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遍全场,“今天,飞跃广告将为大家呈现我们为星辰科技量身打造的年度品牌战略。”
他开始侃侃而谈,从市场分析到消费者洞察,再到创意策略,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
PPT在大屏幕上流畅地播放着,正是昨晚我“备份”的那个版本——数据准确,逻辑清晰。
星辰科技的几位高管频频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
张强和团队成员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陈总显然对现场效果非常满意,越讲越投入,甚至开始即兴发挥,将PPT里的几个核心观点引申为自己的“独到见解”。
我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看着他表演,手指在手机上轻轻敲击。
时机差不多了。
在陈总讲到最关键的创意核心部分,准备播放那支作为亮点的概念视频时,我按下了发送键。
一封邮件,同时发送给了在场的所有星辰科技高管、几家主要媒体的记者(我通过前世记忆和这几个月的准备,提前搞到了名单),以及……飞跃广告的CEO和几位董事。
邮件标题是:“紧急关于飞跃广告提交星辰科技比稿方案的欺诈行为说明与核心证据”。
邮件内容很简单,只有几段文字和几个附件:第一段,简述了我是“新生活”项目(之前获奖提名那个)和本次星辰科技比稿方案的实际主创,但被上司陈志远(陈总)长期压榨、剥夺署名权,并试图在本次比稿的关键数据上动手脚,栽赃陷害,幸而本人留有原始备份。
第二个附件,是陈总和张强在办公室密谋如何修改数据、嫁祸给我的录音片段(李明趁乱放进办公室的微型录音笔录下的)。
声音清晰,内容露骨:“……到时候就说是李晓冉数据整理失误,让她滚蛋……”第三个附件,是李明从陈总U盘里拷贝出来的、带有明显错误数据的PPT最终版截图,与现场演示版本对比,篡改痕迹一目了然。
第四个附件,是技术部小张提供的服务器后台日志截图,显示陈总在比稿前夜多次异常修改项目文件的记录,IP地址直指他的办公室。
第五个附件,是那份匿名邮件发来的公司内部薪资表,清晰地显示了飞跃广告内部严重的同工不同酬现象,以及陈总利用职权为亲信谋取不当高薪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