎么提高亩产量?
因为我不是专门学这个的,我大致说一下吧。
主要是三点吧。
第一点是选育良种。
打个比方吧,某个人生了十几个儿子,然后给长得最高大最好看那个儿子,娶一个又高大又白净又漂亮的老婆,那么生出的孙子也会又高大又好看。
一直这样做下去,那么这一支的后代就会越来越高大和好看。
选育良种也是大概这么个道理,但是会复杂很多,以后还会继续说的。
第二点,施肥的问题。
你们古代只能施农家肥,后世有更加好的肥料,以后再细说。
第三点,病虫害。
虫子吃我们的庄稼,会使得产量减少,所以我们要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