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篡位铺路。
苏瑶马不停蹄地将收集到的证据呈递给皇帝。
皇帝看到证据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严查二皇子及其党羽。
一场惊心动魄的朝堂清理行动就此展开,二皇子及其党羽被一网打尽,萧逸的冤屈也终于得以昭雪。
经此一役,皇帝对萧逸更加信任,对苏瑶的聪慧和勇气也赞赏有加。
在一次早朝时,皇帝当众宣布,萧逸忠心耿耿、战功赫赫,册立他为太子,日后继承皇位。
而苏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为了萧逸的贤内助,被封为太子妃。
时光荏苒,萧逸顺利登基,苏瑶成为皇后。
在登基大典上,萧逸紧紧握着苏瑶的手,望着台下欢呼的百姓,心中满是感慨:“瑶儿,没有你,就没有今日的我,也没有这太平盛世。”
苏瑶眼中含泪,微笑着说:“陛下,这是我们共同的努力,未来的路,我们也一起走。”
此后,在萧逸和苏瑶的治理下,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在民间口口相传。
而镇国公府,在苏瑶的庇护下,也再次成为京城中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
第十一章 家国同辉萧逸与苏瑶登上权力巅峰,开启治国理政的新征程。
新皇初立,百废待兴,朝堂内外诸多事务亟待处理。
苏瑶身为皇后,虽居于后宫,却心系天下,凭借过往在朝堂纷争中积攒的见识,为萧逸出谋划策。
每日清晨,萧逸早早前往朝堂,与大臣们商议国事。
苏瑶则在后宫召集女官,了解民间民生疾苦,将收集到的信息梳理成册,待萧逸退朝后,二人一同探讨应对之策。
有一回,地方官员上报,某偏远地区因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
苏瑶得知后,心急如焚,建议萧逸开仓放粮,派遣经验丰富的官员前去赈灾,同时组织人力兴修水利,从根源上解决缺水问题。
萧逸采纳了她的建议,迅速安排妥当,成功缓解了当地的灾情,百姓们对新皇和皇后感恩戴德。
为了整顿吏治,苏瑶协助萧逸制定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对于贪污腐败、碌碌无为的官员,绝不姑息。
她还鼓励大臣们举荐贤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
一时间,朝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