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仿佛一座文气的灯塔,指引着世间所有文师。
“那便是儒林学院的‘藏书阁’了。”
苏尘望着那座青铜书塔,目光微动。
此时,一名少年迎面走来,笑道:“新来的?
你可是这次考核最耀眼的天才啊。”
苏尘看去,只见对方身穿儒林学院的白袍,腰间挂着一枚玉牌,气质儒雅不凡。
“在下王启明,亦是今年新晋的学子。”
少年微笑拱手,“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苏尘微微一笑:“苏尘。”
王启明眼中露出一丝惊叹:“果然是你!
当日你的诗文引动天地异象,连副院长都亲自点评,说你是千载难逢的奇才!”
苏尘笑而不语,谦逊地道:“不过侥幸罢了。”
王启明哈哈一笑,拍了拍苏尘的肩膀,道:“无论如何,咱们今后便是同窗了,你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问我。”
两人相视一笑,算是正式相识。
入学第一日,苏尘便发现,学院的氛围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儒林学院虽然以学识为尊,但同样分成多个派系——儒正派,以学院院长为首,推崇“以文辅国”,认为文师应当辅助朝廷,治理天下。
古学派,主张回归古法,认为文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非涉足权谋。
新进派,则推崇学以致用,甚至尝试将侠士、斗士的理念融入诗文之中,创造新的修行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中立学子,他们或是潜心学问,或是谋求前程,各有心思。
而苏尘的到来,无疑成为了这些派系关注的焦点。
“此子入学第一日,便引得诸派关注。”
“我听说,儒正派的李长风已经放话,要将他收为弟子。”
“还有古学派的陈夫子,也对他颇有兴趣……”种种议论声,不断地在学宫内传开。
然而,苏尘对此却一无所知。
他正在宿舍内,静静地翻阅一本儒林学院的入学手册,思索着自己的修行之路。
“以诗成道……”他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精芒。
“既然如此,那便让我来看看,这个世界的诗文之道,究竟能走到何种境地!”
儒林学院的学子众多,皆为各地才俊,其中不乏名门望族之后。
苏尘虽然天赋惊人,但毕竟初来乍到,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尤其是一些出身世家的学子,他们自幼便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