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脚步不会停歇,周遭的一切都在悄然改变,但这片土地所承载的记忆与情感,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一个村民的心底,永远不会褪色。
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余晖将整个村子染成了暖橙色。
老杨头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坐在石碾子旁,目光凝视着那片即将荒芜的糜子地。
微风拂过,荒草摇曳,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预感。
他明白,村子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而他,注定要在这场变革中,成为历史落幕与新生的见证者。
恰在此时,一个年轻的身影出现在村口。
他的步伐略显迟疑,眼神中却透着好奇与期待。
他是知青的后代,听闻了这片土地的往昔故事,满怀憧憬地前来寻根溯源。
他的到来,恰似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涟漪,打破了村子长久以来的宁静,也悄然拉开了一段关于岁月、传承与希望的动人故事序幕。
第一章:岁月的守望陕北高原的风,如同一头猛兽,裹挟着漫天黄土,在碾子沟村的残垣断壁间横冲直撞。
老杨头缩了缩脖子,将那件洗得几乎看不出原色的棉袄又紧了紧,迈着蹒跚的步子,缓缓从破旧的窑洞走出来。
他的目光,像被磁石吸引一般,下意识地落在村口那盘石碾子上。
石碾子孤独地立在那里,四周荒草丛生,野草疯长,几乎没过了它的基座。
老杨头望着它,就像望着一位多年的老友,只是这位老友,如今也同他一样,被岁月和人们遗忘在了这日渐荒芜的土地上。
老杨头一步一步,缓慢地走到石碾子旁,粗糙干裂的手轻轻抚上那冰冷又粗糙的表面。
指尖摩挲间,触碰到一道道刻痕,刹那间,时光倒流,记忆被拉回到了六十年前。
1960 年,饥荒如恶魔般笼罩着这个小山村。
村子里一片死寂,饿殍遍野,树皮被剥得干干净净,草根也成了争抢的对象。
父亲为了记下家里仅有的救命粮,用颤抖的手在这石碾子上刻下一道道痕迹。
每一道刻痕,都像是在黑暗中点燃的微弱烛光,承载着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老杨头闭上眼,父亲那饱经沧桑、瘦骨嶙峋的面庞在脑海中浮现,还有父亲望向石碾子时,眼中那藏不住的坚毅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