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琅琊酥糖非遗工坊的订单越来越多。
刺绣与手球文化相结合的创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滁州的一张新名片。
苏晴的直播账号也因此收获了大量粉丝,她开始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宣传更多的非遗文化和地方特色。
在一次直播中,苏晴对着镜头说:“家人们,我们的刺绣文化和手球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它们是我们滁州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希望大家能一起关注非遗,传承文化,让这些美好的东西在我们手中继续发扬光大。”
弹幕上纷纷飘过点赞和支持的留言,看着这些留言,苏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身边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用自己的方式,为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贡献着力量。
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前行,创造更多的可能 。
8 非遗工坊签约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琅琊酥糖非遗工坊的每一寸土地上,古老的建筑在日光下散发着古朴而温暖的气息。
工坊内,布置得庄重而热烈,一场意义非凡的“非遗传承计划”签约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一次庄重守护,更是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全新开端。
苏晴的父亲坐在林夏精心设计的智能轮椅上,神情专注而自豪。
他的双手虽然因那次意外而行动不便,但此刻,在智能轮椅搭载的机械臂辅助下,却能精准地操控丝线,绣出“滁州手球”四个苍劲有力的字样。
机械臂的每一次灵动挥舞,都像是在诉说着科技与传统融合的奇妙故事,而轮椅扶手上那醒目的“传承”二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那是苏晴母亲用琅琊酥糖包装刺绣的字体,饱含着对非遗文化的深情与敬意。
苏晴站在父亲身旁,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曾经,父亲从工地脚手架上坠落的那一幕,如噩梦般笼罩着她的生活,让她陷入无尽的痛苦与迷茫。
但在林夏、陈阳以及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父亲不仅逐渐康复,还能重新投身于他热爱的刺绣事业,并且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这份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再次绽放光彩。
“爸,您看,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