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地上的水传来的血腥味,三个人都有种自己踩在血上的感觉。
“昨晚上……”齐泰第一个开口了。
“你不是兵部主事吗?你一点消息都没有?”黄子澄问。
齐泰摇摇头。
“跟着起事的是五军都督府,都是那群武将!兵部这边说是兵部,如今任职的全是文臣,我就说了,武将不安分!”齐泰说着,咬牙切齿。
三个人都面露担忧。
“也不知道三殿下都做了什么,不知道皇上怎么样了,还有长孙殿下……”
“长孙殿下啊……”
提起朱允炆,三个人的神色更加凝重了。
于是都加快脚步往奉天殿走。
别看三个人都是儒生,黄子澄还是个矮小的矮冬瓜,走起路来那叫一个飞快,甚至已经超过了其他原本走在他们前面,也是满腹疑惑和担忧的官员。
等文武百官走进奉天殿,才看到点满蜡烛,亮如白昼的奉天殿内的龙椅上,正坐着一身龙袍的朱元璋。
皇上没事,让文武百官都松了口气。
可他们呼出来的那口气还没呼完,又反应过来什么。
朱允熥竟然站在龙椅旁边,站在皇上旁边!?
昨天晚上朱允熥不是带着一群武将造反逼宫吗?现在皇上没事,说明造反失败,既然造反失败,为什么朱允熥还能站在奉天殿上,站在皇上身边!
要知道,自从皇上立朱允炆为皇长孙,就让皇长孙跟着到乾清宫处理政事学习,可是从来不让朱允炆到奉天殿来的,更别说让朱允炆站在奉天殿龙椅旁边了。
而且,朱允熥在这里,那朱允炆呢?
还有!现在蓝玉、孙恪等武将为什么也站在奉天殿里,也来上朝了!他们不是跟着三殿下一起造反的吗?
除了蓝玉等昨晚上跟着朱祁钰起事的武官之外,其余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不过,既然皇上没事,那上朝的规矩还是得遵守的,其余的疑惑,一会儿再说。
“臣躬请圣安!”满朝文武一同行礼,异口同声。
“圣安。”朱元璋没说话,朱祁钰在龙椅一旁说道。
出了昨晚和朱祁钰一起造反的武将之外,其余文武百官都满头问号……
为什么皇上都来了,都坐在龙椅上了,却不说话!为什么是昨晚造反的三殿下说圣安!
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明所以的文武百官看向蓝玉等跟着朱祁钰一起造反的武将。
蓝玉等人只是一脸得意,在方孝孺黄子澄等不明所以的文武百官用疑惑震惊的神情看着他们的时候,他们用得意的神情还回去。
“皇上……”方孝孺看向朱元璋,想说什么,就见朱元璋抬了抬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朱祁钰一个眼神,有太监上来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近日身体欠安,不能谨严处置朝政,恐悟了军国大事。皇孙允熥,资质聪慧,颖悟绝伦,有上将之姿,又为懿文太子之嫡子,才干出身,均能力服众人,朕遂命皇孙允熥摄政,以安朝堂内外,稳固江山社稷,钦此!”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文臣:????
皇上,竟然让三殿下朱允熥摄政,这是什么情况。
圣旨已经宣读完毕,覆水难收,可他们怎么觉得事情真么离谱。
皇上三个月前立皇长孙的时候就说过,皇孙三殿下胆怯懦弱,不堪大用的,现在竟然让他摄政!
可是圣旨却是当着皇上的面宣读的,不可能是假的,怎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皇上的态度就发生了这么极端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