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深陈立远的其他类型小说《黑科技文,让科幻不再遥远全文》,由网络作家“木锦花的哥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堪称科技奇迹的狂飙。第七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在系统提供的蓝图指引下,将原本需要三个月的卫星组装压缩到两天完成。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十二颗银色卫星矗立在发射场时,国际社会还在为中国突然公布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而震惊。“倒计时六十秒。”林深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的卫星阵列。系统的倒计时已经归零,取而代之的是实时更新的太阳风暴监测数据:日冕物质抛射的速度达到了每秒2000公里,比预测提前了整整四天。“三十秒,发动机预热完成。”每颗卫星的磁流体发动机开始喷射出幽蓝色的等离子体流,在夜空中划出美丽的轨迹。当第一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时,太阳风暴的前锋已经抵达地球磁层。“点火!”十二道淡蓝色的光环在同步轨道展开,像给地球戴上了一串璀璨的项链。几乎在同...
《黑科技文,让科幻不再遥远全文》精彩片段
堪称科技奇迹的狂飙。
第七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在系统提供的蓝图指引下,将原本需要三个月的卫星组装压缩到两天完成。
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十二颗银色卫星矗立在发射场时,国际社会还在为中国突然公布的可控核聚变技术而震惊。
“倒计时六十秒。”
林深站在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的卫星阵列。
系统的倒计时已经归零,取而代之的是实时更新的太阳风暴监测数据:日冕物质抛射的速度达到了每秒 2000 公里,比预测提前了整整四天。
“三十秒,发动机预热完成。”
每颗卫星的磁流体发动机开始喷射出幽蓝色的等离子体流,在夜空中划出美丽的轨迹。
当第一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时,太阳风暴的前锋已经抵达地球磁层。
“点火!”
十二道淡蓝色的光环在同步轨道展开,像给地球戴上了一串璀璨的项链。
几乎在同时,地面监测站传来数据:电网系统的感应电流峰值从危险的 12000 安培骤降到 300 安培,所有的变电站都安然无恙。
国际能源署的官网首页,实时更新的新闻标题不断跳动:《中国奇迹:可控核聚变与太空防御系统同步亮相》《太阳风暴中的诺亚方舟 —— 中国科技拯救全球电网》第七实验室里,林深看着系统界面的人类科技认同度突破 30%,新的科技树选项正在解锁:曲率引擎理论(50000 点)、戴森球基础结构(100000 点)、意识数字化技术(80000 点)。
陈雨薇突然拿着一份加密文件冲进来:“林博士,刚刚收到的卫星图像 —— 月球背面出现了异常的能量反应,像是某种... 不属于人类的科技装置!”
林深的呼吸骤然加快,系统界面突然弹出全新的主线任务:检测到地外科技存在,启动 “星辰大海” 计划 —— 解锁月球基地建设技术(消耗科技点 20000),人类即将迎来第一次星际接触他走到落地窗前,看着夜空中闪烁的十二颗防护卫星,突然露出微笑。
曾经遥不可及的科幻,此刻正在他手中变成现实。
而这一切,不过是科技黎明的第一缕曙光。
“通知航天局,” 他转身时,眼中闪烁着
人员的兴奋情绪中直线上升。
林深能清晰地感受到,某种超越物理法则的联系正在将他与整个实验室的设备相连,仿佛 “启明 Ⅰ 号” 就是他身体的延伸。
“一分钟,燃料注入完成。”
窗外突然传来闷雷般的声响,是十二台备用发电机同时启动的声音。
整个实验室的电力供应此刻全部集中到 “启明 Ⅰ 号”,墙上的电压指针开始疯狂摆动。
“三十秒,启动中性束注入器。”
淡蓝色的等离子体流在反应腔中显现,像一条活物般扭曲游动。
林深看见系统界面的任务进度条开始跳动,“启明 Ⅰ 号” 启动任务:10%...20%...“十秒,磁场位形优化系统启动。”
原本紊乱的等离子体突然变得驯服,在十二组超导线圈形成的磁阱中稳定下来。
监测屏上的温度读数突破一亿摄氏度,而能量输出端的电流表开始有了反应。
“点火!”
