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王朝在经历了裴文宣通敌、朝中大臣贪污等一系列风波后,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实则暗流涌动。
沈妙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她并未因复仇成功而放松警惕,反而更加留意朝中局势与各方势力的动向。
一日,沈妙在侯府花园中散步,贴身丫鬟绿萝匆匆赶来,神色紧张地说道:“小姐,听闻边疆战事又起,北方的北狄部落集结兵力,似乎有南下入侵的迹象。”
沈妙心中一凛,边疆安稳一直是大楚的重中之重,若战事爆发,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关于应对边疆战事的策略也引发了激烈争论。
一派主张求和,认为大楚历经波折,国力尚未完全恢复,不宜轻易开战;另一派则坚决主战,觉得应主动出击,给北狄一个下马威,以保边疆长治久安。
皇帝在两派之间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抉择。
沈妙意识到,这或许又是一场考验,而她虽为女子,却心系家国。
她决定利用自己在复仇过程中积累的人脉与情报网络,深入了解边疆局势,为应对战事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十二章:深入调查沈妙通过暗线联系上了一位在边疆从军多年的将领。
这位将领对沈妙的智慧与果敢早有耳闻,得知她想要了解边疆战事的详情,便详细地向她讲述了北狄部落的兵力部署、战术特点以及大楚边疆防御的优势与不足。
据将领所言,北狄此次集结兵力看似来势汹汹,但他们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各个部落之间存在着利益分歧。
而且,大楚边疆防线经过多年修筑,本就固若金汤,只是近年来因部分官员贪污,导致防御工事的维护有所懈怠。
沈妙敏锐地察觉到,这其中存在可乘之机。
她一方面让将领继续密切关注北狄动向,另一方面开始在朝中暗中联络主战派大臣,为坚定皇帝的主战决心做准备。
她深知,若想彻底解决边疆隐患,必须主动出击,打垮北狄的嚣张气焰。
然而,沈妙的行动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那些主张求和的大臣们认为沈妙一个女子不应干涉朝政,试图在皇帝面前诋毁她,说她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而不顾国家安危,挑起事端。
第十三章:朝堂交锋面对朝中的流言蜚语,沈妙并未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