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秀陈大山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四十载寻亲终团圆林秀陈大山》,由网络作家“雄心勃勃的沐凤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有一对夫妻,陈大山和林秀。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叫小虎,一家人虽日子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然而,命运却在小虎五岁那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小虎在一次赶场时,不慎被人贩子拐走,陈大山和林秀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儿子的下落。绝望之下,他们离开了家乡,一路乞讨,一路打听小虎的消息,不知不觉来到了贵州的一个偏远山村,名叫清平村。两人身心俱疲,再也走不动了,便在村里的破土地庙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四十年,村里人都亲切地喊他们陈爷爷、陈奶奶。一天,临近中午,林秀去喂鸡,突然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摔倒在地,额头磕在石头上,鲜血直流。陈大山在地里干活,左等右等不见林秀送饭来,便赶忙回家,发现了受伤的林秀,心急如焚...
《结局+番外四十载寻亲终团圆林秀陈大山》精彩片段
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有一对夫妻,陈大山和林秀。
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叫小虎,一家人虽日子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然而,命运却在小虎五岁那年,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小虎在一次赶场时,不慎被人贩子拐走,陈大山和林秀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儿子的下落。
绝望之下,他们离开了家乡,一路乞讨,一路打听小虎的消息,不知不觉来到了贵州的一个偏远山村,名叫清平村。
两人身心俱疲,再也走不动了,便在村里的破土地庙住了下来。
这一住,就是四十年,村里人都亲切地喊他们陈爷爷、陈奶奶。
一天,临近中午,林秀去喂鸡,突然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摔倒在地,额头磕在石头上,鲜血直流。
陈大山在地里干活,左等右等不见林秀送饭来,便赶忙回家,发现了受伤的林秀,心急如焚地背起她就往村里的赤脚医生李大叔家跑。
李大叔连忙救治,林秀这才悠悠转醒。
李大叔对陈大山说:“幸亏你回来得及时,再晚一会儿,林秀可就危险了。”
这句话让陈大山后怕不已,晚上,他抽了几口旱烟,对林秀说:“我打算把那头老黄牛卖了。”
这头老黄牛是他们家的宝贝,一直帮着干农活。
林秀瞪大了眼睛问:“卖了牛,以后怎么种地啊?”
陈大山说:“不种了,我种了几十年地,也累了。
以后就种点房前屋后的小菜,够我们吃就行。
我想带你去城里的大医院看病,你这头晕的毛病,可不能再拖了。”
林秀想了想,说:“你要是真要卖,这牛怎么也得卖 800 块。”
陈大山点头道:“那是自然,少一分都不卖。
卖了牛,给你看病。”
第二天一大早,陈大山牵着牛来到山上,让老黄牛吃了最鲜嫩的青草。
回家后,林秀已经做好了饭,还准备了干粮和水。
吃好早饭,林秀把家里攒的钱都拿出来,放在陈大山的包袱里,嘱咐道:“老头子,路上要是饿了,就买点吃的。”
陈大山点点头,摸摸老黄牛的背说:“老伙计,你可得争点气,卖个好价钱,好给奶奶看病。”
说完,便牵着牛上路了。
清平村不通车,要走十几里山路才能到公路上搭车进城。
老黄
你家孩子看着挺健康的,咋生病了?”
“唉,我这孩子小时候发烧,没及时看好,落下了病根,走路一瘸一拐的。
这次又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伤更严重了。”
妇女说着,心疼地摸了摸孩子的头。
陈大山看着孩子,心里也不好受,问:“那可咋办呢?”
妇女说:“今天看不成了,只能先回去,明天凑钱再来。
这不,趁着等车,来牛市看看有没有便宜的农具。”
“你这话我爱听,种地人就该想着种地的事。”
陈大山又对妇女多了几分好感,他摸了摸孩子的腿,说:“你家孩子这腿,得好好治。
你家有草药吗?
有些草药对跌打损伤很有用。”
妇女苦笑着说:“我们家穷,哪有什么草药。”
“要是有就好了,像田七、接骨草这些,对治腿伤很有帮助。
我年轻的时候也摔过腿,就是用草药治好的。”
“真的啊?
那我回去找找看。
老人家您懂得真多。”
“呵呵,都是些老经验。
对了,你听说过清水镇的张神医吗?
