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沟村,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偏僻山村,仿佛被时间遗忘在岁月的褶皱里。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风吹过松林的沙沙声和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
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依山而建,屋顶上常年覆盖着厚厚的积雪,远远望去,像是一幅水墨画。
我从小在这里长大,父母早逝,是姥爷一手把我拉扯大。
姥爷是个采山人,一辈子与大山为伴,背篓、镰刀和雄黄酒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小时候,我常常坐在门槛上,听姥爷讲那些关于大山的传说:讨封的黄皮子、吃人的老虎、藏在深山里的参王……这些故事在我心里种下了对大山的好奇与敬畏。
北沟村虽偏僻,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姥爷说,早在商朝时,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了关于星辰的古老传说。
村里的老人们常说,北沟村的风水极好,山里有灵,水里有神,就连天上的星星也格外明亮。
可这些传说对我来说,不过是姥爷哄我入睡的故事罢了。
记得那一天,姥爷的脸色一直很凝重。
他坐在炕上,抽着那杆铜烟锅,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显得格外深邃。
过了许久,他才开口:“赵信,有些事该告诉你了。”
他从炕席下摸出一卷鹿皮卷轴,递给我。
我接过卷轴,发现上面用獐子血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姥爷说:“这是祖传的参谱,记载了百年间所有老参的埋骨地。
你记住,采山人的背篓里必须装三样东西:防蛇的雄黄酒,割藤的弯月镰,还有最重要的——这卷参谱。”
我低头看着手中的参谱,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沉重感。
姥爷接着说:“采山人的路不好走,但这是咱们赵家的宿命。”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姥爷的话在我耳边回响,参谱上的字迹仿佛在黑暗中发出微光。
我知道,从那天起,我的命运已经和这座大山紧紧绑在了一起。
然而,我没想到的是,这座大山里藏着的秘密,远比我想象的更加深邃,也更加危险。
“赵信,你可算是来了”一个披着羊皮衣的小伙子站在土坡上,脸上沾了些灰,显然是是追羊的时候摔倒了,他是杨丹生,我从小到玩大的兄弟。
羊皮衣下摆还沾着苍耳刺,杨丹生一把攥住我的腕子就往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