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春节的喜庆刚落下帷幕,凛冽的寒冬仍肆意笼罩大地。
在鲁中平原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伴随着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孩来到了这个世界。
她诞生在一个平凡却满是故事的家庭,家中已有两位兄长、四位姐姐,她排行老五。
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哥哥姐姐们便被她那可爱模样深深吸引。
大哥粗糙的大手轻柔地抚摸着她的脸颊,满含宠溺地说道:“咱家最小的囡囡,往后可得好好疼着。”
姐姐们围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抢着逗她笑,她就在这浓浓的爱意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最初三年。
然而,贫寒如同沉重的枷锁,无情地束缚着这个家。
家中孩子众多,仅靠几亩薄田的微薄收成,实在难以维持生计。
无奈之下,在女孩 3 岁那年,父亲忍痛将她托付给了自己的哥哥嫂子,也就是她的大伯和大娘。
大伯和大娘膝下无子,对于这个突然降临的小生命,他们视若珍宝,将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她身上。
大娘每日都会精心为她梳着漂亮的小辫子,嘴里念叨着:“咱囡囡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大伯劳作归来,总会从兜里掏出一颗糖,笑着塞进她手里,那是她童年最甜蜜的期待。
在大伯和大娘的悉心照料下,女孩渐渐长大。
时光悄然流转,女孩 10 岁那年,大伯大娘因工作调动,要前往天津定居。
他们毫不犹豫地带着女孩一同踏上了前往大城市的旅程。
初到外地,林立的高楼大厦、穿梭的电车,一切都让女孩感到既新鲜又陌生。
但只要大伯大娘在身边,她的内心便满是安稳,因为她知道,有他们的地方,就是家。
平静的生活在某一天被无情打破,老家传来母亲病重离世的噩耗。
女孩听闻,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心急如焚地赶回老家。
多年未见的哥哥姐姐们,在村口相拥而泣。
那一刻,儿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曾经在田野里一起嬉笑玩耍的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从那以后,女孩便开始在老家和外地之间来回奔波,一边是养育她的大伯大娘,一边是血脉相连的哥哥姐姐,她在两边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岁月匆匆,女孩年满 18 岁,出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