他治跌打损伤可厉害了,好多人都找他看好了。”
“张神医?
我听说过,就是不知道他住哪儿,您知道吗?”
“他就在清水镇,从三岔口下车往左走,大概七八里路就到。
你到三岔口一问就知道。”
“那太好了,明天我一早就去。”
妇女很高兴,又说:“老人家,您这牛我是真喜欢,能不能给我留着?
明天我一定带钱来买。”
“这……” 陈大山看看天色,有些为难。
妇女见状,想了想,说:“老人家,我今天就剩 100 块了,给孩子看病花得差不多了。
您看这样行不?
我把这 100 块押您这儿,您把牛给我留着。
我明天先带孩子去清水镇看病,看完就带钱去您家牵牛。
我家就靠种地,有了这牛,日子就有盼头了。”
说完,把钱递给陈大山。
陈大山还在犹豫,妇女又忍不住去摸牛,眼巴巴地看着他。
陈大山吸了口烟,说:“妹子,你家孩子这腿不能再拖了。
你家离这儿远不?
姓啥?”
“我是下河村的,姓刘,回家得走十几里山路。
要不是路远,我现在就回去取钱。
老人家,您放心,我明天肯定来。”
正说着,孩子突然捂着腿蹲下,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
陈大山看了,说:“
时,旁边一个扛着锄头的人凑过来:“老人家,这么好的牛,咋舍得卖啊?”
陈大山无奈地叹了口气:“唉,不是我舍得,是我老伴病了,急着用钱看病,不然我哪会卖它。”
扛锄头的问:“您儿女呢?”
陈大山摸了摸牛的头:“要是有儿女,我还卖什么牛啊。
我都七十多了,就指望这牛了。”
扛锄头的感慨道:“您都七十多了还这么辛苦。”
之前那个瘦子见扛锄头的和陈大山聊得火热,生怕牛被买走,连忙说:“老人家,700 块,行不?
您总得让我还还价。”
陈大山想了想,说:“行吧,700 块就 700 块,整数也好算账。”
瘦子高兴地掏钱,数了七张百元大钞给陈大山。
陈大山接过钱,仔细验了真伪,把牛缰绳递给了瘦子。
瘦子牵着牛刚要走,陈大山突然想起什么,拦住他问:“兄弟,你买这牛回去干啥用啊?”
瘦子一听,兴奋地说:“我儿子要结婚了,我打算把牛卖了,再添点钱,给儿子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陈大山一听,脸色变了,他拉住瘦子的手,哀求道:“兄弟,你还是把牛退给我吧。
你儿子结婚是喜事,可这牛就像我的亲人,我实在舍不得卖它。
你要卖它去办婚礼,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瘦子愣了一下,随后笑道:“您这老人家对牛感情这么深,我要是买了杀了,也太不近人情了。
行,我不要了。”
说完,把缰绳还给了陈大山。
陈大山连忙把钱还回去,瘦子接过钱走了。
这时,旁边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走过来,说:“老人家,您这牛可真好。”
陈大山看了看她,说:“是啊,力气大,又听话。”
“可惜我今天带的钱不够,不然肯定买下来,我们家种地就缺这么一头好牛。”
妇女围着牛转了转,一脸遗憾。
“这位妹子是个实在的种地人。”
陈大山说,“大热天的,咋还带着孩子出来啊?
别晒着孩子。”
虽然妇女不像是马上能买牛的,可这话让陈大山觉得亲切,便和她聊了起来。
“带孩子来城里看病,哪晓得大医院看病这么贵,我就带了 300 块,光检查就花了 100 多,医生说要住院,让我明天再带钱来。”
“大医院看病是贵。
我们得在天黑前赶回家。”
说着,自己也拿了一个吃起来。
走了没多远,孩子突然坐在地上哭起来,陈大山吓了一跳,忙问:“孩子,怎么了?”
孩子不说话,指着脚。
陈大山以为是鞋子进沙子了,正要帮他脱鞋,孩子却把脚缩了回去,抱着腿不起来。
“哦,你是走不动了吧?”
