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现代都市 > 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全局

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全局

山的那边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李建成此时脸色铁青,怎么也没想到,储君之位,落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听到李世民的戏谑,冷笑了一声道:“那是,我这儿子,比你儿子强。”李世民淡淡道:“我儿子不会把他老子绑起来。”李建成呵呵道:“我儿子还不会让他老子输呢。”李世民看着他道:“赢的是他,不是你。”李建成瞪道:“输的是你,不是我。”这时,看到李渊回头投来凌厉的目光,三人顿时低着头不吭声。李承宗见状,有些忍俊不禁。太极殿外。此时经过唱籍,文武百官已经来到殿内,位列两班,安静等待着李渊的到来。“陛下驾到——”众人纷纷回头望去,当看到皇帝李渊牵着皇太孙李承宗朝着这边走来,纷纷愣了一下,露出疑惑之色。好端端的,怎么把皇太孙带来上朝?下一秒,文武百官看到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被五花大...

主角:山的那边山的那边   更新:2025-03-24 19: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山的那边山的那边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全局》,由网络作家“山的那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建成此时脸色铁青,怎么也没想到,储君之位,落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听到李世民的戏谑,冷笑了一声道:“那是,我这儿子,比你儿子强。”李世民淡淡道:“我儿子不会把他老子绑起来。”李建成呵呵道:“我儿子还不会让他老子输呢。”李世民看着他道:“赢的是他,不是你。”李建成瞪道:“输的是你,不是我。”这时,看到李渊回头投来凌厉的目光,三人顿时低着头不吭声。李承宗见状,有些忍俊不禁。太极殿外。此时经过唱籍,文武百官已经来到殿内,位列两班,安静等待着李渊的到来。“陛下驾到——”众人纷纷回头望去,当看到皇帝李渊牵着皇太孙李承宗朝着这边走来,纷纷愣了一下,露出疑惑之色。好端端的,怎么把皇太孙带来上朝?下一秒,文武百官看到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被五花大...

《大唐:家父李建成?我选黄袍加身全局》精彩片段


李建成此时脸色铁青,怎么也没想到,储君之位,落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听到李世民的戏谑,冷笑了一声道:“那是,我这儿子,比你儿子强。”

李世民淡淡道:“我儿子不会把他老子绑起来。”

李建成呵呵道:“我儿子还不会让他老子输呢。”

李世民看着他道:“赢的是他,不是你。”

李建成瞪道:“输的是你,不是我。”

这时,看到李渊回头投来凌厉的目光,三人顿时低着头不吭声。

李承宗见状,有些忍俊不禁。

太极殿外。

此时经过唱籍,文武百官已经来到殿内,位列两班,安静等待着李渊的到来。

“陛下驾到——”

众人纷纷回头望去,当看到皇帝李渊牵着皇太孙李承宗朝着这边走来,纷纷愣了一下,露出疑惑之色。

好端端的,怎么把皇太孙带来上朝?

下一秒,文武百官看到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被五花大绑着跟在李渊和李承宗身后,纷纷露出惊骇之色。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一声不吭,在殿门处站定。

李渊则带着李承宗走入殿内。

李承宗看着殿内尽头,白玉阶上的龙榻御座,想了想,在白玉阶下站定。

然而,李渊却是握着他的手,轻轻拉扯了一下,示意他跟上。

李承宗当即走上白玉阶,来到了龙榻御座跟前。

李渊这才松开手掌,转身在龙榻御座上缓缓坐下。

文武百官看到这一幕,纷纷行礼道:

“臣等拜见陛下。”

李渊道:“众爱卿免礼平身。”

文武百官望着李承宗,他站的地方,是太子平日上朝所站的地方,心中愈发感到震撼。

他们不清楚发生什么事,只能等待李渊开口。

李渊的声音适时响彻而起:“今天,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朕的太子,朕的秦王,朕的齐王,朕的三个儿子,竟然谋反!”

文武百官眼睛瞪大,倒吸了一口凉气,宫中的局势,他们很清楚,东宫、齐王府和秦王府是水火不容,虽然有人已经预料到可能会发生谋反的事,但真当事情发生,还是惊到了他们。

李渊将文武百官的神色尽收眼底,接着说道:“好在有朕的好皇孙,他提前洞悉了这一点,替朕,替我大唐,平息了这场乱象!”

