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段倾崔秋鸿的其他类型小说《试刀:“天下第一刀经”归国记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五月庞庞”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木刀像长了眼睛似的向前一点,击中尹景奉的刀格。刀柄几乎从尹的手掌里跳出来,而段倾的刀弹起,快要到他下颚了。尹景奉“诶”地猛一提气,在快速前进中硬是往后一扬,顺势一个“鹞子翻身”,同时放开了原本的主力执刀手,一边抡刀逼开对手一边后退稳定身体,直到站稳时已退了三步半,而段倾站在原地没有追击,还真就手下留情了。“左右不因左右意……”段老师又吟了半句,满脸惋惜之色。“往来全凭往来势。”尹景奉接上后半句,老脸微红,像个做错题目被同学指出的学生。这一回合看得行家们眉飞色舞,几乎失声叫好。尹景奉这次是急躁了,进攻时滥用了假动作,段老师吟的两句歌恰好指出了他的问题。面对段老师这等顶级刀术家,假动作除了白白稀释刀力,基本没有意义,这也是尹突然犹豫的...
《试刀:“天下第一刀经”归国记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
木刀像长了眼睛似的向前一点,击中尹景奉的刀格。
刀柄几乎从尹的手掌里跳出来,而段倾的刀弹起,快要到他下颚了。
尹景奉“诶”地猛一提气,在快速前进中硬是往后一扬,顺势一个“鹞子翻身”,同时放开了原本的主力执刀手,一边抡刀逼开对手一边后退稳定身体,直到站稳时已退了三步半,而段倾站在原地没有追击,还真就手下留情了。
“左右不因左右意……”段老师又吟了半句,满脸惋惜之色。
“往来全凭往来势。”
尹景奉接上后半句,老脸微红,像个做错题目被同学指出的学生。
这一回合看得行家们眉飞色舞,几乎失声叫好。
尹景奉这次是急躁了,进攻时滥用了假动作,段老师吟的两句歌恰好指出了他的问题。
面对段老师这等顶级刀术家,假动作除了白白稀释刀力,基本没有意义,这也是尹突然犹豫的原因;而高手对决又最忌讳临阵犹豫,那句“往来全凭往来势”,指的是势之所在,只能一往无前,以勇补错,否则会被敌人捉住破绽趁虚而入。
被这么点了一下,尹景奉是“醒”过来了。
他毕竟也是身经百战,只深呼吸一下便完全进入无物无我的竞技状态,眼神都不太一样了,似乎和段倾还有点像。
段老师看在眼里,只是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接下来一幕奇景出现了:本来两人之间四米多的距离在无声无息而肉眼可见地缩短,他们的姿势没有变,目光相互锁紧,像是产生了一股强大磁力,把两人越拉越近。
尹景奉感到背脊发凉,因为他最能清晰感受此刻的事态:段倾正保持着一个无懈可击的战备姿势,只运用两个脚掌的微微挪动,匀速朝他逼过来。
这是一种教人绝望的压制术,尤其是段老师使出来,更有种泰山压顶的无俦霸气。
崔秋鸿在场外看着也背脊发凉,但他感受复杂多了。
作为被“虐打”得最多的刀术家,他从未见过段老师施展这种压制术,也好久没见他出现那种能把对手刺死的眼神。
以尹景奉的刀术造诣肯定配不上这种待遇,那他为的是哪般?
老崔不禁心里默念,段老师可千万别过于较真,以致弄出啥伤亡来!
