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自由,突然变得那么虚幻与遥不可及。
我不再单纯地看待写作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而开始将它与生计、未来的安稳联系在一起。
我不禁问自己:如果写作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回报,我是否依然可以坚持?
有一天,我的母亲打来了电话。
她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充满了焦虑和不解:“你已经辞了工作这么久了,难道你真的要一直这么下去吗?
你还不打算找份工作吗?
你怎么能这么任性?”
她的话语让我心中一阵刺痛。
我知道她并不是想打击我,而是因为她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要放弃稳定的生活,去追逐一个不确定的梦想。
我并不怪她的担心,毕竟,作为父母,她们只希望我能过得安稳,不至于面临困境。
然而,这种对未来的焦虑,却让我更加感到内心的不安。
那晚,我坐在昏暗的灯光下,翻看着自己的笔记本。
那些写下的字句,仿佛是我与世界的对话,也是我与自己最真实的交流。
然而,当我回头看那些文字时,我却发现自己似乎越来越远离曾经的自我。
我开始写下那些我认为“现实”的问题——如何赚钱,如何在生活中找到立足点,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压力。
写作不再单纯地是释放内心,而成了我与生活现实之间的斗争。
有时候,我会想,自己是不是太过理想化了,是否真能像那些作家一样通过写作改变命运?
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让一切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面对经济压力时,所有关于梦想的幻想都显得那么不切实际。
我的内心开始挣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越来越难以平衡。
就在我迷茫和焦虑的时刻,赵琳又一次找到了我。
她注意到我有些失落的情绪,约我一起去喝咖啡。
在咖啡馆里,我将自己所有的困惑都告诉了她。
她静静地听完后,微笑着看着我,眼中闪烁着一种理解的光芒。
“你知道吗,很多作家在开始写作时,都是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的,”赵琳轻声说道,“他们也曾迷茫、也曾焦虑,但他们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困难而放弃。
其实,你现在的困惑是正常的,它是你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挣扎,很多人都在经历相似的困境。”
她的话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