轰鸣声中,整个实验室微微震动。
当第一束稳定的电流从 “启明 Ⅰ 号” 输出时,主控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陈立远紧紧握住林深的手,声音颤抖:“孩子,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再也不用看那些西方国家的脸色了!”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恭喜宿主完成 “启明 Ⅰ 号” 研发,获得科技点 10000,解锁三级科技树,人类科技认同度突破 10%但林深没时间庆祝,他盯着系统界面新增的提示:检测到太阳活动异常提前爆发,宿主获得紧急任务 —— 十五日内建立近地轨道辐射屏蔽系统,否则地球电网将在强磁暴中瘫痪“陈院士,” 他突然转身,“我们需要立刻启动太空计划。”
当国家航天局的代表团冲进实验室时,林深已经在系统的帮助下完成了辐射屏蔽卫星的设计方案。
十二颗装备磁约束等离子体屏障的卫星,将在地球同步轨道形成一个电磁防护网,抵御即将到来的太阳风暴。
“发射窗口只有三天。”
他将设计图推到航天局局长面前,“每颗卫星需要搭载我们最新的磁流体发动机,推进剂用实验室库存的超导铯等离子体 —— 这些,我都能在四十八小时内准备好。”
接下来的三天
场参数,突然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林博士!”
助理陈雨薇抱着平板冲进来,镜片后的眼睛亮晶晶的,“M 国能源部刚刚发表声明,说我们根本不可能在五年内突破可控核聚变的稳定约束技术,还说所谓的‘破晓计划’只是自欺欺人的骗局 ——让他们说去吧。”
林深调出系统界面,科技点已经累积到 3200,这是今天会议上那些专家被说服时增长的数值。
他点击解锁磁流体推进器,指尖划过空气时,仿佛能感受到某种能量在血管里流动,“等‘启明 Ⅰ 号’第一次放电,他们会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中国速度。”
凌晨三点,当林深终于在值班室躺下时,视网膜上的蓝光再次浮现。
这次不是任务提示,而是一串神秘的倒计时:距离太阳活动异常加剧还有:29 天 17 小时 43 分他猛地坐起来,冷汗浸透了后背。
系统从来没提过太阳活动的事,而根据最新的国际天文监测数据,最近的日冕物质抛射确实呈现出异常增强的趋势。
难道,这个系统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人类科技?
2 隐身黎明第七实验室的地下靶场里,林深看着眼前悬浮的金属立方体,表面流转的淡蓝色光晕让它看起来像某种来自未来的艺术品。
这是昨天刚解锁的二级科技 “光学隐身涂层”,按照系统提供的配方,纳米级的光子晶体阵列能将照射其上的所有电磁波偏转 180 度。
“陈工,把激光雷达功率调到最大值。”
林深戴上防辐射眼镜,看着监测屏幕上的信号曲线,当功率达到 300 千瓦的瞬间,代表目标的红点突然消失。
“成功了!”
