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罗乐萱唐千琴的其他类型小说《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罗乐萱唐千琴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样,你通知城中所有军官,孤要设宴款待他们。”“那末将就替城中将士多谢殿下了,但不知道是今晚还是什么时候?”今晚?今晚哪来得及?李世民的圣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李承乾抬头扫视一圈,神色看着好似十分心疼周围士兵,语气认真。“父皇说过,大唐之所以能有今天繁盛,全赖边关众将士以命相搏。”“每念及此言,孤便日夜难安。劳烦李将军这就通知吧,半个时辰后孤会在营中设宴。”李武虽然疑惑为何如此着急,但也没多想。“好,末将这就去办。”半个时辰后,军营中已经准备好了宴席,但时间太过匆忙,其实也没啥东西,就是一些水煮羊肉和酒水。李承乾端坐在上,看着一众军官,问李武道:“李将军,所有军官都到齐了吗?唉,如果忘了谁,孤可是心中难安啊。”“殿下放心,所有军...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罗乐萱唐千琴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这样,你通知城中所有军官,孤要设宴款待他们。”
“那末将就替城中将士多谢殿下了,但不知道是今晚还是什么时候?”
今晚?今晚哪来得及?李世民的圣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
李承乾抬头扫视一圈,神色看着好似十分心疼周围士兵,语气认真。
“父皇说过,大唐之所以能有今天繁盛,全赖边关众将士以命相搏。”
“每念及此言,孤便日夜难安。劳烦李将军这就通知吧,半个时辰后孤会在营中设宴。”
李武虽然疑惑为何如此着急,但也没多想。
“好,末将这就去办。”
半个时辰后,军营中已经准备好了宴席,但时间太过匆忙,其实也没啥东西,就是一些水煮羊肉和酒水。
李承乾端坐在上,看着一众军官,问李武道:“李将军,所有军官都到齐了吗?唉,如果忘了谁,孤可是心中难安啊。”
“殿下放心,所有军官都到了。不过殿下,咱们这宴席怕是要快点,毕竟最近边境上可不太平。”
李承乾点了点头:“孤明白。”说完起身,看向一众军官,神色严肃道:“孤明白众将士辛苦,等将来战事结束,孤会再好好款待各位的。”
“多谢殿下。”众人抱拳道。
“嗯,此时毕竟军情紧张,孤也不过多耽误各位时间。”说完,他端起桌上酒杯:“孤今天便满饮三大杯,以祝我们可以早日杀退来犯之敌!”
“咕嘟、咕嘟、咕嘟。”说完,李承乾快速喝完三大杯酒。
一众军官见状,也都端起酒杯:“祝早日杀退来犯之敌。”
“干!”
说完全部连干三杯。
大唐主流酒水有黄酒和米酒两种,其中黄酒度数高一些,但也略微贵,边塞将士一般只有重大庆祝时才有的喝。
但这次为了给李承乾面子,李武拿来的全是黄酒。
这个时代黄酒差不多有十五六度,三大杯差不多得有一斤多,这一口干完,还没吃什么东西,难免头晕目眩。
其中有酒量不太好的脸色都有些泛红。
李承乾见状,知道自己目的达到了。他就是要灌这些军官酒,然后快速将这些人全部拿下。
他假装失手,将桌上酒杯打落。在周围借等候借口的侯君集等人听到声音,迅速冲进帐内。
军官们酒意正浓,而且他们完全没想到太子会突然拿下他们,根本没防备,直接全部被摁住了。
李武此时哪里能不明白,什么陛下旨意、犒军纯属放屁,李承乾这是要造反啊。
当即就要大吼:“来……”话没说出口,嘴就被塞进一块破布。
李承乾见状很是满意,不过他也明白,这可不是他聪明,大唐军人笨。
而是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是皇太子,所以李武才对自己没有任何防备。
不到片刻,一众军官就全被困得跟粽子似的,嘴也都被堵住。
