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应声炸裂。
真正的爆破记录从母亲的手表录音器里倾泻而出。
混着李婉清最后的呐喊:“孩子们快跑!”
当法警冲上来时。
我和李砚舟同时举起物证箱。
他箱子里是二十八个国家的资产冻结令。
我手中的U盘正将张家罪证同步到全球区块链。
当电子天平称量完最后一克金条。
我们背后的玻璃幕墙轰然倒塌。
暴雨裹着阳光灌入法庭。
34三个月后。
青云建设承建的希望小学在矿场旧址奠基。
我握着母亲留下的地质锤敲下第一颗金钉时。
李砚舟正在调试太阳能板的倾角。
他颈间银链系着两把钥匙。
那是李婉清的铁盒钥匙与我母亲的暗房钥匙。
在阳光下碰撞出清越的声响。
“裂缝修复的最终方案。”
他将图纸铺在混凝土的基座上。
“用碳纤维网格替代钢筋,抗拉强度提升七倍。”
我指着图纸边缘的手写批注挑眉:“‘允许适度形变’是什么意思?”
他忽然将校准仪塞进我掌心。
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意思是……”远处传来嘹亮的校歌合唱。
孩子们踩着我们的影子跑过草坪。
“有些结构不需要完美,只需要足够坚韧。”
晚霞染红矿山时。
我们站在当年母亲们倒下的坐标点。
李砚舟的工程师徽章擦过我胸前的蓝翅蝶胸针。
在纪念碑上投下交缠的剪影。
钢制碑文在暮色中泛起冷光。
那是我们修改了三十七稿的结语:“真正的建筑不是征服土地,而是重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