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青楼?那明明是本皇子的根据地全局

青楼?那明明是本皇子的根据地全局

rs90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听着朱樉的哀嚎。老朱一脸无语。在宫中如何无所谓,可眼下这冯胜这厮还有常家晚辈还在呢。这可丢老脸了....“得得得,你把钱给你娘九成,咱给你留下一成,这可以吧?”老朱碍于颜面做出了让步。十天八百两,一个月就是两千四百两。朱樉有两成干股也就是能分到四百八十两银子。九成上交代为保管,剩下手里一成也就是四十八两。每个月多给四十八两的零花钱,老朱还是不介意的。“一成?嗯.....一年赚五十万两,一个月就是四万两,两成干股就是八千两....嗯..给出去九成,还剩下八百两...嗯..成交!”朱樉的脑子转的很快,一边嘀咕一边给自己算出了能够拿到手的月钱。而一旁的老朱听着朱樉的这一顿嘀咕却是懵了....“老二。让你多读书你不读。这一年哪里来的五十万两...

主角:毛骧大明   更新:2025-03-07 18: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毛骧大明的其他类型小说《青楼?那明明是本皇子的根据地全局》,由网络作家“rs90”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着朱樉的哀嚎。老朱一脸无语。在宫中如何无所谓,可眼下这冯胜这厮还有常家晚辈还在呢。这可丢老脸了....“得得得,你把钱给你娘九成,咱给你留下一成,这可以吧?”老朱碍于颜面做出了让步。十天八百两,一个月就是两千四百两。朱樉有两成干股也就是能分到四百八十两银子。九成上交代为保管,剩下手里一成也就是四十八两。每个月多给四十八两的零花钱,老朱还是不介意的。“一成?嗯.....一年赚五十万两,一个月就是四万两,两成干股就是八千两....嗯..给出去九成,还剩下八百两...嗯..成交!”朱樉的脑子转的很快,一边嘀咕一边给自己算出了能够拿到手的月钱。而一旁的老朱听着朱樉的这一顿嘀咕却是懵了....“老二。让你多读书你不读。这一年哪里来的五十万两...

《青楼?那明明是本皇子的根据地全局》精彩片段


听着朱樉的哀嚎。老朱一脸无语。

在宫中如何无所谓,可眼下这冯胜这厮还有常家晚辈还在呢。这可丢老脸了....

“得得得,你把钱给你娘九成,咱给你留下一成,这可以吧?”

老朱碍于颜面做出了让步。

十天八百两,一个月就是两千四百两。朱樉有两成干股也就是能分到四百八十两银子。九成上交代为保管,剩下手里一成也就是四十八两。每个月多给四十八两的零花钱,老朱还是不介意的。

“一成?嗯.....一年赚五十万两,一个月就是四万两,两成干股就是八千两....嗯..给出去九成,还剩下八百两...嗯..成交!”

朱樉的脑子转的很快,一边嘀咕一边给自己算出了能够拿到手的月钱。

而一旁的老朱听着朱樉的这一顿嘀咕却是懵了....

“老二。让你多读书你不读。这一年哪里来的五十万两?”

“你们十天赚八百两,一个月是两千四百两,一年该是两万八千八百两才是。”老朱纠正朱樉的错误。

“父皇,二哥他这算的没错。他算的是我们这雪花盐未来打开销路之后的最低利润。你算的这是我们尝试性生产的雪花盐卖的钱,等渠道打开,这买卖一年赚个五十万两还是不难的。所以二哥他没算错。”

“既然父皇说大哥的干股不要,那我和二哥就平分了吧。”

一旁的朱樉听到这话顿时眼前一亮。

“这好啊!那我一个月又能多拿八百两!一个月一千六百两...嗯...嘿嘿。还成!”

朱樉是个乐观的人,当然,这也和老朱的教育方式有关。从小到大他已经被老朱同志给剥削习惯了。既然没办法反抗,那就算好眼前。这眼前...一个月能拿一千六百两,这不也还行嘛!

