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朝节的诗会上,苏婉晴即兴赋诗一首,诗中既有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引得在场众人纷纷叫好。其中,有一位名叫李慕白的年轻公子,更是对苏婉晴的才情赞不绝口,直言要拜她为师,学习诗词之道。
苏婉晴见李慕白态度诚恳,便答应了他的请求,两人约定每日黄昏时分,在清韵斋中共同探讨诗词。李慕白乃是一位家世显赫的贵公子,但他却丝毫没有富家子弟的傲慢与轻狂,反而对诗词之道充满了热爱与执着。在苏婉晴的指导下,他的诗词水平日益精进,两人也渐渐成为了知己好友。
第一章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到了初夏时节。这一日,李慕白带着一幅自己亲手绘制的山水画卷来到清韵斋,想要请苏婉晴品鉴。画卷上,山川壮丽,云雾缭绕,仿佛将人间仙境跃然纸上。苏婉晴接过画卷,细细观赏了一番,不禁赞叹道:“慕白兄的画技真是日益精进,这幅画真是妙笔生花,令人叹为观止。”
李慕白闻言,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说道:“婉晴妹谬赞了,我这也是受了你诗词的启发,才画出了这幅画。说起来,你的诗词才是我心中的瑰宝,每次品读都能让我心旷神怡。”
两人一边品鉴画卷,一边畅谈诗词之道,不觉间已到了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洒落在屋内,为这温馨的一幕增添了几分浪漫与诗意。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苏婉晴起身打开房门,只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封书信。老者颤抖着声音说道:“请问这里是苏婉晴姑娘的宅邸吗?有位故人托我送来一封书信。”
苏婉晴接过书信,拆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婉晴吾妹,为兄近日偶得一件稀世珍宝,欲与汝共赏。奈何路途遥远,不便携带,特遣人送往京城。望汝于三日后午时,至城外十里亭取宝。兄,苏云翔。”
苏婉晴看完书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波澜。苏云翔乃是她的远房兄长,自幼便对她关爱有加。如今他得此珍宝,第一个便想到了与自己分享,这份情谊怎能不让她感动?
然而,苏婉晴心中也有一丝疑虑。苏云翔远在江南,为何会突然派人来送信?这珍宝又究竟是何物?为何不能在信中言明?带着这些疑问,苏婉晴决定三日后亲自前往城外十里亭一探究竟。
第二章
三日后,正午时分,苏婉晴身着男装,带着一名随从悄然出城。城外的十里亭中,早已有一位身着锦衣华服的男子等候多时。他见到苏婉晴,便微笑着迎了上来,说道:“想必这位便是苏婉晴姑娘吧?在下乃是你兄长的朋友,受托前来送宝。”
苏婉晴闻言,心中暗自戒备,她仔细观察着这名男子,只见他相貌堂堂,气质非凡,并不像是什么奸邪之人。于是,她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小女子。不知兄长所托之物何在?”
男子从怀中取出一只精致的玉盒,递给了苏婉晴。苏婉晴接过玉盒,轻轻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躺着一块通体晶莹、散发着淡淡光芒的宝玉。这宝玉质地温润,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令人一见难忘。
“此乃‘玲珑玉璧’,乃是我家主人偶然所得。他知你兄长苏云翔对此玉璧心仪已久,便特意派人送来,以表心意。”男子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