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她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您说得对,我的文字在文学技巧和深度挖掘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我一直觉得,文学的意义不光是展现高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能和大众产生共鸣。
我经历的、感悟的,都是平凡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我就想用这些文字,给那些处在困境里、心里有梦想的人一点安慰和力量。
每一次挣扎、每一回坚持,对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特别有意义的。”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透着一股坚定劲儿,仿佛能穿透一切质疑。
会场里渐渐响起了掌声,质疑声也慢慢没了,大家都被她的真诚与坚定所打动。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林晓雨的生活也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以前习惯了简单朴素日子的她,现在各种商业活动、社交应酬都找上门来。
有品牌找她代言产品,给出丰厚的报酬,那数字足以让很多人动心;电视台也邀请她去参加热门综艺,说能让她的知名度更上一层楼,名利双收。
面对这些诱惑,林晓雨心里很纠结。
她知道参加这些活动能让自己更出名,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可又担心会偏离自己纯粹的写作道路,把创作初心给丢了,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
有一个深夜,万籁俱寂,城市的喧嚣都已沉睡。
林晓雨独自一人坐在窗前,想起自己在大城市那间昏暗出租屋里的日子,那时候写作是她唯一的寄托,是梦想支撑着她熬过了那些艰难时光。
她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在黑暗中孤独奋斗的自己,一下子清醒过来,意识到不能被外面的繁华迷了眼。
于是,她毅然拒绝了大部分商业邀约,只挑了极少数和文学推广、公益事业有关的活动参加,她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守护那片纯净的写作天地。
林晓雨决定把目光投向弱势群体。
她去了贫困山区的学校,那里的教室破旧,桌椅简陋,但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她给孩子们举办写作夏令营,耐心地教他们如何观察生活、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那里,她看到孩子们眼里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向往,那眼神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有个小女孩怯生生地对林晓雨说:“老师,我从来没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