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挥舞着手臂试图阻挡,却被人随手推开,差点摔倒。
于是,她只能放弃抵抗,转而奋不顾身地追赶着那群人,一路跑出了大门,心里满是不甘与焦虑。
一个多小时之后,舒苒和她的外公终于回到了暂时栖身的日租房。
这里空间狭小,光线昏暗,仅仅摆着一张床、一个破旧的衣柜以及一台老式电风扇。
此刻,屋内又多了一个人,空气顿时显得更加逼仄压抑。
将筋疲力尽的外公轻轻安置在床上,舒苒喘着粗气坐下休息了一会儿,这才端来一碗温热的稀饭小心翼翼地喂给他吃。
随后,她取来干净的衣服替外公换上,每一步都格外谨慎,唯恐弄疼这个苍老虚弱的人。
一切忙完后,舒苒整个人已累得几乎站不稳,但她依旧不肯放松警惕,坚持守在外公身旁。
此时再仔细打量眼前的老人,她心底涌上一阵复杂的情感。
曾经那位威严无比、令家人敬重的父亲般的存在,如今竟变得如此憔悴不堪。
外公的一头银发愈发稀疏,零星几缕耷拉在额前,脸上的皱纹堆叠交错,松垮的皮肉随着每一次呼吸轻微颤动。
原本炯炯有神的双眼如今混沌无光,甚至认不出坐在旁边拼命照顾他的孙女是谁。
看到这样的变化,舒苒忍不住攥紧了衣角,泪水无声滑落。
一年之内,妈妈和外婆先后离世,接二连三的噩耗像一块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原本还算坚韧的精神防线在一次次失去至亲的打击下彻底崩塌,他的身心陷入深深的绝望与痛苦之中,迅速退化成了一个记忆丧失的孤寡老人。
那双曾经充满希望的眼睛如今变得空洞而茫然,仿佛生命的光彩已经从他的世界中被尽数抽离。
值得庆幸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展现出任何暴力倾向。
无论是对待身边的护理人员还是偶尔来访的亲戚朋友,他都表现得温顺且克制。
但即便如此,这种“安静”的状态仍然让人忧心忡忡。
没有记忆、没有言语,甚至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务,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然而,纵使情况看起来已经糟糕到了极点,她却完全负担不起赡养的任务。
作为这个家目前唯一还能勉强支撑的人,她的肩上早已堆满了责任和义务。
一边是躺在医院病床上需要频繁探视的父亲,因为他的病情并不稳定,医生每天都会要求家属跟进治疗进展;另一边是为了凑齐医药费不断奔波的大哥,他白天拼命工作,晚上还要四处借钱,疲惫不堪。
如今,母亲和外婆这两位最可靠的支柱也被命运残忍地带走了……
面对这一切,孤立无援的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禁陷入深深的迷茫——她究竟该何去何从?
接下来两天。
舒苒几乎是昼夜不息地奔波着。
这短短的四十八小时里,她两次前往拘留中心询问情况。
尽管每一次接待人员的态度都带着冷漠与敷衍,但她依然咬牙坚持问清楚每一个细节。
与此同时,为了弄清更多关于父亲的信息,她还亲自跑遍了当初为父亲进行急救处理的那家医院,试图找到一丝有助于改变现状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