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扣券薅到极致周四:0元试用申请+退货机制教学……这不是占便宜,这是系统内反击。
你用游戏规则玩我,那我就用你的规则薅你。
而且不仅我在薅。
群里的几个大神直接开发了自动监控福利脚本,每天定时推送“羊毛情报”。
网友自发组成“极限特种兵小组”,任务就是:“买得最少,用得最多,让平台流血又叫不出声。”
一条留言把我笑出声:——“我刚领了9块的券买了1块5的面包,平台倒贴我7块5。”
——“他们曾用算法喂我,现在我用计算反喂他们。”
我说:“这不是便宜货狂欢,而是一次认知胜利。”
这波“反消费行动”被媒体注意到了。
但媒体一开始并不看好,他们用的标题是:《一场伪清高的穷人游戏》但很快,他们发现情况不对了:某平台用户活跃度暴跌30%补贴额度翻倍但转化率为历史最低“秒杀专区”浏览量持续攀升却无人下单原因很简单:我们看广告不是为了买,而是为了薅。
平台再忍不住了。
他们开始调整规则、限流直播、删除我们整理的“羊毛文档”。
我收到几次“内容警告”:“您的账号传播疑似误导性行为,请谨慎发言。”
我在直播间大声念出来,顺便露出那份文档:“大家快来截图,估计等下又要被删了。”
弹幕里刷起“快照行动!”
“全员备份!”
我最后看着镜头说:“我们从不偷,我们只是在拿回自己被剥削的东西你违反了社区规范,账号将被限制访问七天。”
这条提示跳出来的时候,我正准备开启今天的直播。
我愣了两秒,然后笑了。
他们终于开始动手了。
但说实话,我等这个反扑,等了好几天了。
他们忍不住的。
不是因为我影响大,而是我带着一群人,正在学会怎么让他们赚不到钱。
我的账号被封的消息,不到一小时,就在各大“极限互助群”传开了。
有人第一时间截图、转发,甚至把我过往的视频整理成了**“离线备份合集”**发到了网盘。
有人干脆在评论区开麦:——“一个教我们怎么省钱的人被封了,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平台说是违规,我看违规的是你们的良心。”
——“他是我们最后的导航,不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