侯君集也没想到会如此顺利,激动道:“殿下,现在该怎么办?是不是?”说着做了个挥刀的动作。
其实杀了这些人是最好的,不过李承乾有点狠不下这个心。
毕竟这些人都是忠勇之人,也没做错什么。
而且就算他和李世民不和,但自己还是大唐太子,没到绝路之时,他是不会杀害大唐官兵的。
“君集,你在军中威望高,这些士兵有的可能都认识你,这样你去取了印信,然后将张掖城士兵全部打散,让咱们带来的人担任队正统领、营使统领、军使统领,记住事情办得要好,还要快。”
李承乾独坐帐中,帐内烛火摇曳,映得他的面容忽明忽暗。
微微皱眉,目光透过半掩的帐帘,望向外面。
虽然大军处于休整之中,但他帐篷外却人头涌动,士兵里三层外三层如铁桶般将他的营帐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都是程咬金派来的人,其实也是好心,为了防止他再遭刺杀。
可李承乾面对这种“好心”却忧心不已。
因为如此严密的看护,他现在根本不敢找杜立和北向辉询问人马拉拢的进展。
此时外面帐外士兵的脚步声、铠甲摩擦声,甚至低声交谈的声音,都像一根根细密的针,刺得他心神不宁。
暗暗叹了口气,留给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如果到了日子拉拢不到足够人马,他就算逃出军营,远走大漠,也难以为继,早晚还是个死。
这时,帐外一道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殿下,程将军派一名士兵来见您。”
想来是先前救他的那个士兵了,这程咬金办事效率还挺快。
“让他进来吧。”
言罢,刚才那名士兵推开帐帘进入帐中。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刚才因为慌乱加上夜色,他并未仔细观看这名士兵。
此时借着烛火不由仔细打量起来。这人看着也就二十四五岁左右。
一张标准国字脸,配上硬朗五官,第一眼就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但其双目炯炯有神,不时闪过一丝锐利之色,加上挺拔如松的身姿,整个人散发一种既稳重又锐利的矛盾气场。
李承乾不由暗暗点头,就冲着长相和气度,假以时日必不是池中之物。
当即起身,走至其近前,双手将他扶起。
“救命之恩,孤没齿难忘。”
士兵见状有些受宠若惊,当即就要再跪,但却被李承乾死死架住。
“殿下不必如此,举手之劳而已。”
“唉,此言差矣。对了,不知好汉姓甚名谁?”
说着,李承乾已经将他拉至自己座位旁,示意他坐下说话。那士兵磨蹭了一下。
但见李承乾一脸认真,也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回殿下的话,草民姓薛,名礼,字仁贵。”
“哎呀卧槽!”李承乾脚下一个不稳,差点没摔倒,幸好一手及时扶着案几。但这临时搭建的简易案几太过不稳,直接被他扶倒了,上面灯台等物散落一地。
薛仁贵不明所以,脸上闪出一丝窘迫之色:“是草民的贱名吓到殿下了吗?”
此时李承乾之震惊,如翻江倒海。
这人竟是三箭定辽东、智谋降高丽、脱帽退突厥的薛礼,薛仁贵?
自己这可真是遇到宝了!据他所知,薛仁贵父母早亡,无牵无挂。
今天他说什么也得将他拉入自己阵营。说实话,除了老婆不能给,他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
稳了稳心神,李承乾让自己神色尽量平静,然后说道:“孤今年二十三岁,我看薛兄应该比我大一些吧?”
薛仁贵脸上还挂着一丝窘迫之色,他实在想不到除了因为自己名字低贱外,是什么能让太子殿下突然如此惊慌。
“殿下慧眼,草民今年二十八岁。”
李承乾听到回答心中了然。历史上薛仁贵就是二十多岁从军,但一直籍籍无名,后来随张士贵讨伐辽东才渐渐崭露头角。
此时他身处攻打薛延陀的大军之中倒也合理,因为李世绩再过两年,就会作为先锋随李世民去往辽东攻打高句丽。
李承乾先是弯腰将地下灯台捡了起来,然后走到帐篷中间,将灯台放好点燃。
薛仁贵是一个脑袋两个大,完全看不明白李承乾这是在干嘛。哪有人把灯台放地上的?