众人纷纷看向了站在龙榻御座旁边,穿着雪灰亚麻广袖圆领袍的少年,随即竖起耳朵,等待着李渊的下文。

李渊沉声道:“朕这个人,赏罚分明,有过就要罚,有功就要赏!”

“太子,秦王,齐王,三人谋反,不可饶恕!朕是他们的父亲,朕也难辞其咎!”

“听旨!”

李渊望着文武百官,缓缓说道:“即刻起,废黜太子,废黜秦王,废黜齐王,废除秦王府和齐王府,以示严惩!”

“从今日起,他们三人,再不是太子、秦王、齐王。”

李渊扫视了殿门处的三个儿子一眼,继续说道:“但他们还是朕的儿子,朕也不忍他们在外,所以,朕决定将他们关在东宫。”

“至于他们谋反的事,所涉及到的人,朕会交由皇太孙去查。”

“皇太孙有功啊!”

李渊再次感慨了一声,“若不是他,今日的早朝,决然不会是朕坐在这里,跟你们讲述这般简单!”

“朕的好皇孙,没有让一个人流血,兵不血刃而制止了此次谋反,此功,朕不能不赏!”

李渊伸出手掌,将李承宗拉到自己的身边坐下,搂住他的肩膀,对着文武百官说道:

“即刻起,立皇太孙为储君,入主东宫,节制东宫兵马,接管东宫一切事宜。”


王晊浑身一震,顿住脚步,不敢置信的看着李承宗。

封德彝更是瞳孔巨震,什么,东宫的率更丞,是秦王府的人?

封德彝立即看向王晊,见他神色骇然,没有第一时间否认,瞬间有了判断,脸色大变道:

“王晊,你是秦王府的人?那太子和齐王密谋的事,岂不是秦王已经知道了?”

“我,我......”王晊张着口,只能吐出几个单字,紧张的连一句像样的话都说不出来。

李承宗缓缓道:“封公,你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说,我再不出来做事,就是死路一条了吧?”

“我二叔既已知晓我父亲和我四叔密谋害他,他焉能与秦王府一众僚属坐以待毙,一定会先下手为强。”

封德彝凝视着李承宗,喉咙攒动了一下,感觉愈发看不透面前的十二岁少年,问道:“殿下,你怎么会知晓王晊是秦王府的人?”

我读史书的,我能不知道......李承宗心里想着。

根据史书记载,率更丞王晊,早年被李世民收买,效忠于秦王府。

李承宗当然不会告诉他实情,随口编造了一个理由道:

“王晊那天听到消息之后,离开了东宫,我当时在场,见他形迹可疑,跟了上去,亲眼见他进了秦王府。”

怎么跟老夫一样这么不小心啊......封德彝看着也被李承宗握住把柄的王晊,质问道:

“王晊,你阴持两端,该当何罪?”

李承宗闻言险些没绷不住,好意思说这话吗。

王晊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惶恐不安道:“太孙殿下,臣知罪!”

李承宗走过去将他扶起来,说道:“起来吧。”

“我刚才在我皇爷爷跟前保你,没说出你的身份,你应该已经猜到我的用意。”

“从现在开始,你要和封公一样,为我效力。”

封公也被捏住把柄了?......王晊看向封德彝,心里愈发吃惊,也愈发对李承宗感到敬畏,感激行礼道:

“谢殿下宽恕之恩!”

李承宗笑着点了点头,有了封德彝和王晊两个帮手,心里顿时感到轻松了许多。

封德彝这时问道:“殿下,咱们这就去东宫宣旨?”

此时,封德彝已经下意识的将自己和李承宗绑定在了一起,站在了李承宗这边。

李承宗摇头道:“不急,先去一趟玄武门。”

好端端的,去玄武门作甚......封德彝心中困惑,但没有吭声,而是和王晊一起,跟在他的身后,朝着玄武门方向走去。

玄武门宫门处,站着两名身穿铠甲的禁军卫士。

见到李承宗带着封德彝、王晊前来,两名禁军卫士立即抱拳行礼道:

“拜见皇太孙!”

李承宗颔首道:“免礼,今日在玄武门值守的将军是谁?”