尹景奉丝毫不动摇,眼都不眨地盯着段倾
段倾,二十年前拿下了“天下第一刀”的名号,当年他才刚满二十五岁,已人送尊称“段老师”。
五年后三十岁生日时他宣布封刀引退,过上了柴米油盐,伴侣在侧的小日子。
接下“天下第一刀”之名的是崔秋鸿。
他是个奇人,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能看一遍就记住一套刀术,反复练个两三天就可融会贯通,堪称百年一遇的天才。
相比之下段倾显得平庸多了,仅仅是靠着勤学苦练一步一脚印而成顶级刀术大师而已,能称传奇的,也只有他与崔秋鸿对战三十三次,败绩为零。
老崔对此却毫不在意,他就是个单纯而快乐的武痴,曾有名言“习武的快乐大于一切”。
可他实在学得太快太多了,乱花迷眼,渐渐对大多数招式都提不起兴致,只有跟段倾交手时能用得上的,他才有心记住。
久而久之,段倾成了给他试刀的专门人选,但凡遇上好刀招,无论如何都要让他段老师瞧上一眼。
这种行为从段倾引退前就开始了,在他引退后日益猖獗,几乎每两三个月就来一回。
段倾竟然也默许,来者不拒,因此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他俩实则关系铁得很。
段老师引退至今十八年,“天下第一刀”依旧是崔秋鸿;他俩又比试了一百多次,段老师依旧败绩为零。
老崔这人,段老师是喜欢的,但有一点意见比较大,就是他过于欠缺眼力见儿。
每次试刀一呆两三天,他老崔也好意思两手空空地蹭吃蹭喝蹭床睡,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
引退前打着光棍也还没啥,引退后娶妻成家,老崔旁若无人的叨扰就颇为影响段老师家庭生活的美满了。
段倾为此几次三番数落崔秋鸿,老崔是嘻嘻赔笑,转头就忘。
久而久之,每逢老崔人来,段夫人就躲到娘家不见不烦;老崔人走,段老师就得亲自去把老婆哄回去。
但最近这一次,段老师有被感动到了,因为崔秋鸿终于懂得带伴手礼了,还是夫妻俩各给备了一份,礼数周全到让人难以置信。
把人让进里屋,开的第一个礼盒,就是给段夫人的整整一斤顶级燕窝,段老师笑得脸上褶子都在欢呼;下面给段老师的礼盒比燕窝大了三四倍,一打开,里面竟是一副刀鞘。
段倾表情从惊讶到疑惑,疑
能是《癸辰刀经》的文献从南韩带到国内。
段倾看着尹景奉,有点说不出话来。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快十秒钟后才松开。
段倾整了整衣服,在供桌前深深一鞠躬,没有碰箱子,而是小心翼翼地捧起刀来,细细把玩。
如今的段倾比之当年巅峰时期胖了一圈,满头灰发且有谢顶迹象,刚出现时众人都有点诧异,看他的眼光中多了几分惋惜。
可当他手一执刀,身上便有股澎湃而厚重的凛然浩气喷出,却是二十年前的他绝不会有的。
他神情肃穆而专注,徐徐运刀,一劈、一削、一戳,刀鸣震耳,回荡场中,惊呆了众人。
良久,段倾心满意足地长舒一口气,接过崔秋鸿递来的刀鞘,把刀轻轻推入鞘中,放回刀架上,再深深一鞠躬。
等他转头再看众人时,那股气势立刻消失无踪,他还是那个发福谢顶的普通中年大叔。
段倾笑着朝众人点了点头,还是没问箱子里的东西,转向尹景奉问:“你是练刀的吧?
多少年了?”
“我十二岁开始学习刀术,除去中间服兵役的两年,有二十四年了。”
尹景奉操着字正腔圆的中文,一字一句地回答。
“你的启蒙老师是谁?”
“是我母亲。
她根据刀经的修刀法指导我,十九岁后,我自己继续研习。”
“实战经验呢?”
“在日本获得过剑道大赛七次全县优胜,五次全国优胜。
回国后担任镇暴术指导七年。”
数着这些光辉过往,尹景奉的表情却很木然。
段倾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然后朝他一拱手:“今天有幸来此,段倾愿在刀术上讨教一二。”
尹景奉愣了两秒,才拱手还礼:“得此荣宠,尹某敢不奉陪。”
这岂不是要马上比试的意思?
现场工作人员立马头皮就炸了。
本来按流程,段倾起码要看一眼文献,还得跟尹景奉“亲切交谈”一番,然后再试刀招。
那起码得是一天半晌后的事情了。
谁承想这“天下第一刀”段老师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说开打就开打?