陈大山连忙蹲下,孩子便趴在他背上。
陈大山一边走一边自责:“我真是老糊涂了,让这么小的孩子跟着我走山路。”
孩子趴在陈大山背上,边吃馒头边抽噎着。
陈大山背着孩子回到家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
林秀正要关门,见老伴回来,还带着个孩子,惊讶地问:“牛卖掉了?
这孩子是谁家的?”
“先别问,等我洗把脸再跟你说。”
陈大山进厨房舀了盆水,先给孩子洗了脸,自己也洗了一把,然后把白天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林秀。
林秀听得目瞪口呆,听完后连忙去厨房做饭:“我赶紧做饭,可别饿着孩子,吃完饭你们早点休息,明天一早还要去清水镇呢。”
“我不饿,先洗个澡,你也给孩子洗个澡,把他衣服换下来洗洗。”
林秀去打水,孩子乖乖地让她脱光衣服,站在台阶上洗澡。
突然,林秀一拍手说:“哎呀,我们家没小孩衣服,拿啥给他换啊?”
陈大山从柜子里找出一件旧衬衫,说:“就一个晚上,先穿我的凑合一下。”
林秀说:“晚上凉,孩子不穿裤子会着凉的。”
她匆匆给孩子穿上衬衫,对陈大山说:“你们先吃饭,我去隔壁王婶家借条小虎的裤子。”
小虎是李大叔的孙子,住在隔壁院子。
陈大山叮嘱道:“你顺便把李大叔请来,看看这孩子的腿,别晚上疼得厉害。”
林秀到了王婶家,说明来意,王婶马上进屋拿了一套小虎的衣服给她。
林秀正要走,王婶却拉住她:“林秀啊,这事有点悬乎,我听说有些狠心的父母,会把生病的孩子丢给别人。
陈大山该不会是被骗了吧?”
林秀心里一惊,带李大叔回家后,就把王婶的话告诉了陈大山。
陈大山一听,摆摆手说:“别瞎猜,那妹子一看就是个老实人,是个种地的。”
李大叔看了孩子的腿,摇摇头说:“这腿伤有点严重,拖久了可不好,
份心意。”
陈大山又惊又喜:“原来是这样,太好了,真是遇到好人了!”
治好了孩子的腿,陈大山又开始担心刘妇女了,他带着孩子急忙往回赶。
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还没进门,陈大山就喊道:“小刘,小刘 ——”屋里没人回应,林秀从屋里出来,看到陈大山和孩子,说:“怎么才回来啊?
小刘没来呢,你是不是没把地址说清楚?
她该不会找错地方了吧。”
这时,李大叔也过来串门,听说刘妇女没来,他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但怕陈大山着急,就安慰道:“说不定她路上耽搁了,再等等看。
孩子的腿咋样了?”
陈大山把看病的经过说了一遍,李大叔也为他们高兴。
可等了好几天,刘妇女还是没来。
李大叔忍不住对陈大山说:“老陈啊,我看你可能是被骗了,这世上坏人不少,你别太实诚了。”
陈大山却坚定地摇头:“不会的,小刘一看就是个好人,她肯定有难处。”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大山和林秀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也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不久后,村里来了个支教老师,叫张晓。
张晓特别喜欢孩子,经常来陈大山家看望孩子,还教他读书识字。
有一次,张晓带来了一个城里的朋友,叫李明。
李明是个摄影师,他看到孩子后,觉得孩子的眼神特别清澈,就给他拍了几张照片。
李明回到城里后,把孩子的照片发到了网上,想帮孩子寻找家人。
没想到,这组照片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有个叫刘芳的女人看到照片后,大哭起来,这孩子正是她的儿子。
原来,刘妇女那天回家路上,拖拉机出了故障,耽搁了很久,等她赶到清水镇时,陈大山已经带着孩子离开了。
她四处打听,却始终没有找到他们。
后来,她因为家里的一些变故,不得不暂时放下找孩子的事。
刘芳联系上李明后,李明马上通知了张晓。
张晓带着刘芳来到了清平村。
当刘芳看到孩子的那一刻,她飞奔过去,紧紧抱住孩子,泣不成声:“儿子,妈妈终于找到你了!”
陈大山和林秀看到这一幕,心里既欣慰又有些不舍。
刘芳拉着陈大山和林秀的手,泪流满面地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都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