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各处茶馆里,人声鼎沸。
“嘿,听说了吗?皇上这次可是下了狠心了!”一个茶客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啥事儿啊?这么热闹?”旁边的人立刻凑了过来。
“还能有啥事儿?特赦呗!”茶客一拍桌子,“以后啊,功臣犯了死罪,也得跟老百姓一样,先定罪,再由皇上决定赦不赦!”
“这……这不是跟没说一样吗?”有人挠了挠头,一脸疑惑。
“嘿,你这就不懂了吧?”茶客得意地笑了,“这叫把事情摊开了!以前那些个免死金牌,算个啥?有了那个,那些功臣还不得上天?”
“现在不同了,赦不赦,皇上说了算!他们还敢胡来?”
“有道理,有道理!”众人纷纷点头。
“还是方先生厉害啊!这法子,绝了!”
“可不是嘛!既给皇上留了面子,又给那些功臣提了个醒!”
“方先生,真是智慧过人啊!”
酒肆里,几个酒客也喝得面红耳赤。
“要我说,这特赦就是比免死金牌好!”一个酒客打了个酒嗝,大着舌头说。
“咋说?”旁边的人问。
“你想啊,这特赦,它就是不一样啊!那些功臣要是犯了事儿,还是一样要吃牢饭!受的罪是一样的!到时候赦不赦免,还不一定。这还不好吗?要我说,只要一样都吃牢饭,就够了!”
“对对!就是遭一样的罪!”
“嗯,有道理!”
“这方大人,真是高人啊!”
“那是!要不怎么说人家是读书人呢!”
“来,为了方先生,干一杯!”
“干!”
街头巷尾,人们也都在议论纷纷。
“这下好了,那些功臣再也不敢胡来了!”
“是啊,皇上圣明啊!”
“还是方先生高明!!”
“……”
……
郑赐府邸,气氛却与外面截然不同。
建文朝的臣子们,一开始还不敢聚会。
毕竟,方孝孺搞什么特赦,也不知道天下人怎么看?可过了两天,他们发现,外面的百姓竟然都支持特赦。
于是,
他们也壮着胆子,偷偷地聚在了郑赐家里。
“奉和还是棋高一着啊……”王钝率先开口。
“是啊,杀了那么多靖难功臣,本来以为仇恨深重,没想到,一个劝谏特赦,靖难功臣反而感激他……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尹昌隆一脸的不理解。
“照我说,方奉和这是救了太祖功臣啊!”黄福喃喃自语,“皇上以后……只能一碗水端平了……要是端不平,天下焉能服气啊……”
哼!
“你们啊,想得太简单了!照我说,正因为如此,皇上才更恨方孝孺……以后难说得很呐……”郑赐语气冰冷,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啊?
对啊!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语。
是啊,方孝孺这一招,看似两全其美,实则……是将朱棣逼到了绝境。
以后,朱棣若是想偏袒靖难功臣,就只能暗中动手脚了。可是,暗中动手脚,又岂能瞒得过天下人的眼睛?
到时候,恐怕……
“唉……”
众人再次叹息,心中充满了担忧。
这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实在是……太凶险了!
……
与此同时,
方宅,书房。
“叮!”
一声清脆的系统提示音,在方孝孺脑海中响起。
恭喜宿主成功谲谏,朱棣同意施行特赦制度
获得奖励:喷子团5000人
“好!”
方孝孺猛地一拍桌子,眼中精光四射。
“正愁没有喉舌,这就送上门来了!”
他当即打开“喷子团”的介绍——
原来,这喷子团,其实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队伍。
他们可以通过授课、讲学、书籍、说书、讲相声等等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百姓的想法。
“这……这不就是笔杆子吗?”
方孝孺心中一阵激动。
“说是软实力,实际上……非常硬核啊!”
来自现代的他,深知舆论的力量,有时候比刀枪还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