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像座机号。
我接起电话:“喂,您好?”
一个略显低沉的男声从听筒传来:“请问是林宇林记者吗?”
“我是,请问您哪位?”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似乎有些迟疑,随后那人压低声音道:“我…我是看了你们报纸消息才找到你的。
我手头有关于江城化工厂事故的重要线索,想跟你见面详谈。”
我一下从座位上坐直,握紧电话:“真的?
您知道些什么?”
“电话里不方便说,”男人谨慎地说,“隔墙有耳。
我只能告诉你,赵倩小姐不是唯一一个受害者。
这件事背后牵涉更深。”
他的语气透着一股神秘和紧张,让我心跳也跟着加速。
“好,我们见面谈。
您现在方便见面吗?”
“可以。
就今天中午,江滨路那家24小时咖啡馆,听说你记者喜欢那种清静地方。”
我微微一笑:这人还挺了解我们习性。
“好,中午十二点,我会在那里。
您怎么称呼?”
对方停顿了一下:“我姓王。”
“好的王先生。
到时候怎么联系您?”
“我会认出你。”
对方说完,匆匆挂断了电话。
我拿着听筒愣了几秒。
这算不算就是传说中的神秘线人?
这剧情发展还真有几分电影味道。
不过我昨晚才收到恐吓短信,现在又冒出个匿名知情人,要说不担心是假的。
我回想刚才电话,那王先生声音低沉稳重,不像昨夜短信那种赤裸威胁的语气。
希望是真线人而不是陷阱吧。
无论如何,我不想放过任何线索。
我简单收拾了下资料,把赵倩的信和记录的信息夹在笔记本里。
看看时间,才十点出头,还有一阵子。
我给老张丢了句“出去跑个素材”,便离开报社开车前往约定的咖啡馆。
这家24小时咖啡馆是我们记者常混的地方,因为白天清静,夜晚不打烊,采访私密人士时常选这里。
我在一角找了个座位坐下,要了杯美式,静静等候。
约摸十一点五十,门口风铃一响,一个身材中等偏瘦、戴着棒球帽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
他环顾一圈,目光在我身上一停,然后径直走来。
我连忙起身示意:“王先生?”
他点点头,在我对面落座。
我仔细打量他:三十岁上下,穿着普通牛仔裤和夹克,帽檐压得低低的,看不太清长相,但下巴线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