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图书馆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每天天还没亮,我就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抱着一摞专业书籍匆匆赶去占座。
图书馆里安静极了,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我沉浸在专业知识的海洋里,反复研读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逐字逐句地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做着密密麻麻的笔记。
复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神经也绷得越来越紧。
面试前一天,我紧张得几乎一夜没睡,脑海里不断地回放着可能被问到的问题和自己准备的答案。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精心挑选了一套得体的衣服,对着镜子给自己加油打气。
走进面试教室的那一刻,我的心跳陡然加快,但当我看到老师们和蔼的笑容,紧张的情绪稍稍缓和了一些。
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清晰流畅地回答着老师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把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见解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面试结束后,我长舒了一口气,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已经尽力了。
等待复试结果的日子里,我坐立不安,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收到了被录取的通知。
那一刻,我激动得跳了起来,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
我迫不及待地给奶奶打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我带着哭腔喊道:“奶奶,我考上了!”
奶奶在电话那头也激动得泣不成声,一个劲儿地说着:“好,好,我就知道我家晓儿行!”
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研究生生活和本科有着很大的不同,课程变得更加深入和专业,研究任务也重了许多。
导师给我布置了第一个研究课题,是关于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为了完成这个课题,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不仅要阅读国内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还要翻译一些国外的相关著作。
每天从早到晚,我都在图书馆和研究室之间奔波,眼睛常常因为长时间盯着书本和电脑屏幕而酸涩疼痛。
在研究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难题。
有些文献资料年代久远,很难找到完整的版本;有些理论观点相互矛盾,让我一时难以抉择。
记得有一次,我在分析一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时,陷入了困境,怎么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