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苏叶拿着东西回了自己的房间,慢慢吃着那块水果蛋糕,吃着吃着就笑了。
这里的生活虽然累一些,苦一些,但却很好,虽然两世都没有父母缘,但至少现在还有亲人在身边。
“大队长,大队长在家吗?赵知青不见了。”
何苏叶刚把早饭端到院子的树下,先是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是叫喊声。
现在正是吃早饭的时间,这一声可不得了,不少人听到声音都跑出了家门。
“哪个赵知青不见了,什么时候不见的。”何大伯皱着眉问来人。
何苏叶看到来的正是昨天见到的新知青,好像叫宋新华?
“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见的,昨天回知青点后她很伤心,又跟方知青吵了两句,后来没吃晚饭就进屋了,大家也没在意。
今天早上起床时听女知青说就没看到她,以为她是心情不好去散心了,可是一直等到吃早饭也没见到人,大家不放心出来找,一直都没找到人。”
何大伯把烟丝往烟袋锅子里按了按,放在鼻子上嗅了嗅,没舍得点,只不过他的眉皱的更紧了,额头形成了三道深深的沟壑。
“就没问问她是什么时候出去的?她出去总要开门,就没一个人听到动静的?”
宋新华正要答话,却感觉到了一股强烈的视线正盯着他,顺着感觉看过去,就见大队长家主屋旁边的房间前站了一个不认识的女孩正看着他,他听说大队长有个闺女,应该就是这个了。
但他才来一天,根本就没见过这女孩,不知道她为什么用这么怨恨的目光看着他。
何大伯看宋新华没回话,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就看到了何苏娇,何大伯没注意到何苏娇的眼神,只对宋新华这样看何苏娇感到不高兴。
“娇娇,你站那干啥呢,没事就回屋去,不然去厨房帮你娘烧火去。”
何大伯的话把何苏娇唤回了神,她低头转身回了房间。
家里的两个儿媳妇因为宋新华带来的消息,都在院子里听热闹,这时对视了一眼,何大伯刚刚没看到,她们两个却是看到了的,刚刚小姑子那眼神,明显是有事情啊!
怎么说呢?
何家在外是一团和气的,但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又穷的吃饭都要计较,当然会有矛盾。
两老人虽然也疼爱儿子孙子孙女,但却只有一个女儿,又是家里最小的,所以也就偏疼了几分。
若是这个小姑子性子好,那还好说,但何苏娇不能说是不懂事,但却很是娇气。
也就上个月变了些,开始给家里帮些忙,所以现在一个家才看不出什么来。
“宋知青,赵知青出门时有没有人听到动静?”何大伯又问了一遍。
“没,没有。”
“孩子他娘,我跟他去看看。”何大伯对着厨房叫了一声,起身就走。
后面有刚刚被宋新华的话给喊出来的人,跟在后面想去看热闹的,被何大伯一句“都跟着干嘛,今天不用上工了?”给怼了回去,不过最后还是有几个老太太跟在后面,谁让她们是真的不用上工呢?
走出几步的何大伯又站住脚,回头喊了何苏成:“成子,你去村长家去一趟,叫上他们两口子去知青点。”
何苏成答应了,他这才继续往村尾的知青点走。
何大伯也是临时想到丢的是个女知青,有什么事还是女人去问合适,而且村长媳妇孙艳是妇女主任,她是合适。
何苏叶没有跟着去,跟两个嫂子打了招呼,转头又回了自己家。
“叶子,来吃饭了,以前也没见你这么爱看热闹。叶子,叶子,想啥呢?”奶奶看她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又喊了两声。
“啊,奶,咱吃饭吧,我就是在想那赵知青去哪了?”何苏叶敷衍道。
其实她是在想刚刚何苏娇看宋新华的那眼神,那明明是有深仇大恨的眼神啊!
如果她是穿越的,应该不会对村里一个刚来的知青有这么大的仇恨,哪怕就是小说中的那些穿书,知道宋新华会害到她,对于一个没有感同心受的人来说,也只会报仇就完了,不会有那么大的恨意。
这样看来,这位堂姐应该就是一个重生者了,而且前世还跟那个宋知青有关系,看她的样子应该是有仇的。
“一个女娃,能跑到哪里去,现在地里的苗还小着,有没有人一眼看过去就看到了,也就村尾那片林子能藏人,也就那些小知青没经过事,这才慌里慌张的。”何奶奶把筷子递给何苏叶,不在意的说。
“哎呦,要不人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看看这不就对了,那些知青要是听到您说的这话,也不用慌了。”何苏叶赶紧夸道。
“哈哈,你这丫头,还给奶奶戴高帽呢。”何奶奶虽然这样说,但是却高兴的很。
两人愉快的吃了一顿饭,虽然早饭只有二合面窝头,杂粮粥和没油的炒青菜,他们吃的也开心。
“太奶奶,叶姑姑,我们来了。”刚收拾完,就听到外面石头和小夏的声音。
“哟,你们两个吃过饭了没?”何奶奶的声音传进厨房。
“我们吃过了,来陪太奶奶。”石头稚声稚气的说。
“这两个小家伙,我这一转眼的功夫,就跑过来了。”何大娘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这是他们喜欢我这个太奶呢,就让他们在这玩吧。”
“他们就是嘴馋,想着来这边能吃到好吃的。”何大娘没好气的说,随后又无奈的说:“我得去上工了,再晚又要有人有意见了,这是昨儿个叶子送过去的芝麻饼,放在这里,娘你晚点再给他们吃,我就去上工了。”
“去吧去吧,就让他们在这就行。”何奶奶摆手。
其实在村里像石头这样大的孩子,都是自己跑着玩,不用大人看的,只不过小夏还太小,两岁多的小人离了人是不行的。
“大娘,大伯回来了吗?”何苏叶问,她没有听到何大伯回来的声音。
“没有呢,也不知道那赵知青跑哪去了,亏得现在天热,饭我放锅里了,一时半会凉不了,这些知青,就是事多。”何大娘提起这些知青,也是头疼。
不能说所有的知青都不好,但是再好的,城里有孩子哪干得来地里的活?到了农村一时也适应不了,更别说还有那心思活的,给村里添了不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