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六年,暮春的南京城,宛如被一段绵亘不绝的怅惘所紧紧缠绕,又仿若被历史那沉重的叹息温柔而又悲悯地覆盖着。
彼时,北伐的硝烟虽已渐渐散去,可政治的风云依旧在这片土地的上空诡谲翻涌,留下的是满目疮痍与人心的惶惶。
细密如银线般的雨丝,自铅灰色的苍穹悠悠荡荡地飘落而下,似是天公洒下的点点清泪,轻柔地洇湿了脚下那历经岁月无数次打磨的古老石板路。
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往昔的故事,它们见证过王朝的更迭、市井的繁华,而此刻,却在这细雨的轻抚下,默默诉说着时代的沧桑。
雨珠坠落,滴答作响,那声音仿佛是历史深处传来的悠悠低吟,一段段无尽的哀伤随着这雨声丝丝缕缕地蔓延开来,悄无声息却又势不可挡,逐渐浸透了整座城,让南京彻底沉浸在一片凄迷朦胧、令人怅惘神伤的氛围之中。
秦淮河畔,烟柳依旧,如丝如缕,在微风中袅袅娜娜地摇曳生姿,宛如一位位身着翠裳的佳人,仍在执着地努力延续着往昔的温婉与柔情。
河畔的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似乎在试图唤醒沉睡在河底的旧梦。
然而,当你拨开这如烟似雾的柳色,便能发现,往昔那热闹欢腾、充满人间烟火的桨声灯影里,如今却藏着山河破碎的悲戚,和人心惶惶的不安。
曾经,这里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雅集之所,是商贾云集、繁华喧嚣的通衢之地,画舫穿梭,歌舞升平;可如今,战争的阴霾恰似一团团浓重得化不开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南京人的心头。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难民,他们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军警荷枪实弹,肆意横行,百姓们在恐惧与不安中小心翼翼地生活着。
这座承载着千年风华的古都,彻底失去了往日的繁华盛景与安宁祥和,处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压抑与惶恐,仿佛是一位曾经明艳动人的女子,被岁月与苦难无情地侵蚀,只留下憔悴的面容和满心的沧桑。
在江南的温婉水乡,苏念安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丹青,袅袅婷婷地款步走来。
她的肌肤恰似新雪初降,莹润而剔透,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能映出世间的纯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