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对准了甄珍的脑袋,彭兆林的心猛地一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警察从侧面悄悄靠近,趁邓立钢不注意,一个飞扑将他扑倒在地。彭兆林迅速冲过去,夺下邓立钢手中的枪,解开了甄珍身上的绳索。甄珍瘫倒在彭兆林怀里,放声大哭。彭兆林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慰着她。然而,当他们准备对邓立钢等人进行抓捕时,却发现其余几名嫌疑人早已趁乱逃脱。
时光匆匆,转眼到了2011年冬。彭兆林在刑侦一线从未放弃对邓立钢团伙的追捕,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关于这起案件的资料,每一张照片、每一份笔录,他都反复研究了无数遍。那些受害者的面容和家属的哭声,始终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终于,在一次与绥鹿市警方的交流合作中,彭兆林发现了邓立钢等人的蛛丝马迹。原来,他们在绥鹿市隐姓埋名,分别以不同的身份生活着。邓立钢化名“李明”,在一家小工厂里打工;他的手下赵强则开了一家小餐馆,表面上看起来是个老实的生意人。
彭兆林带领雪城公安干警迅速奔赴绥鹿市,与当地警方紧密配合。他们对邓立钢等人的藏身之处进行了细致侦查,发现邓立钢居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他的房间在顶楼,周围环境复杂,便于逃跑。为了不打草惊蛇,警方在小区周围秘密布控,对邓立钢的一举一动进行密切监视。
经过几天的观察,警方掌握了邓立钢的活动规律。他每天早上都会去工厂上班,下班后会去附近的超市买些生活用品,晚上则很少出门。彭兆林知道,抓捕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警方展开了抓捕行动。彭兆林带领着警察们悄悄地潜入了邓立钢居住的小区。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包围了邓立钢的住所。彭兆林亲自带领一组人,悄悄地爬上了顶楼。
当他们来到邓立钢的房门前时,彭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