材料组的工程师们爆发出欢呼声,陈雨薇抱着数据记录仪冲过来:“林博士,隐身效果在 1000 纳米刀 10 微米波段都达到了 99.7% 的偏转率,而且涂层厚度只有 50 微米,完全可以应用在歼 - 20 的机身 ——”警报声突然响起,天花板的红灯开始旋转。
林深瞳孔收缩,系统界面上的任务提示疯狂闪烁:检测到境外间谍卫星正在扫描实验室上空,启动紧急反制程序 —— 解锁 “电离层干扰
指挥舱内,看着舷窗外扭曲的星光,系统界面的人类科技认同度突破 60%,新的提示悄然浮现:欢迎加入宇宙文明共同体,下一站,恒星际空间。
而在太阳表面,那些曾经被视为异常的黑子群,此刻正排列成完美的十二芒星图案 —— 那是守护者为新生文明点亮的,第一座宇宙灯塔。
7 末日警钟2077年,地球环境急剧恶化,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城市。
同时,太阳活动异常,频繁的太阳风暴干扰着地球的电子设备和通讯网络。
各国政府虽然努力应对,但似乎一切努力在自然的愤怒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
林逸,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却对科技有着超乎常人的热情和天赋。
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电脑前,浏览着各种科技论坛,幻想着有一天能改变这个世界。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只能在一家小公司做着最基础的工作,每天重复着单调乏味的生活。
直到那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席卷了全球,所有的电子设备瞬间瘫痪。
林逸所在的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交通瘫痪,通讯中断,人们陷入了恐慌之中。
林逸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他要改变这个世界,用科技的力量拯救人类。
8 系统觉醒在混乱中,林逸意外地触发了一个神秘的系统。
这个系统自称是“科技树系统”,它告诉林逸,只要他能不断攀爬科技树,解锁更高级的科技,就能获得强大的力量和奖励。
“宿主,欢迎来到科技树系统。
你的任务是带领人类走向科技的巅峰,拯救这个濒临毁灭的世界。”
系统的声音在林逸的脑海中响起。
林逸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看着周围混乱的世界,他毅然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系统,告诉我该怎么做?”
林逸问道。
“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初始科技进行研发。
根据你的知识背景和当前世界的需求,我建议你选择可控核聚变技术。”
系统回答道。
林逸点了点头,他深知可控核聚变技术的重要性。
一旦成功研发,人类将拥有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同时也能为未来的太空探索提供强大的
装置”(消耗科技点 5000)“所有人退到防爆舱!”
他抓起桌上的加密手机,快速输入紧急代码。
当最后一名工程师躲进防爆舱时,实验室顶部的十二组天线突然发出蜂鸣,肉眼可见的淡紫色光晕在天花板汇聚,形成一个巨大的电磁屏障。
卫星图像解析室里,M 国国家安全局的技术主管看着屏幕上突然出现的雪花点,骂骂咧咧地捶打键盘:“见鬼!
整个华北地区的电离层突然出现异常扰动,卫星信号完全被屏蔽了 —— 给我接五角大楼,我要确认是不是中国人搞了新的反卫星武器!”
地下实验室里,林深看着系统界面的科技点从 8000 暴跌到 3000,却顾不上心疼。
倒计时还剩 25 天,太阳活动异常的提示每天都在刷新,而昨天工程院送来的报告显示,“启明 Ⅰ 号” 的核心部件组装进度已经完成 70%,比原计划提前了三天。
“林博士,陈院士来了。”
陈雨薇敲门进来,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还有... 还有几位穿军装的同志。”
会议室里,陈立远旁边坐着两位肩章上闪烁着将星的军人,其中一位正是西部战区的装甲兵司令李建国。
投影上显示着西南边境的卫星照片,数十辆敌方新型主战坦克正在边境线附近集结。
“他们的新一代雷达能穿透 10 厘米厚的混凝土。”
李建国的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我们的装甲部队一旦暴露,在那种毫米波雷达下就是活靶子。”
林深看着系统界面里刚刚解锁的光学隐身技术,突然想起什么:“如果给坦克涂上隐身涂层,再配合主动式电磁干扰,能不能在雷达上形成等效于小型鸟类的反射信号?”
“理论上可行,但涂层的耐耐性 ——” 陈立远的话被林深打断。
“我们的纳米涂层能承受 500℃的高温和 12 级风力。”
他调出材料测试数据,“而且可以在现有涂装线上直接喷涂,48 小时内就能完成一个装甲师的改装。”
李建国猛地站起来:“小陈,把你们的保密协议拿出来!
林博士,我现在以战区司令的身份请求你,把这项技术优先应用于边境防御部队 ——没问题,但我需要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