......

老朱听到朱橚的解释之后顿时一愣。

扭头看向一旁的冯胜。

“老冯。这臭小子说的是真的?”

看着老朱的这模样,冯胜也是想笑。

他跟着老朱打天下这么久了,还真没有见过老朱这副样子。

自己这位朱大哥一直以来都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一看就是干大事的。当上皇帝之后更是积威更重。能让他吃惊的时候可不多。更别说震惊了。

不过冯胜心里也理解。

这丫的要是换做自己,更震惊!

原本冯胜以为这雪花盐的生意背后是老朱主事,可现在他早就已经清楚了。这生意陛下压根就不知道啊!

这纯粹就是五殿下的主意!那制盐法子,还有那分销的思路,全都是五殿下的主意!

在全然不知道雪花盐售卖的全盘计划的情况下,对于年入五十万两这样骇人听闻的数字,换谁那也不可能信啊!

朝廷去年的税银加在一起总共那才不过一百多万两呢,你告诉我一个买卖能赚五十万两?

这搁谁能信?

看着急切中还带着几分震惊的老朱,冯胜笑了:“陛下。五殿下说的不错。我们预估的这雪花盐买卖一年确实是能赚五十万两,臣拿半成干股不是两位殿下吝啬,实在是这钱太多了,臣不敢拿啊。”

冯胜苦笑道。他说的这是心里话。五十万两的半成那都已经是两万五千两白银了,一年两万五千两白银入账,这已经很夸张了!再多...冯胜怀疑自己真要拿了,几十年之后整个冯家都得被抄了家....

富可敌国,那不是荣誉,那是靶子!


朱樉和朱橚面面相觑。

常茂也愣住了...

三人相视一眼,朱橚笑了:“叔父,你想多了。我们来你这和父皇没关系。”

“啊?”

冯胜当场愣住....

“害。岳父大人,怪我没有和你说清楚。秦王殿下和吴王殿下想做点生意。现在两位殿下手中有一个法子,可以将粗盐制成细盐,且造价极低。品质绝佳。您不是正弄了几口盐井准备贩盐么?两位殿下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有合作的机会。”

常茂把事情简单给说了一遍。

冯胜听了之后这才恍然。

而在知道了三人来意之后,冯胜眼前顿时就是一亮。

“好!没问题啊!”

“只要两位殿下愿意,这单生意便一起做!”

冯胜和常茂可不同。在得知朱橚和朱樉是想一起做生意后,冯胜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这代表着什么!

卖盐,拼的是什么?

盐的质量?价格?

这些固然都很重要。可在应天府做生意,尤其是做盐行这样的生意,拼的是身份背景和手段!

只有背景手段够了,再之后拼的才是品质价格等等。你要是没有背景,你连上桌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自己虽然是国公,可在应天府里面做生意的,有几个怕自己的?

可皇子不同。那可是陛下的亲儿子!

大家多少都得给些面子!

更何况...还是两个皇子!

而且两个皇子都还是陛下与马皇后的!

冯胜之所以做生意拉上常家,为的也是绑定在一起,好做一些。而如今比常家更硬的关系来了。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

“父皇常说冯叔父为人豪爽。是他平生最欣赏的几人之一。如今亲眼见了叔父,本王才知父皇所言非虚啊!”

“父皇说了,冯叔父于大明有开国之功。我朱家和冯家那就是一家人。本王也一直这么认为。既然如此,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老实告诉叔父。我这确实是有个法子。只要我们能按照这个法子制盐,一年赚个几万两银子都是轻轻松松的!”

朱橚再次搬出了老爹。一招以父之名用的顺手极了!

冯胜被夸得老脸发红。

“吴王殿下言重了。”

一旁的朱樉沉默不语...

来了来了,五弟他又来了...

