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精心准备了一份关于边疆局势的详细奏折,将北狄部落的内部矛盾、大楚边疆防御的实际情况以及主动出击的战略优势一一阐述清楚。
然后通过定北侯沈修文将奏折呈递给皇帝。
皇帝看到奏折后,大为震惊。
他没想到沈妙一个闺阁女子,竟对边疆战事有如此深入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
与此同时,主战派大臣们在朝堂上纷纷为沈妙说话,列举种种主战的理由。
主张求和的大臣们见状,却仍不死心,他们反驳道:“陛下,沈妙不过是个女子,她的话怎能轻信?
况且主动出击风险极大,万一战事不利,大楚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沈妙得知朝堂上的争论后,请求面圣。
在皇帝面前,沈妙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边疆乃大楚之屏障,若一味求和,只能助长北狄的嚣张气焰,边疆百姓将永无宁日。
北狄内部矛盾重重,此时正是我们分化瓦解、主动出击的好时机。
况且,定北侯府世代守卫边疆,我虽为女子,但也愿为国家分忧,为陛下献上良策。”
皇帝沉思良久,看着沈妙坚定的眼神,心中的天平逐渐向主战一方倾斜。
最终,皇帝下定决心,任命定北侯沈修文为帅,率领大军奔赴边疆,抵御北狄入侵。
第十四章:侯府送别沈修文领命后,立刻着手准备出征事宜。
侯府内一片忙碌景象,众人都在为将军的出征做着最后的准备。
沈妙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心中既担忧又自豪。
出征前一晚,沈妙来到父亲的书房,轻声说道:“父亲,此去边疆,女儿放心不下。
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女儿等您凯旋归来。”
沈修文看着女儿,眼中满是欣慰与不舍:“妙儿,你长大了,为父很是欣慰。
边疆之事,关乎国家安危,为父定当全力以赴。
你在家中也要照顾好自己,若有任何困难,可与为父书信告知。”
第二日清晨,沈妙与侯府众人来到城门外,为沈修文送行。
看着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去,沈妙心中默默祈祷,希望父亲能旗开得胜,早日平定边疆战事。
在侯府等待的日子里,沈妙并未闲着。
她一方面继续关注着边疆战事的消息,另一方面开始在京城中组织一些世家大族的女眷,为前线的将士们筹集物资,制作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