倒是现场一众老武林人们很淡定,崔秋鸿甚至微微点头,深以为然。
《癸辰刀经》的鉴定,绝不仅仅是文献层面的,更要从刀术上见证,只有从刀经上学来的刀术成立,刀经才算真迹。
这不仅需要极高的刀术造诣,对《癸辰刀经
开。
就在他与其他专家开启收纳箱,开始检查里面的古老典籍时,段倾拉上崔秋鸿,静悄悄地离开了。
大约一个月后的某天清早,段老师正收拾盆栽,手机上弹出一条《剑琴新闻》推送信息。
段夫人顺手点开,给他念了一遍:“天下第一刀学”《癸辰刀经》全本回归中国。
据悉,经书为抄本,四百年前被遣唐僧人带到朝鲜,后由江原道尹氏一族收藏,这次护送刀经归国的尹景奉就是其后人。
目前,以崔秋鸿为主席,尹景奉为副主席的刀经研究组织“癸辰盟”正在组建,广邀人才,各地刀术家、制刀人、兵器收藏家均表关注。
段夫人说:“我说老段,你当年要是不引退,这个主席是不是就由你来当了?”
段老师憨笑了两下,说:“不像话,你看我这样的,像是个当主席的材料吗?”
段夫人还真上下打量了一番,露出“那倒也是”的神情,把段老师给气笑了。
段夫人又读了一遍,咕哝着说:“我就是看不惯一个南韩人来当副主席,凭啥?
咱国内的练刀人不比他强?”
“他也是不容易的,在没有同道的环境里忍住寂寞修练,这需要很强的信念和毅力。”
段老师十分感慨,“这一点咱们得学,他也当得起这个副主席。”
段夫人斜眼瞅了他一阵,嗤之以鼻地说:“装吧你,我看你就是懒,不想挑大梁。”
段老师摆出一副夸张的谄媚脸,讪笑着说:“哪能啊,当上主席了还哪有时间陪你?
当年引退不正是为了跟你结婚吗?”
“德行!”
段夫人似嗔似喜地白他一眼,哼着小曲转身进了厨房。
段老师拿过手机,看着消息里崔秋鸿和尹景奉同框的配图,脸上的笑容变得意味深长。
知被粗暴地颠覆,语言组织机能濒临瘫痪,只能默默点头。
“所以说,你是被我和崔秋鸿两个老家伙联手打败的。”
段老师握住尹的手,另一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
尹景奉总算明白了段老师是在安慰他,也就放松了一些,可随即又一字一句地说:“我用了刀经以外的招式,那是我对刀经的研究不够透彻,而不是刀经有问题。
刀经是真的,我发誓。”
“你这一刀,刀经上确实没有,但也可说是刀经的。”
段倾对尹的态度很欣赏,半安慰半答疑地说,“宫本野风流大约是三百多年前创立的,受江浙‘平浪三才刀’的……影响很深,‘平浪三才刀’就是从刀经衍生出来的。”
尹景奉听呆了,他知道段倾这是客气话,实际上“平浪三才刀”是海防将领专门创来对付琉球海盗的,效果拔群,海盗们不得已偷师,简化成了如今的“宫本野风流”,只是他不承想这也与刀经相关。
他的表情变得复杂,似乎欣喜、失落、释怀、无奈都有一点。
迟疑了好一阵,他还是重复了一遍:“刀经是真的,我发誓,确实是我研究得不够深。”
“你对刀经的研究非常透彻,放到咱国内也是一流的。”
段老师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汗巾擦了把脸,“有这种水准,你在南韩武学界该是个宗师级的人物,怎么就要离乡别井去日本、来中国呢?”
恰好这时,崔秋鸿带领着观战者围了上来,静静旁听他们的对话。
尹景奉苦笑一下,说:“宗师?
南韩人现在练的是跆拳道、日本剑道,真正的朝鲜古刀术已经快绝迹了,根本没有人重视我。
十几年前我年轻气盛,跑到日本打比赛,就是想凭这门刀术证明南韩人的厉害,想争口气……”一个南韩人想以中华刀术在日本为祖国争光,这话听来既可笑又心酸,但结合他的困境,又很好理解。
“……可我发现,日本剑道的奥义居然也脱不出刀经知识的范畴,我轻轻松松就拿下了五次全国优胜。
这让我很吃惊,也让我产生了来中国的想法,来看看《癸辰刀经》诞生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哦——难怪你费那么大劲把经书和金霖刀带来。”
一旁听着的崔秋鸿恍然大悟,“这是你挑战咱们最顶尖高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