常茂从怀里拿出了那个朱橚给的荷包,打开倒出来一些雪白的精盐,然后放到了冯胜的面前。

“岳父大人,你看看?”

冯胜看到眼前白花花的盐粒子,眼睛一瞪。

赶忙伸出手指沾了一点精盐,舔了舔...

味蕾感觉到的咸味让冯胜的眼睛里闪烁着精光!

“这盐....”冯胜抬头一脸惊讶地看了看常茂,然后又扭头看向朱橚:“这便是吴王殿下所说的精盐制法制出来的精盐?”

朱橚对于冯胜的反应很满意笑道:“不错。叔父。我没诓你吧?几万两银子本王那都是往少了说,要是规模能够扩大,不局限在应天府,扩散到南直隶,或者再往外扩展的话,光靠这精盐的生意,年入百万不是难事!”

“要是我们有自己的盐矿,以粗盐的价格卖这精盐,叔父觉得,天下盐商,可有谁能是我们的对手?”

嘶!

朱橚这话一出,冯胜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而不光是冯胜,边上的常茂和朱樉也都惊呆了!

朱橚要做这买卖他们知道。这买卖一年能赚数万两白银他们也知道。可这往外扩展生意,要用精盐的品质以粗盐的价格打贩盐的市场,这是两人不知道的。常茂和朱樉都是第一次听朱橚说。


朱橚微微一笑。

卖爆?这不该卖爆吗?

就这价格,就这质量,相较于粗盐,这雪白雪白的雪花盐,那就是降维打击。不是一个层次的玩意儿。

“接下来那些盐行该坐不住了。”

冯胜笑了。

这是几人商量好的法子。以低价冲击应天府贩盐市场。等其他盐行自己上门来找合作。

这样一来,雪花盐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

.....

雪花盐的威力之大正如朱橚几人所预料的一样。

十万斤雪花盐,只是短短一天的功夫就全部售罄。

十文钱一斤的价格,只要一转手,那就能卖出到二三十文一斤!整整两三倍的利润!傻子才不买呢!

而随着这十万斤雪花盐流入应天府市场,迅速就引起了各个盐行的注意。

牛二带着雪花盐回到了上品盐行。

刚回到盐行就找上了当家掌柜。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小包雪花盐交给了当家掌柜。

上品盐行的当家掌柜姓胡。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当朝左相胡惟庸的家仆。

在应天府做生意的不单单是武将勋贵,文臣们同样也有插手。双方都很有默契地找了代理人,让人代自己府中经商。而万一要是出了事,拍拍屁股也能直接撇清关系。

上品盐行掌柜胡德顺就是这样的代理人。

原本胡德顺听牛二说新开了一家盐行,盐行卖的盐粒子质量好的消息还不以为意。可当牛二拿出了雪花盐之后,胡德顺的眼睛当场瞪得滚圆!

“这是那新盐行的盐?”

胡德顺一脸愕然地看着牛二。

牛二点了点头:“掌柜的,这叫雪花盐。新开的盐行叫雪花盐行。他们好像只卖这种盐巴。”

“这盐巴多少银钱?”胡掌柜赶忙追问。

“十文钱一斤。”牛二老实地回答。

“多...多少?”

胡掌柜彻底傻眼了。

“掌柜的,十文钱一斤。今天卖完了十万斤。盐行贴出告示,说十天之后再开张,到时候还有!”

“???”

胡掌柜人傻了...

这精细的盐,十文钱一斤?

哪里冒出来的雪花盐行?这不胡来吗?

......

