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 “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倒比玉虚宫的仙乐更让他心安。
“太师,该回齐国了。”
随从捧着营丘的地图,姜尚却盯着封神榜出神。
榜文上的名字在暮色中微微发亮,他忽然发现,“黄天化” 的名字旁多了行小字:“偷带人间渔网入仙界,罚守渤海潮三十年”—— 定是哪吒那小子告的状。
他笑着摇头,把封神榜折好揣进怀里,石敢当的碑影落在他肩上,像极了当年在玉虚宫扛了三十年的扫帚。
下山路上,姜尚特意绕到后石坞,那里的石壁上,不知何时刻满了百姓的祈愿:“祈海盐丰收祈渔网不破祈太公长寿”。
他摸着这些歪扭的刻痕,忽然想起在朝歌当屠夫时,隔壁卖炊饼的老周总说:“神仙再好,不如灶王爷知道我家锅有多大。”
此刻山风送来樵夫的山歌,唱的正是他编的《网罟歌》,调子混着松涛,比封神台上的钟鼓更合心意。
走到中天门时,忽然有流星划过天际,朝着昆仑山方向飞去。
姜尚知道,那是元始天尊在催他归位了。
但他摸摸腰间的空白封神榜残页,又笑了 —— 齐地的八神位,终究要留给在海边晒盐、在滩涂捕鱼的凡人来封,就像当年渭水的直钩,等的从来不是天上的龙,而是人间愿意弯腰的人。
“走了,” 他对着泰山石敢当的碑挥挥手,“等人间的炊烟漫上封神榜,咱们再好好叙旧。”
山雾漫上来,模糊了他的身影,却让 “泰山石敢当” 五个字更清晰 —— 那是凡人用凿子刻进石头的信仰,比任何仙术都更长久。
卷三:太公在此诸神退(齐国篇)第七章《营丘城头盐渍味》营丘的海风裹着咸涩扑上城头时,姜尚正蹲在灶前鼓捣新制的盐罐。
陶土胚子上刻着半拉八卦图,火苗舔舐罐底时,盐粒在蒸腾的水汽里结晶成星斗状 —— 这是他从玉虚宫丹房偷师的 “阴阳结晶法”,把昆仑仙火的路子转用到了煮海盐上。
“报!
莱夷人趁着晨雾摸上来了!”
巡城卒的甲胄撞在女墙上,震落几星灶灰。
姜尚拍了拍围裙上的盐粒,望着城下翻涌的雾海 —— 莱夷的战鼓声像闷雷滚过沙滩,隐约可见牛角图腾在雾中晃动。
他忽然笑了,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