将灯台弄好后,李承乾回身拉着薛仁贵,神色郑重。
“我虽为太子,但如今无权无势,也没什么能给予薛兄的。如您不嫌弃,承乾愿跟您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
李承乾现在为了拉拢到薛仁贵,都有点失了智了。哪有人刚见面就跟人结拜为兄弟的?况且他二人身份相差悬殊,也不符合礼法。
薛仁贵此时大脑都有点宕机了,他甚至怀疑李承乾是不是脑子不太正常?
见他不说话,李承乾直接就急了。
“怎么?薛兄是嫌弃我这个日薄西山的太子吗?罢了,都怪我命不好。”说完长叹了一口气,脸上全是失望之色。
“不……不……殿下,仁贵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仁贵一介草民,投身军旅还寸功未立,怎配跟殿下结为兄弟?”
此时李承乾大脑也逐渐冷静了下来,不由暗骂自己有点失了智了。
“承乾虽兄弟姐妹不少,但皇室之中亲情淡薄,因此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有个肝胆相照的异姓兄弟就好了。如今薛兄既然对我有救命之恩,而且我见薛兄有种说不上的亲切感。但如薛兄实在不愿,孤也不强求,只当是命数使然。”
这番话算是合情合理,因此薛仁贵虽疑惑话的真假,但心中已经把李承乾重新归为正常人一类了。
“殿下厚恩,仁贵无以为报。但仁贵毕竟一介草民,结为兄弟之事,殿下还是休要再提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都恨不能扇自己一个嘴巴子。刚才怎么就失了方寸?
失去这次机会,自己怕是要失去这位举世无双的良将了。
这时薛仁贵顿了顿,然后降低声音道:“且仁贵师弟北向辉已经跟仁贵说了殿下志向,仁贵也决心跟随。”
听到这话,李承乾刚稳下的心神又开始波涛汹涌。这一刻,“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在他心里具象化了。
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举,竟捡到两个宝。
毕竟薛仁贵都这么猛了,他师弟料想也差不到哪去。
不过他想不明白,北向辉身为薛仁贵师弟,为何在史书中名声不显?这个问题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索性也就不想了。
当即笑了笑:“原来如此。那仁贵可有所不知了,我和你师弟已是以兄弟相称,如今加上你正好。刚才也是我孟浪了,等找个合适机会,咱们三炷香设案,敬告皇天后土,再正式结为异姓兄弟。”
薛仁贵万没想到师弟已经和太子结为兄弟了,露出惊讶之色。
不过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要是再拒绝就太不会做人了。
而且面当朝太子第一次见面就如此礼遇,说心里一点感动没有是不可能的。不由情绪也有些激动。
“仁贵将来必生死相随,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哈哈,好,痛快!可是这没有酒,不然承乾定然要与薛大哥痛饮三杯。”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目光流露出追忆之色。
“薛大哥,这是我母亲留给我的遗物,今天便作为信物交给大哥,希望我们兄弟之情能与天地同存。”
这下可真给薛仁贵感动到了。不说这是皇后给太子的,单说母亲留给儿子的遗物也是无比珍贵。
“不……不……不,这东西仁贵万不能要。”
李承乾是吃了秤砣铁了心,非要得到薛仁贵真心,根本不管那套。
直接将手中玉佩塞进薛仁贵手中。因为这东西太过珍贵,薛仁贵怕落在地上摔碎,也不敢太过退让。
“这……殿……”
“还叫殿下?莫非薛大哥还是不想认承乾?”
薛仁贵没办法,只好咬牙说道:“二……二……罢了,为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仁贵以后自当跟随殿下,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听到这话,李承乾不由大喜过望,他知道这事成了。
“好,大哥,承乾也绝不会负大哥一片忠心,他日必以国士待之。”
这时,帐外传来程咬金的声音:“殿下?还没睡呢?”
房玄龄接话道:“如今陛下昏迷,这发兵旨意该如何下?”