在得知了雪花盐消息之后,胡掌柜不敢怠慢。

他是表面上是上品盐行的掌柜,可却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胡家的人。

自家老爷就是当朝左相胡惟庸。

胡掌柜拿着雪花盐就往胡府赶。

门房是认识胡掌柜的,当即带着一脸匆忙的胡掌柜到了内宅见了胡惟庸。

老胡今年刚升任大明左相,接替了前不久辞官致仕的李善长,成了大明的又一任左相。

如今的老胡还不是后来的老胡。刚升任左相的老胡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工作。同时也洁身自好,不贪污受贿。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想要有原则地把事情给办下去,把官给当下去,那就要行得端做得正。至少老胡这会儿是这样的思想。

而朝堂上不光是老胡是这种想法,和他一样想法的官员还有不少。

可朝廷给的俸禄不高,要维持身为一个一品官员的体面根本做不到。府中的开销,迎来送往的人情往来。还有家庭开支。虽然左相已经官居一品,可一个月的月俸折合银两也就只有七十两。

七十两一个月,看起来好像很多。可实际上却并不然。偶尔请客,府内圈养拉马车的马匹,还有一些丫鬟和家仆的工钱以及日常开销。

七十两银子一个月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潇洒。


“虽然这样我们会让出一部分的利润,但整体利润一定会暴增!”

“即便不能年入百万两,年入个几十万两我觉得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朱橚三言两语把分销的模式说清楚了。

而此时一旁的朱樉、常茂、冯胜都已经听呆了!

冯胜愣愣地站在原地,看着朱橚,心中已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些话...特么的是一个十岁孩子能说出来的?

妖孽啊!

吴王殿下在外风评不太好。现在来看。这显然是谣传!

嗯?

等等!

冯胜忽然好像想到了什么....

他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吴王殿下才十岁,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想到这些?还有那所谓的提纯细盐的法子....真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想出来的?

与其说吴王殿下妖孽,那不如...从另一个方向看....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

吴王殿下所做的这些...背后有人指点?

要是按照这个思路的话...那吴王殿下背后的人是谁呢?

冯胜的大脑思路发散。一瞬间的功夫冯胜想了很多。

而当他细细思索之后,细思极恐!

吴王殿下的背后,只有可能是一个人!那就是陛下!

是陛下想借吴王殿下之名,做一些事情?

隐约的,冯胜感觉自己好像抓住了关键!

当这个思路被打开,冯胜顿时感觉眼前豁然开朗!

如果是陛下在背后的话,那一切就都合理了!

吴王殿下之所以能有这神奇的提纯细盐的法子,其实就是陛下暗中交付的。至于目的...很显然,这么大的生意,那是自己一个国公爷能吃下的吗?哪怕是吴王殿下加秦王殿下也吃不下!

能够吃下年入百万两白银生意的,只有陛下!

“陛下这是想动盐行了?”

冯胜瞳孔一缩,他感觉自己好像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

细细思量,冯胜越想越感觉自己想的越对。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这盐铁行业都是由朝廷把控的。也就是大明刚刚建国,朝廷和陛下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等日后这盐铁的生意必然会和朝廷挂钩。

陛下的意思是,现在就准备动手了?

可为什么陛下他让吴王殿下和秦王殿下来主持此事呢?

冯胜很快就思索出了答案!

很简单。陛下他不想将此事闹得人尽皆知!陛下他想低调!

冯胜眯着眼睛,大脑疯狂转动,眼中闪过一抹精芒!

明白了!

全都明白了!

陛下这是想把这贩盐的钱收入私库啊!

冯胜在进行了一番全方位的思索之后,自认为思考出了准确的答案!

他从一个正常现象的角度去思考。

从正常的角度去考虑。十岁的朱橚提出这样的商业计划显然并不符合正常现象。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这背后就一定有陛下插手!如果陛下插手,那十岁的朱橚能做这些事情就属于正常现象了。因为后面是有人教的!

而再从正常角度考虑。

如果是陛下想要将贩盐的生意给收拢到朝廷,这事情就不会私下进行,而应该是直接摆到朝堂上,摆在明面上和百官商议。

但偏偏陛下没有!

那么...真相只有一个!

陛下想要贩盐的生意赚钱,但这些钱却又不想交给朝廷!