一名禁军卫士连忙道:“是常何常将军。”

李承宗心头一动,真是巧了,他此次来玄武门的目的,就是找常何,说道:“叫他过来一下。”

“喏!”那名禁军卫士应了一声,转身离开,顺着楼梯走到宫墙之上,很快领着三十八岁身高一米九的魁梧将领来到李承宗身边。

魁梧将领正是常何,看到身穿雪灰亚麻广袖圆领袍的十二岁皇太孙,眉头微微一皱,不明白李承宗为什么指名道姓的要见他,按捺着心中困惑,来到李承宗身边,抱拳低头行礼道:

“臣常何,拜见皇太孙殿下。”

说完,常何望向封德彝,对这位当朝宰相抱拳道:“见过封公。”

封德彝笑吟吟拱手还礼。

在场的四个人,就数王晊这个率更丞官阶品级最低,王晊待常何行礼完毕,拱手弯腰对他行了一礼。

常何对他微微颔首示意,旋即看着李承宗,问道:

“不知皇太孙殿下找臣有什么吩咐?”

封德彝和王晊也看向他。

李承宗向远处走了几步,然后对着常何招手道:“你来这边,我有话问你。”

常何不明所以,但还是走了过去。

李承宗凑到他的耳边,问道:

“常何,秦王赐给你的一枚金刀子,还有三十挺黄金,你花完了没有?”

常何浑身一震,脸色大变,身体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惊骇的望着李承宗。

封德彝和王晊此时也听见了李承宗的话,封德彝打量着常何的神色,心里有了判断,心中震撼到无以复加,皇太孙怎么什么事都知道啊!

王晊更是一脸愕然,感觉他们几个人,在李承宗面前,就像是光着一样,没有一点秘密。

而此刻,常何回过神,左手重重握成拳头,将指尖扎进肉里,用疼痛镇定住心中的紧张,盯着李承宗,故意装作若无其事道:

“臣不知皇太孙殿下在说什么。”

李承宗迎上他的目光,面露笑容嘴上却宛若吐出一把刀子般,狠狠扎在对方的胸口道:

“我再问你,秦王给你的三十枚金刀子,让你收买禁军,收买的怎么样了?”

不等常何回应,李承宗接着说道:

“常何,你是不是还要装作不知道?”

“是不是非要我去找几个被你收买的禁军问上一问,你才肯说?”

常何闻言脸色苍白,额头表面不停有汗顺着脸颊滴落而下。

封德彝见状,震撼的心里有了判断,皇太孙说的是真的,常何真被秦王收买了......

李承宗见常何低着头,一声不吭,也不着急,双手背在身后,抬头看着身高一米九左右的武将。

许久,常何抬起头,面如土色,声音沙哑道:

“皇太孙是如何知晓这件事?”

李承宗摆手道:“这你就不用知晓了。”

常何闭上嘴,然后又问道:“殿下想要臣做什么?”

李承宗笑了笑,说道:“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劲。”

“我要你,还有被你收买的禁军,都效力于我。”

常何此时冷静了许多,问道:“是太子的意思吗?”

李承宗摇头道:“不,是我的意思。”

常何皱眉道:“太子是殿下的父亲,殿下的意思,应该就是太子的意思。”

李承宗没有用言语回应他,而是从怀中取出金灿灿的圣旨,递给他道:

“这份我皇爷爷刚刚降的旨意,你看看。”


长安,皇城。

太医署,一间屋子里。

一名身穿浅绿色官袍的白发老者,坐在软榻边,神色凝重,为躺在软榻上的俊朗少年把脉。

少年身穿雪灰亚麻广袖圆领袍,躺在榻上,双眼紧闭,一动不动。

软榻旁边,站着一位神色紧张的貌美侍女。

许久,把脉完了以后,老者摇了摇头,起身说道:“唉,别的太医诊断的没有错,确实是癔症,药石难医啊。”

貌美侍女闻言泫然欲泣道:“他可是皇太孙殿下,巢太医,你再想想办法!”

被称作“巢太医”的白发老者安慰道:“不用担心,老夫会开药方。”

侍女又惊又喜道:“你不是说殿下药石难医,开药方有用吗?”

老者注视着她,说道:“药方是开给你的。”

二人的谈话声音,让软榻上少年的眼皮忽然抖动几下,悠悠转醒,想要睁开眼睛,却发现眼皮很是沉重,怎么也睁不开。

他最后的记忆,停留在身为市级图书馆管理员的他,帮一个老人从书架上取书时,不小心从梯子上掉了下来。

想起身旁人的谈话中,提到了“药方”两个字,少年思忖,想必是有好心人送他进了中医院。

用了许久功夫,少年终于睁开了眼睛,便看到病床旁边站着一位身穿浅绿色官袍,头发花白的七十多岁老头。

在老头旁边,站着一位肤白貌美的年轻侍女。

她身穿侍女装束,浓密漆黑的秀发梳成半翻髻,容貌秀丽之极,眉目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

少年不由愣了一下,现在中医院都这么还原的吗?