这越过皇帝下旨发兵的头可没人敢领。
因为领这个头,那就证明皇帝不在,你也有威望和能力领着群臣下旨调兵,这几乎就等于说是,这人已经有造反能力了。
而且如今储君之位摇摆不定,有着能力,要是支持一位皇子,不就能发动二次玄武门之变了。
着急去死的李承乾,看着不说话的众大臣是烦的不行,一把将周围人推开一点。
“你们这帮人是真耽误时间,不就下旨调兵吗?孤来。”
他这话一出众大臣都眼前一亮。
从律法上来说,李承乾虽犯大错,刚才又给李世民气晕了。
但李世民还没明确下旨罢黜他储君之位,同时太子还有监国理政的权利,下旨出兵合理合法,而且将来李世民猜忌,也是猜忌李承乾,和他们没任何关系。
一众文武大臣互相对视,都默认让李承乾下旨出兵。
就连李泰党羽也是,毕竟目前情况,李承乾太子之位是板上钉钉的没了。
众文武大臣全部躬身行礼。
“请太子殿下决断。”
“咦?”面对众臣的躬身,李承乾心思一动,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要不是被逼到没办法,他也不能想死。
他或许能趁现在这个机会,博取一线生机。
可能是怕李承乾胡闹,房玄龄抢先说道:“启禀太子殿下,中书省已经提早拟好出兵方略,军情如火,还请太子立刻批答。”
李承乾见状,心中一阵冷笑,当我傻啊,这批完了不失去利用价值了。
房玄龄见他不说话,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之色,竟欺身上前:“还请太子殿下立刻批答,不然贻误军机,您可要罪上加罪了。”
卧槽?这老瘪犊子,你们自己在那儿磨磨唧唧的行,我没立刻批答就是贻误军机,这真是双标到不要脸了。
自己以前苟着是怕李世民,现在他晕过去了,你们还想欺负我?
当即双目微冷,语气阴沉:“房玄龄,本宫问问你,你这罪上加罪是什么意思?难道说你手上有陛下降罪于我的旨意?”
房玄龄没想到一直是软弱可欺的李承乾,竟然敢反问他,不过他这人心思深沉,瞬间就稳住心神。
“殿下刚才之行,在场诸位皆有目共睹,你那般目无君父,不是罪是什么?”
说实话,要论治国谋略,他肯定不如房玄龄,但论抓人说话漏洞,死咬不放,房玄龄在自己面前,顶多算个小学生。
当即一脸震怒的大喝道:“大胆房玄龄!你如没有陛下明旨,那你所说之话,就是污蔑当朝储君。”说着转头看向长孙无忌:“司徒大人,你说!房大人这是怎么罪。”
李承乾这问的人,可是大有讲究,这长孙无忌虽然不是主管刑律的官员,但却是主持修订唐代律法“唐律疏议”的主要负责人,对法律有着最高解释权。
再着长孙无忌虽然不支持他,但也不支持李泰,因此和房玄龄经常暗中斗气。
这话也给长孙无忌问愣了,没有立刻回答,因为李承乾给房玄龄安的这个罪名,属于矫诏,按律当斩。
但现在这情况能给房玄龄斩了吗?答案明显是不能的。
此时长孙无忌支支吾吾为难的同时,心里大为惊骇,他这外甥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厉害了?跟以前完全是两个人啊。
见他说不出来了,李承乾心中暗笑,他这个老谋深算的好舅舅也有今天。
不过他可没时间继续跟这帮人扯淡,现在时间对他来说就是生命。
当即看着众人说道:“孤,有监国行政之权,对也不对?”
