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根据书皮的封面判断。
早上是历史,中午就是地理,傍晚便是英语,如此轮换。
女孩在那棵小叶榕下,背诵了三个月,男孩也看了三个月。
繁忙的课业间隙,看看那抹树下的影子,也成了他放松的一种方式。
后来高考,然后就是各奔东西。
男孩已经许久未曾想起那抹倩影,却是因今天的高马尾打开了记忆的阀门。
男孩回过神,那抹红色的影子已经消失在操场边。
高校的食堂,比高中特色多了。
可以根据口味选择,照顾南北方用餐习惯,信仰不同的差异。
男孩是南方人,却是特别喜欢面条。
二楼有一家兰州拉面,做的面条极为劲道。
男孩每次都点一大碗,浇上一勺子辣椒油,或者是就着清汤喝汤,都别有一番滋味。
<这周他去吃了三次拉面,也碰到了女孩三次。
女孩似乎是北方人,对饺子极为喜爱。
就着大蒜,能吃一大盘。
看着她一口大蒜,一口饺子,会突然愣了神。
男孩低头嗦了口面,想着寝室东北的室友,给他讲述他们的饺子。
从年三十开始包饺子,包了直接放在室外冷冻。
然后从年初一直吃到十五,吃到看到饺子都想吐,然后第二年继续吃。
他说他小时候极为不理解,为什么每天都吃饺子。
甚至因为这个事情,还跟家里闹过。
可是越大越喜欢,尤其是出门在外的这两年,每到节日都极为想念家里饺子的味道。
他吃过学校周边每个饺子馆的味道,却始终没有家里的味道。
男孩喝了口面汤,想到了乡愁。
小时候的乡愁跟长大后的乡愁是不一样的,小时候哪里知道愁滋味,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可真正的年纪大了,离开了父母,才懂得在外游子对家的那份思念。
其实我们从出生开始一直在离别。
第一次分离,是分娩成为独立的个体;学会走路,是离开父母的怀抱;从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环境。
一次次的成长,都是以离别为代价的。
可这些离别怎又不是为了下次重复的准备呢。
男孩喝完最后一口面汤,放下筷子。
抬头正瞧见穿着紫色妮子大衣的女孩,从位置上离开。
亦如那一次次的离别一样,悄无声息的离开。
分毫未曾影响这热闹的地方,只在男孩的心里形成涟漪。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