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起勇气。
言辞恳切地继续说道:“父皇,严刑峻法虽可在一时之间压制百姓的反抗。
然而,这却难以赢得他们的真心拥护。
百姓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
长久以往,恐会激起民怨,动摇大秦根基。
还望父皇三思而后行,给百姓一条生路。
也为大秦的长治久安,仔细斟酌一番。”
嬴政怒不可遏,猛地拍案而起。
龙袍随风舞动,猎猎作响,彰显着他内心的愤怒。
他伸出手指,怒指着扶苏,大声呵斥道:“够了!
朕心意已决,无需再多言!
你若再敢提及此事,便是扰乱朝纲,动摇朕的统治!
大秦的律法,是朕多年心血的结晶。
岂能因你几句妇人之仁的言论,而轻易更改!”
扶苏满心无奈与失落,缓缓低下头。
他的眼中,满是深深的忧虑。
他心里明白,此刻再多的言语,也无法改变父皇的决定。
只能暗自叹息,为大秦的未来,忧心忡忡。
此后,“铁血执念之域”的嬴政,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行严刑峻法。
朝堂之上,群臣畏惧嬴政的威严,无人敢再谏言。
每一个臣子都小心翼翼,生怕触怒龙颜。
百姓们在沉重的赋税与严苛的律法压迫下,生活苦不堪言。
他们每日为了生计奔波,却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敢怒而不敢言,大街小巷,一片死寂。
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与疲惫,仿佛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
而此时,心怀叵测的赵高看准时机。
他如同一条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悄悄地在嬴政耳边不断进谗言。
他添油加醋地描述着扶苏的种种“不当之举”。
试图加深嬴政对扶苏的猜忌,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嬴政对扶苏的不满与日俱增,父子之间的隔阂愈发深厚。
曾经亲密无间的父子,如今却渐行渐远。
与此同时,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如同蛰伏在阴影中的野兽。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百姓对秦朝统治的不满情绪。
于是,他们暗中勾结,秘密集结力量,伺机而动。
企图利用民愤,推翻秦朝的统治,恢复昔日的荣光。
大秦帝国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悄然降临。
开明变革之境在另一个被称作“开明变革之境”的平行时空里。
同样的咸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