就在此时,他感觉有一团陌生记忆,没经过他的允许,便钻进他的脑子。

少年感到有些晕眩,只能闭上眼睛缓解不适。

下一秒,他睁开了眼睛,眼里满是惊骇,陌生记忆的告诉他,现在不是公元二零二四年,而是唐朝的武德九年六月初三。

他也不再是市级图书馆的管理员张浩,而是这具十二岁、身高一米六的身体的主人,现在他的名字叫“李承宗”。

祖父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

父亲是大唐皇太子李建成。

等等......这具身体的父亲是李建成?

曾经看过的史书内容,一瞬间浮上他的心头,令他神色更惊骇了几分。

史册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会带兵埋伏在玄武门之内。

等皇太子李建成和有夺嫡资格的齐王李元吉,进入玄武门以后,将二人杀害。

史称玄武门之变。

之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们,无论年纪大小,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后,都遭到诛杀。

他身为李建成的嫡长子,自然也在诛杀名单内。

那岂不是明天?刚穿越,我就得再死一次?

“我靠!”

李承宗忍不住爆出一声粗口。

情绪上的剧烈波动,使的眩晕感越来越强烈,李承宗不得不闭上眼睛,缓解这种不适感。

然而下一秒,李承宗又睁大了眼睛。

不对!

史书上不是说“李承宗”卒于武德三年以前吗?

这个大唐的“李承宗”怎么会活到武德九年啊?

太不正常了!

也不对...和多活几年相比,好像穿越的我,才是不正常的那个......李承宗心里想着。

此时,老太医和貌美侍女,正凝视着李承宗。

面对李承宗的异样,二人彼此对视了好一会,许久,老太医沉声说道:“现在知晓为何老夫要开药给你了吧?太孙殿下得的是癔症,发病起来,遭罪的不是他,是你!”

貌美侍女沉默许久,问道:“我该怎么服用?”

老太医道:“那就要看你是想轻松一时,还是一辈子。”

侍女道:“当然是一辈子。”

老太医当即在一张纸笺上写好药方,递给她说道:“十倍药量,一次服用。”

侍女接过纸笺,忍不住道:“十倍药量?我听说是药三分毒,这样吃,会不会死?”

老太医低头收拾药箱说道:“老夫只管帮你轻松一辈子,不管死活。”

侍女握着药方,心有不甘道:“就没有又能让我轻松一辈子,又能不死的药方?”

“如果有,太孙殿下的癔症不就治好了吗?”

老太医翻了翻白眼,挎起药箱头也不回的离开屋子。

年轻侍女送他到屋门处,看着对方远去背影,想到自己悲惨的未来,鼻子有些发酸,忍不住蹲在地上,低泣起来。

李承宗此刻也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用现代的叫法,就是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精神失常了。

李承宗一刻也没有为逝去的原主哀悼,起身走下软榻,检查起这具身体的状况。

没有残缺,也没有近视眼,什么都好,就是命不好......李承宗神色复杂,想不到穿越后的第一件大事,竟然是要想办法逆天改命。

他在前世,看过的那些史书,很清楚的知道,想要活命,唯一的办法,就是阻止发生在明天的玄武门之变。

李承宗不断回忆着史书中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随后他发现,整个大唐当中,能够阻止玄武门之变的人,只有一人,那便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渊!

只要能见到李渊,就好办了......李承宗想着,忽然前方响起女子紧张的声音:“太孙殿下,你怎么起来了?”

李承宗抬头望去,瞧见年轻侍女惊恐看着他,面带笑容说道:“放心,我没患癔症,别听那个老头瞎说,我出去走走。”

说完,他就要走出屋子,当务之急,是见到李渊,以他皇太孙的身份,想要见李渊,是轻而易举的事。

侍女却拦住他,说道:“殿下,你不能出去!陛下降了旨意,要你在太医署好好治病,病愈以前,不得离开太医署。”

被禁足了......李承宗将侍女的话提炼成了简明扼要的四个字,神色不由一怔。

这个时候被禁足,跟等死有什么分别?

