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借点,毕竟将大自然培育好的植物移植成活是最快的了。
曾经为了固沙种植,夏映荷他们研究过各种植物,也向植物学家、生物学家和中医学习过相关知识,上山找这些东西是手到擒来。
除了解决菜和粮食问题,还能解决村里医疗问题。
现在医疗条件还十分落后,不过老中医和天然的好药材也是能解决燃眉之急。
中医在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自然要好好传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大放异彩。
“大家记得不能破坏山上的环境,不要一次性取太多,小的植物留下以后慢慢用,让大山有时间修养。”
夏映荷画了些植物的图,分了几个小组进行简单的培训,请了村里的老中医和经常上山的村民领队,嘱咐好保护环境,适量取用,一行人上了山。
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定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这里的山水,日后必定成为金山银山。
此行收获颇丰,有些野菜,果子,菌菇,草药,甚至有些就连当地人也不曾识得价值的植物。
夏映荷教大家种了菜,利用有限的土地套种了粮食,沙土地上种了药材,移植嫁接了些果树。
这些在当地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但要是发展好特色的农产品卖出去就能变成黄金。
至于一些需要的种子,还是借。
夏映荷与村委商量,拿着写好的方案一同去乡里向领导说明来意。
乡里也有些困难,但夏映荷的想法无疑是为村发展提供了思路,若是落实得好,也能解决困扰多年的难题。
乡领导带着夏映荷和村长,乘着乡里唯一一辆油车到了县里,在等了一上午之后,等到领导回了单位。
领导得知夏映荷就是留在村里的大学生,对她赞不绝口。
夏映荷给领导带了见面礼:一袋野菜,一袋菌菇,一袋药材。
见她伸出的双手粗糙布满伤痕,修剪整齐的指甲缝里还残留着劳作时的泥土,领导顿时红了眼眶。
他也是大山的孩子,父母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在吃饭困难的那些日子,一份野菜,一盘山珍是比肉还珍贵的美味。
生病时母亲熬的药汤,就是最好的补品。
是父母养育了他,是那片土地养育了他。
没有人比他更能理解发展乡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