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想办法,完善这个选题,让它既能体现社会价值,又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林羽听了苏然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点了点头,说:“谢谢你,我再试试吧。”
于是,他决定下班后再次查阅资料,完善老旧小区改造选题,希望能找到说服领导和同事的方法。
他熬夜撰写详细策划案,分析报道的社会价值和潜在影响力,还添加了一些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数据,试图让选题更加有说服力。
第二天,他鼓起勇气找到主编,再次阐述选题。
他的语气更加坚定,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主编,我昨天回去又仔细思考了一下,我觉得这个老旧小区改造的选题真的很有意义。
我在策划案里增加了一些新的角度和内容,比如我们可以跟踪报道一个小区的改造全过程,从居民的最初反应,到改造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再到改造后的成果。
这样既能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和贴近性,又能引发他们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主编认真地听着林羽的阐述,不时地点点头。
听完后,他沉思片刻,说:“小林,我能感受到你的热情和坚持。
你的策划案确实比之前完善了很多,不过这个选题的难度还是比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市场反馈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我不能马上决定,还需要和其他编辑讨论一下。
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林羽虽然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但他从主编的话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他感激地说:“好的,主编,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继续努力的。”
从主编办公室出来,林羽的心情依旧沉重。
他知道自己的新闻之路充满了挑战,但他不想轻易放弃。
他回到座位上,看着精心准备的策划案,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为那些需要发声的人代言。”
<深度报道受阻林羽并没有因为选题会上的波折而放弃,老旧小区改造这个选题就像一颗坚韧的种子,在他心底扎了根。
此后的日子里,他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一头扎进了老旧小区的调查中。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城市的凉意,林羽就背着装满采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