这时,年轻侍女转身指向屋外不远处的圆形门,说道:“殿下想出来透透气,可以在院子走走,但是不能出了那里。”

李承宗嗯了一声,“知道了。”

他并没有把年轻侍女的话放在心上,出了这个门,就如同鱼入大海,鸟上青天,谁能管得到他?

当李承宗走到圆形门处时,忽然感觉眼前一晃。

两个膀大腰圆的皇宫侍卫,从圆形门外侧走了出来,同时拦住他的去路,其中一名皇宫侍卫严肃道:“陛下圣旨,皇太孙不得外出!请殿下回屋歇息!”

“......”

李承宗看着两名皇宫侍卫严肃模样,扯了扯嘴角,怪不得侍女不怕他跑了,原来还有人看着他,只得回到院子。

“怎么办......”

李承宗再次沉思起来,根据他的判断,能制止玄武门之变的,只有李渊,告诉他明天会发生玄武门之变,是唯一的转机,可是现在出不去!

除了李渊,能够阻止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帮我逆天改命的,恐怕只有它了......李承宗对着周围轻唤道:“系统爸爸,你在哪?”

“系统爷爷,别藏了,好不好?”

“系统祖宗,你就出来吧!”

声声轻唤,接连在院子里响起,周围什么都没有发生,反倒是把屋内的侍女唤了出来。

李承宗远远地跟神色紧张的侍女对视着。

周围寂静的可怕。


李建成又问道:“看的如何?”

李承宗叹了口气道:“现在京城之中,到处都是买不起粮的百姓,都是尹阿鼠做的孽!”

听到这话,李建成眼瞳一凝,这小子竟然能查到粮荒背后的主使。

李世民也不由多看了他几眼。

李元吉啧啧称奇道:“你出去一趟,就能查到是谁在搞鬼,挺行啊大侄子。”

李承宗坐了下来,望着他们,说道:

“我听说,尹阿鼠手里,至少有五十万石粮。”

李建成皱眉道:“你想动他?别做梦了。”

“当年他打断杜如晦一根手指,你二叔想动他,结果惹了一身骚,更别说你。”

李承宗沉吟道:“他只要不出来从中作梗,我就不动他。”

说完,他望着三人,说道:“我需要粮食。”

李元吉立即拿起一块糕点递给他道:“给你。”

李承宗翻了翻白眼,但还是伸手接了过来,放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说道:“我说的是粟米和稻谷。”

李元吉没有吭声,而是看向了李建成。

李建成呵笑道:“你是在求为父帮忙?逆子,你囚你老子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有今天?”

李承宗瞅了他一眼,没再理会,望向了李世民,说道:

“二叔,你能帮我弄到粮吗?”

李建成嗤笑道:“你觉得他会给?”

下一秒,他就看到李世民将写好字迹的纸张折叠起来,放入信函之中,面色平静的递给李承宗,说道:“叫人把这封信,送去洛阳,明天下午,你就能看到粮食。”

“......”

大殿之内,瞬间寂静无声。

李承宗眨了眨眼睛,心中有些意外,想不到李世民这么爽快,接过信函一看,只见信函上写着“秦王亲笔”四个大字。

而此时,李建成回过神来,不敢置信的看着李世民,“他要,你就给?”

李世民淡淡道:“如果不是他,我的一家人,就不是住在这里,我秦王府的人,也将不是死,就是流放。”

“何况,我没你这般铁石心肠。”

李建成闻言脸色一黑。

李承宗美滋滋的将信函收了起来,不愧是史书中的唐太宗啊,拎的就是清楚,情真意切道:“二叔真好。”

李世民淡淡一笑。

就在这时,李建成忽然走到李世民身边,俯身将他案几上的笔墨拿到手中。

李世民挑眉道:“你干什么?”

李建成瞪他道:“笔墨是我东宫的,我拿你管得着吗?”

说完,他转头看向李元吉,说道:“元吉,你也写信。”

李元吉愕然道:“我写啥啊?”

李建成道:“秦王写的什么,你就写什么!”

李元吉哦了一声,立即从旁边拿来新的笔墨,开始写了起来。

李世民皱眉道:“你怎么也让京城外的人,送粮进京?”

