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情况。”
于是,会议的氛围逐渐缓和,双方开始尝试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共同探讨如何优化创意。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讨论,他们终于初步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广告中融入部分 VR 元素的展示,但不依赖 VR 设备来传播,而是通过 3D 动画和互动式网页等形式,让更多消费者能够轻松体验到类似的沉浸感。
然而,方案的初步确定只是一个开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在广告脚本的撰写上,林晓注重故事性和情感共鸣,希望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故事,引发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认同。
而苏然则更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创新性,希望在脚本中加入更多奇幻、夸张的元素。
“这个故事太平淡了,消费者每天接触到那么多信息,没有足够吸引人的元素,根本无法抓住他们的眼球。”
苏然看着林晓撰写的脚本初稿,忍不住提出批评。
林晓有些委屈,她解释道:“这个故事看似平淡,但却能触动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品牌的传播不仅仅是靠视觉冲击,情感的连接同样重要。”
两人又一次陷入了争论。
这一次,林晓没有像之前那样强硬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她意识到,合作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妥协。
她深吸一口气,说道:“苏然,我们可以把你的一些创意元素融入进来,但故事的主线还是要保留,这样既能保证情感的传递,又能增加视觉的吸引力。”
苏然看着林晓,心中对她的转变有些意外,同时也感到一丝欣慰。
他点了点头,说道:“好,那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修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和苏然几乎每天都泡在一起,共同修改脚本、挑选演员、监督拍摄。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林晓发现,苏然虽然有时候有些自负,但其实是一个对工作极度认真负责的人,他对创意的执着追求让林晓也不禁为之钦佩。
而苏然也看到了林晓身上的坚韧和细腻,她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细节的把控能力,为项目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天,在拍摄现场,因为场地布置的问题,双方团队又产生了分歧。
苏然希望营造出一种未来科技感十足的场景,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