“既然陛下不想让人知道。那么...”

身为臣子,那自然是要配合才是!

“好计划!”

冯胜鼓掌着惊呼。拍手叫好,拍案叫绝。

.....

“阿嚏!”

御书房里。大明最大的劳模老朱同志又打了个喷嚏。


马皇后每个月从朱樉的月例钱里扣下来一半,有一部分就花在了这里。

“五弟,现在我们要做什么?”

“让人去买十五两银子左右的盐。”

“????”

朱樉一愣:“买盐?”

朱橚点了点头:“要粗盐!”

“这盐能赚钱?”

“当然。”朱橚很自信地说道。

大明朝的制盐技术已经相对完善,但盐依旧是十分昂贵的玩意儿,特别是细盐!

粗盐的价格不高,一斤不过七文。日常百姓家平日里都吃得起。但粗盐苦涩,里面还有不少杂质,小石子儿什么的是常有的。

细盐的价格就高了,一斤的价格能卖到十几文钱。甚至还有价无市!细盐只有手里阔绰的家庭才能吃得起。

这些盐需要经过繁杂的工序,很多工序上都需要雇佣不少人手才能完成。成本直线飙升!

而飙升的成本自然也就意味着高昂的价格。

甚至即便价格高,制盐的贩子们也不愿意做细盐。费时费力不说,量还堆不起来。

粗盐价格低,但简单啊。批量生产,薄利多销。细盐的利润虽然比粗盐要大一些,但扣除人工等各项成本之后,利润高的也有限。而高价也就导致细盐的市场有限。哪怕是有钱人云集的应天府,吃细盐的人也不多。无外乎一些有钱的商户,高档的饭馆以及公侯府宅。

哪怕是朝堂上的官员,除非品级够高,俸禄不少,否则也是吃不起顿顿细盐的。

而这,就是商机!

“我想到个法子,能轻松把粗盐变成细盐。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多余的成本。”朱橚冲着朱樉说道。

“当真???”

朱樉顿时眼睛一瞪,呆若木鸡愣在当场....

“能把粗盐变成细盐,还不需要付出多余成本...”

“那这不等于捡钱吗?”

作为老朱的儿子,朱樉对于物价很敏感。没办法,月例钱少,钱不够花,持家不易,各方面都得了解一些。

.....

很快两人就让家丁弄来了几口大铁锅、几个大漏斗。一堆纱布、一堆木炭还有一堆柴火。

当然,主要的还是粗盐。

这些东西都不难找,只要拿钱出去就能买到。

“弄这么些粗盐,五弟,这些东西真能把粗盐变细盐?”

朱樉有些不敢相信。

朱橚让下人将木炭打成不同碎裂程度的木炭碎屑,然后用纱布层层包裹起来。做成简易的过滤装置。

木炭有良好的吸附性。要说直接用这个装置制盐那做不到。可要说提纯,这个装置足够了!顺带的还能用纱布过滤掉粗盐里的小石子...

朱橚让人把塞满了不同碎度木炭碎屑的纱布堵住大漏斗的漏斗口,接着让人架起大铁锅烧水。

水开之后将粗盐倒入水中溶解,完全溶解之后再通过塞满装满木炭碎屑的纱布的漏斗进行过滤....

“嘿!还真清澈了不少!”一旁的朱樉原本还是将信将疑,可当看到完整地操作了一遍之后这原本微微发黄的盐水变得清澈之后顿时眼前一亮。

将多次过滤出来的盐水进行蒸煮。很快,铁锅底部就开始出现了沉淀的,雪白色的食盐....

......

接下来几天的功夫几人都一头闷在了秦王府。

原本朱橚觉得有了这过滤提纯法,制盐指定是方便,一晚上就能弄好,然后第二天就拿去出手。

可真正操作起来之后才发现问题不少。

哪怕是改良简化了提纯粗盐的法子,可真正提纯起来依旧麻烦。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