有房玄龄这一出儿,谁还敢说不对,所有人都躬身道。
“遵太子教。”
李承乾见众人承认他的权利,当即趁热打铁,说出心中所想。
“薛延陀本是仰我大唐天威的蛮荒之族,如今竟敢犯境,孤,决定亲自率军出征,以迅雷之势讨伐不臣,扬我天威。”
他这话一出,群臣瞬间陷入寂静之中,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此时他们肠子都悔青了,真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承认太子的监国行政之权。
按理说他们都混迹官场多年,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才是,但也是这太子殿下突然跟变了个人一样,杀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无论如何,这旨意他们是决不能承认。
就现在这个情况放李承乾率大军出去,无疑是肉包子打狗。
最可怕的是,这万一率领大军回来,直接来个清君侧,成不成功另说,但李世民醒了肯定得活活掐死他们。
此时一直没说话的武将群体,见文官们陷入两难境地,开始交头接耳。
李承乾也注意一众武将的蠢蠢欲动,但却没有丝毫意外。
毕竟这些人可是跟着李世民一起冲锋陷阵多年,除了君臣之情之外,还有袍泽之谊,他们这些人可不会像文官那般顾虑那么多。
现在大唐武将中,最高权重的自然是李靖,但这人向来明哲保身,基本上就是,让我打仗我就打仗,让我回家赋闲我就回家赋闲,其余事是一律不管。
其次是程知节,他这人也精的猴似得,应该也不会说什么。
果然这二人都默然不语。
这时刚才说话的尉迟敬德又站了出来,程知节见状拉了他几下,但根本没用。
“我说太子殿下啊,我是粗人说话直,您别见怪,现在这情况哈,您还是老实待在京城吧,不然等陛下醒了,找不到你可麻烦了。”
这话说的说他直吧,但直中稍稍带一点弯,不过李承乾也不在乎,当即说到:“孤为国征战,父皇找不到我有什么麻烦的?”
尉迟敬德这人倒当真实在,也没藏着掖着:“您不用和我说这些弯弯绕,不说别的,刚才在殿上你都给陛下骂成啥样了,他醒来不找你找谁,您是不知道,陛下年轻那会就记仇。”
心中开始反复提醒自己,他李承乾是对手,不是他的儿子!
能铸造贞观之治这种古今罕见的盛世,一众大臣自然不是苟图己利的人。
见李世民疯了,很快就有几人站了出来。
为首的自然是有贞观第一铁嘴硬汉之称的魏征了。
只见魏征面色严肃,语气更是毫不客气。
“陛下!臣恳请您收回旨意!切莫因一时情绪而做出草率决定!”
“而且大唐将士的生命难道就那般轻贱吗?是陛下说不要就不要的?”
李世民知道自己刚才所言太过冲动。
但他现在本来就在气头上,现在又被魏征出言指责,顿时脸色发青,大口喘着粗气,明显是气上加气了。
其余大臣也都跟着说道。
“陛下,兵者乃国之重器,还请陛下收回旨意,从长计议。”
“陛下,您贵为天子,应为天下臣民计,万不能冲动行事啊。”
这时其余文武大臣也都起身,齐声道:“还请陛下为天下臣民计,收回旨意,从长计议。”
李世民见状气的都想哭。
憋屈啊,这真是太憋屈,自己堂堂天可汗、大唐皇帝,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
但也没办法,他确实不能坐视五万大军完在草原上。
强行平复心情,忍着心中滔天憋屈,说道:“刚才是朕冲动了,朕收回旨意。”
众臣闻言,全部跪地叩头齐声道:“陛下英明!”
但贞观第一铁嘴硬汉并没打算放过他。
“启禀陛下,我们是否应该立刻商议,如何拟旨让前前太子出兵援救李绩大军?”
他李世民是个有胸怀的千古明君不假,但此时无论如何也拉不下脸下旨求自己李承乾。
在场的大臣们大多也有儿子,说实话,要让他们开口去求自己的儿子,尤其是最忤逆的那个,他们也开不了口。
虽说帝王无私事,但此刻他们不禁对李世民的处境生出了几分感同身受。
见气氛僵住,长孙无忌立刻站出来打圆场。
“启禀陛下,这事就交给中书省处理,拟旨后您在批复可以吗?”
李世民不情不愿的冷哼道:“那就这样,退朝吧。”说完直接向后殿走去。
大家见他离开了,也就各自忙自己的公务去了。
往外走时一众武将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他们对别的不感兴趣,而是十分好奇李承乾到底是如何在数天时间就辗转千里的?
尉迟敬德这时一把拉住正往前走的李孝恭:“郡王,等会走。”
李孝恭疑惑转头道:“嗯?敬德?你这黑斯找本王聊什么?”
当今天下,敢这么称呼尉迟敬德的除了李世民也就是李孝恭了。
尉迟敬德闻言也没丝毫不高兴,而是悄声道:“郡王,你知道不知道那位是如何在几天内辗转千里的?”
李孝恭嘴角露出一丝奇怪笑意:“你真想知道?”
