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个小伙伴,最终只剩下 5 个转学到了镇上的重点班级。
而另外两名同学则前往了距离我镇更为遥远的县城去上学。
在这个不大不小的小镇里,父辈们彼此之间几乎都相识相知。
即便是学校里的本地授课教师,他们通常也不会直呼学生的姓名,而是以“某某家的”这样独特的称呼来叫我们。
当时,我和弟弟恰巧在同一个班级,而且他是伯父家的孩子。
那个时候的我,似乎不再像从前那般懵懂无知,内心渐渐萌生出一丝羡慕之情。
毕竟弟弟的父亲在镇里担任着一定官职,老师们自然而然地会对他多一些关照与偏爱。
面对这种情况,我感到有些失落与不甘,渐渐地产生了离开这里、去往更远处上学的念头。
就这样,不久之后我便毅然决然地选择转学到了相对较远的县里读书。
出生在农村的我,从小就对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划。
父母总是在耳边念叨着“好好上学,将来才会有好的出路”,但这些话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过是耳边风,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
在初中时期,我的成绩还算不错,这让我有些骄傲,同时也有些胆怯。
记得那时候的化学老师,他长得威猛高壮,脾气却不是很好。
有一次,我亲眼看到他跟学生在课堂上打架,这让我对他的课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渐渐地便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实,我本来对物理是非常感兴趣的,成绩也一直很好。
但是到了初三,我们换了一个年纪较大的物理老师。
他上课时不怎么管理课堂,有时候我发言说错了,他就会批评我“不要信口开河”。
渐渐地,我也不愿意在物理课上发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学习的热情也慢慢减退,成绩也开始下滑。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我能更加努力,认真对待学习,或许现在的我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随着中考的失利,我无奈地进入了一所普通的高中。
在这里,学习氛围几乎荡然无存。
夜晚,同学们迟迟不睡,打着手电筒围在一起玩扑克牌,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宿舍。
白天,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往往被学生的闲聊声所淹没,许多人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
我初来乍到,本来怀揣着要好好学习的决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