李建成低头一边写信,一边冷哼道:“我只是不想被某些人给小看了。”

说完,他奋笔疾书,写好信之后,放入信函中,递给李承宗道:“把这封信,送到武功,明天你也能看到粮。”

李元吉这时也写好了信,将信函递给李承宗,咧嘴道:“大侄子,这封信,你送去泾阳。”

李承宗从他们手中接过信函,笑容浓厚道:“父亲,二叔,四叔,有你们真好。”

李建成闻言心里舒服多了,又不忘提醒道:“逆子,为父多说一句,粮荒之事,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光有粮还不行。”

李世民开口道:“不错,此事之所以难以解决,是因为尹阿鼠。”

李建成看着他道:“你别插话。”

李世民淡淡道:“嘴在我脸上长着,你管得着吗?”

李建成闻言一恼,噌的一下站起身瞪着他。

李世民果断撸起袖子,手掌握住身前的案几,直勾勾盯视着他。


尹阿鼠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他是皇太孙又如何?敢阻我财路,谁来也没用!我女儿可是陛下宠爱的尹德妃!”

崔武还是有些犹豫,“我觉得咱们还是稳妥一些好,他调粮也调不来多少,咱们把他手里的粮尽数收了便是,没必要跟他明晃晃对着干。”

尹阿鼠盯视着崔武,说道:“崔侍郎,你可别忘了,如果不是老夫,你能坐上现在这个位置?”

崔武听出他言语中的威胁,心头一震,连忙道:“国丈大恩,我没齿难忘!”

尹阿鼠摆手道:“那就是了,按照老夫说的去做!”

“喏!”崔武站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转身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尹阿鼠朝他刚才坐过的坐垫啐了一下,“这么大一个人,还怕一个孩子,没出息的东西!”

骂完之后,他对着门口的舞女挥了挥手,丝毫没将刚刚发生的事放在心上,淡淡道:

“接着奏乐,接着舞。”

————

而此时,李承宗坐在马车上,心里想着,尹阿鼠这会应该已经从崔武口中知道我了吧......

所谓阻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尹阿鼠这么贪婪的人,知晓他从外面调粮,试图压下粮价,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李承宗猜测,尹阿鼠从崔武口中得知消息后,一定会出手,就是不知道他怎么出手,应该不至于一上来就掀桌吧,那就显得太愚蠢了。

想到这里,李承宗撩开车帘,望向骑马跟随在马车旁边的张亮,问道:

“张将军,你此次带来了多少粮?”

张亮立即回应道:“一共五千石。”

“因为时间紧促,所以臣此次只带来这些。”

李承宗微微颔首,又问道:“洛阳能拿出多少粮?”

张亮道:“十五万石。”

李承宗讶然,“竟然有这么多。”

坐在车夫位置的徐玥和赶车的王晊也露出吃惊之色,十五万石粮,足以解决长安城眼下的粮荒之急了。

张亮不假思索道:“都是秦王让我们屯的。”

李承宗一怔,目露古怪之色,“你倒是实诚。”

张亮沉声道:“秦王在信上特地叮嘱,让臣实话说与殿下听。”

不愧是唐太宗,胸襟就是宽广......李承宗暗暗感慨,有了李世民帮忙,他更加有把握解决京城粮荒之急,沉吟两秒说道:“明天开始,你每天都送一万石过来,能不能做到?”

张亮点头道:“没问题。”

道路的尽头,便是通往皇城和皇宫的入口,李承宗看着城门上方写有的“朱雀门”三个大字,说道:

“张将军送到这即可,叫人把粮食卸下来,堆到城墙边上,之后你可以带他们回去准备明天的粮了。”

张亮立即照做。

很快,数百辆牛车上面的粮食,被一袋接着一袋的抬下来,堆在了城墙边上。

张亮做好一切之后,来到李承宗身边,犹豫了几秒,说道:“殿下,臣能不能见一见秦王?”

李承宗沉吟两秒,摇了摇头,解释道:“暂时不行。”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知道你是我二叔的人,这个时候,让你去见,一旦有人捅到我皇爷爷那里,我不好回话,对秦王也不利。”

“等日后了,我会让你见到他的。”

张亮默然点了点头,“臣明白了,臣这就回去。”

说完,张亮翻身上马,调转马头,对着李承宗抱了一下拳,带着洛阳府兵离开。

李承宗目送他远去,感慨了一声,这个时候秦王府的人,居然没有一个说要和李世民划清界限,一个赛一个的忠心,怪不得李建成和李元吉斗不过他。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