“咦?我当然是真想知道了,郡王快说。”
“嘿,想知道你去云中问他呗,说不定还能跟老程做个伴。”
见他逗自己玩,尉迟敬德直接抓住他衣摆不让他走
“不行,您今天必须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然我...我就不放你走。”
见他开始耍无赖,李孝恭不由有点后悔招惹他,叹了口气道:“别闹,这是在宫里,你当在你家床上啊。”
“您说不说,不说我就不放手。”
“好吧,好吧,服了你了。”说着停下脚步缓声道:“承乾,肯定是靠他发明出的那个能增加战马行进速度的东西呗。”
后面几个跟着尉迟敬德一起的武将,虽然之前就知道李承乾奔袭张掖,但那才二百来里,现在这可是上千里路。
因为程咬金被叫去帅帐开会,李承乾也得到了短暂的自由时间。
他要趁这个时间,赶紧收买人心。
溜达一圈最终驻足在一处篝火旁。
此时一众士兵正做饭,见他来了,全部起身参见。
“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赶忙上前扶起为首之人:“唉,军营之中俱是袍泽兄弟,无分大小,不用多礼。”
士兵见状一脸受宠若惊:“殿下...俺...俺是个粗人不会说话,等到了战场上,您等着看就行了。”
“哈哈,好,大唐有你这样的勇士,真是社稷之福。”说着拍了拍士兵肩膀,然后伸手从袍袖中取出一支,碧海明珠钗,其主体为上等黄金打造,上嵌着一枚价值千金的南海珍珠。
“诺,这个给你了,不过只是暂时交给你,你得在战场上杀十个敌军,它才真正属于你。”
碧海明珠钗上的南珠在月光的映照散发着幽幽宝气。
士兵愣了一下,一脸不可置信,毕竟这东西的价格,说大点,他这种底层士兵,如果没有奇遇恐怕一辈子都买不起。
“殿...殿下,这东西您给我?”
李承乾笑了笑,直接将碧海明珠钗塞进他手里。
“怎么不敢要?还是觉得自己杀不了十个敌军?”
听到这话,士兵一拍胸脯:“殿下说的这叫什么话,别说十个,二十个俺也有信心杀了。”
“哈哈,好,你要真能杀二十个,孤,还有奖赏。”
“对了,你叫什么名,哪儿人啊?”
“回殿下的话,俺叫北向辉,老家太原滴。”说着指着身后十来个兵卒道:“这些兄弟和俺是同乡,老家也都是太原滴。”
这世界上还有人姓北?不过也无所谓,又拍了拍士兵肩膀:“把你兄弟们都叫来,孤,都有奖赏。”
北向辉闻言立即回身招呼。
“兄弟们,都过来啊,太子殿下有赏。”
说完其余士兵也都簇拥过来,脸上都满是期待之色。
钗子是没有了,不过身上还有不少银锭,当即掏出来,亲手递给每个人。
“放心,用心杀敌,孤,以后还有赏赐。”
“多谢殿下。”众士兵齐齐跪倒,脸上全是感激之色,毕竟李承乾这赏赐,能顶他们好几年的军饷。
“对了,向辉,你们入伍几年了。”
“回殿下,俺们入伍三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参加大战,都想着立下军功好回家娶媳妇,但现在光殿下赏的都够了,不过您放心,俺们还是会努力杀敌,看看娶他两房媳妇。”
“娶媳妇?”李承乾听到这话,额头冷汗刷的一下就下来了,对啊,这些士兵又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全是爹生娘养的,他们家人还在大唐,怎么可能跟他远走大漠。
看他神色不对,北向辉关切道:“殿下,您怎么了?”
“没事,没事。”李承乾摆了摆手,然后继续道:“对了,向辉,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吗?”
