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少年们交叠的掌纹间微微发烫。
第一卷第六章:候鸟信笺• 8:05 AM|教室后排|粉笔灰落在课桌裂缝江未晞在月考卷的背面画五线谱,林疏桐的橡皮滚过了三八线。
他校服的袖口蹭着蓝墨水,在草稿纸上画了一架微型钢琴——琴键是排列整齐的选择题答案。
“第七题选C。”
他压低嗓音,喉结随着窗外的蝉鸣颤动。
江未晞故意把B选项涂满了,瞥见他腕间的红绳滑进了袖管,在肘弯处勒出了淡红的痕迹。
交卷铃响起时,林疏桐的铅笔突然折断了。
铅芯在答题卡上划出了长长的降调符号,像那年母亲在琴谱上留下的泪痕。
• 3:40 PM|海边栈桥|浪花在礁石上谱曲江未晞的帆布鞋浸满了咸沙,林疏桐的裤脚卷到了膝弯。
他捡起一块海玻璃对着夕阳,裂纹恰好分割出《春江花月夜》的前四小节。
“潮汐是地球的心跳。”
他突然把玻璃片贴在她的右耳上,“能听见吗?
每分钟六十次的永恒节拍。”
江未晞的左耳听见了浪涛声,右耳只有他指尖摩挲砂砾的细响。
贝壳碎片在掌心拼出了半颗爱心时,暮色已经染红了他后颈未愈的晒伤。
• 6:55 PM|夜市灯下|飞蛾撞着琥珀色光晕江未晞戳破了章鱼烧的脆皮,木鱼花粘在了林疏桐的镜片上。
他忽然指着糖画摊说:“能定制音符吗?”
老师傅的铜勺流转着,麦芽糖拉出了《海滨之歌》的开头。
林疏桐咬断糖丝时,江未晞的右耳突然恢复了瞬间的听觉——他齿间碎裂的甜响,像极了母亲琴谱里夹着的糖纸声。
手机在此时震动起来。
沈西洲发来一张模糊的老照片:1999年的海边,穿着校服的父母隔着半米的距离,指尖各捏着半颗柠檬糖。
• 10:30 PM|卧室窗台|昙花在月光里舒展江未晞将糖画封进了保鲜膜,糖丝在玻璃上折射出了虹彩。
母亲的日记本从书架上滑落,泛黄的纸页间飘出了船票的存根——1999年4月17日,青梧港至鼓浪屿。
她突然读懂了那些被圈画的歌词:“候鸟带走未唱完的副歌,我们在余韵里等待季风转向”。
窗外的夜来香悄然绽放,二十年前的遗憾在此时长出了新芽。
手机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