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
在商业方面,沈妙积极推动南方地区的贸易发展。
她组织修建了一些道路和码头,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货物的运输和流通。
同时,她还举办了多次商品交易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促进了南方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
为了提高南方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沈妙出资修建了多所学校,聘请了优秀的教师,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
她深知,人才是地区发展的根本,只有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才能为南方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十章:边境异动与朝局动荡就在沈妙全力推动南方发展之际,边境再次传来异动。
西方的西戎部落与北方的残余北狄势力暗中勾结,企图联合起来对大楚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消息传来,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刚刚稳定不久的朝局再次陷入动荡。
一些大臣主张立刻集结兵力,主动出击,趁敌人尚未准备充分,先发制人。
而另一部分大臣则认为,大楚刚刚经历了南方治水等一系列事务,国力尚未完全恢复,此时不宜轻易开战,应先加强边境防御,观察敌人动向,再做决策。
皇帝在两派之间犹豫不决,他深知这是一个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必须谨慎对待。
此时,远在南方的沈妙也得知了边境异动的消息,她深知局势的严峻,决定立刻返回京城,为皇帝出谋划策,共商应对之策。
第三十一章:回朝献策沈妙日夜兼程赶回京城,顾不上一路的疲惫,直接进宫面圣。
见到皇帝后,沈妙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
她指出,西戎和北狄联合,看似来势汹汹,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分歧。
西戎和北狄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利益诉求并不完全一致,只是出于对大楚的共同敌意暂时联合在一起。
沈妙建议,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调集精兵强将,加固防御工事,确保边境安全;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西戎和北狄内部,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
同时,大楚可以联合周边一些与西戎、北狄有利益冲突的小国,形成联盟,共同对抗西戎和北狄的威胁。
皇帝听了沈妙的分析和建议,觉得十分有理。
他采纳了沈妙的建议,任命沈妙为特使,负责与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