北向辉脸上露出一丝落寞之色:“没了,我家人早就因战乱死了。”说完看向身后同伴:“我们这些人都是孤儿。”
李承乾心中顿时狂喜,自己这是遇到宝了,而且还是十来个宝,这些人无牵无挂的肯定愿意跟他远走大漠。
不过想来也是,大业帝杨广把这天下霍霍的够呛,后来又群雄争霸,唐朝统一后,边关连年也征战不断,天下孤儿肯定不少。
当即安慰道:“没事,孤,以后就是你的家人。”
“着...这俺怎么敢当。”
李承乾伸头在其耳边小声道:“孤,应该比你大几岁,以后没人的时候,你就叫我李大哥,我叫你向辉老弟可好?”
这话让北向辉露出惊恐之色,同时满脸感动:“俺...俺不敢啊,而且俺贱命一条,哪配和您兄弟相称。”
看着北向辉的表现,李承乾颇为满意,他就需要这种心性质朴的人。
“好了,孤,说配就配,怎么?你还要让孤把说过的话收回去不成?”
“对了,一会你来孤营帐,有点事跟你说。”
北向辉现在可是感动的不行,心里有种马上就想为李承乾去冲锋陷阵的冲动。
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好,俺一会就去。”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相信这个北向辉,已经能算他的亲信了,拉拢一个普通人,其实非常简单,一般分三步,给予他缺的东西、尊重他、然后让他觉得自己被信任。
回到营帐坐了没一会,外面就传来北向辉的声音:“殿下,俺来了。”
李承乾当即起身亲自掀开门帘:“向辉老弟这么快就来了?快进来坐。”
见太子殿下真对自己以兄弟相称,北向辉顿时感动的不行,都有点语无伦次。
“殿....李...啊,俺这条命,以后就是殿下的。”
李承乾装作不悦道:“什么殿下,叫李哥。”
“李....李哥?”
“唉,向辉老弟,快坐。”
二人坐定后,李承乾轻抚了一下下巴:“老弟,哥有个事想交给你做,不知道....。”
北向辉此时已经真把李承乾当大哥了,听到这话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语气那叫一个斩钉截铁。
“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事,俺也去做。”
“呵呵,别激动,坐下说。”
“孤,之前的誓师演讲你应该也听到了,不过孤,还是第一次随军出征,身边也没有部曲,冲阵也不能自己冲不是?”
“因此就想着找一些人作为部曲,但孤想着冲阵太过危险,谁还不是爹生娘养的,所以想尽量找一些像你一样身世的人,这事孤想交给你去做行吗?”
北向辉这种底层士兵,哪里明白朝中那些弯弯绕,当即就点头答应。
“殿下,放心,俺肯定办好,一会回去就让兄弟们在军营里为您招募。”
李承乾赶紧摆了摆手,这事可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不然肯定会惊动程咬金那个人精。
“不用,这事你自己办就行,而且必须要保密。”说着起身指着自己腿:“”你也知道,孤这腿不太好,程将军他们都觉得孤不能上阵打仗,所以想给他们个惊喜。”
北向辉依旧不疑有他:“殿...李哥,你就放心吧,俺还有身世跟俺差不多的同乡,一会俺就挨个跟他们说。”
见他答应,李承乾向帐外喊道:“杜总管,你进来一下。”
他此次出征将杜立一起带在身边,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个人办理牢靠,能力强,另外就是他鲜少露面,在军中做一些事,不会引人注意。
杜立闻言走进帐人,依旧一副荣辱不惊模样:“殿下,吩咐。”
“杜总管,这位是北向辉,孤交给了他一些事情,其中少不了要用到钱银,到时你直接给他就可以。”
“遵命。”杜立回答的简洁明了。
“殿下,还有吩咐吗?”
李承乾摆手:“没了。”而后看北向辉:“向辉,孤不会让弟兄憋着钱袋跟孤冲锋陷阵的,你不必吝啬钱财,需要多少直接找杜总管就行。”
北向辉此时有种,被伯乐赏识,授予重任多的感觉,神色极为认真。
“殿下,放心,向辉定不辱使命。”
“好,你们去吧。”
言罢二人退出帐外。
看着二人离开背影,李承乾微微叹了口气,自己对北向辉是一点真情没有,全是利用,如果自己失败,无疑也会连累他失去性命。
没办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能是如果自己成功,赏他一份天大功名了。
端起桌台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
虽然已经有北向辉帮他拉拢人,但鸡蛋绝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要做多手准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