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华雄关羽的其他类型小说《捡尸逆袭: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华雄关羽 番外》,由网络作家“山风木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此时,董卓也似乎看出了吕布的不怀好意,不过,却并没有言明。只是沉声说道:“本相与华雄将军相交莫逆,你是华雄的晚辈,便也是本相的晚辈,本相视你为世侄。奉先是我儿,与你平辈论交,武艺比试,点到为止!”言下之意,便是不许吕布出手过重。吕布不傻,自然也听出了董卓是不让自己伤害王通。想到董卓对王通的维护,吕布的心中恨意更浓!不过,终究是给人做干儿子的。吕布就是再恨王通,也不敢违拗他义父董卓的意思。只好对董卓施了一礼道:“义父放心,孩儿绝不会伤到王将军。”随后,两人也没有去校场比武。而是就在厅堂前宽大的院子里,双方拉开架式,进行步战比试。……王通走到院子的中间,两手横握奔雷狂刀,双脚不丁不八,气定神闲,渊亭岳峙。吕布单手持戟,急走两步一戟刺向王...
《捡尸逆袭: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华雄关羽 番外》精彩片段
此时,董卓也似乎看出了吕布的不怀好意,不过,却并没有言明。
只是沉声说道:“本相与华雄将军相交莫逆,你是华雄的晚辈,便也是本相的晚辈,本相视你为世侄。奉先是我儿,与你平辈论交,武艺比试,点到为止!”
言下之意,便是不许吕布出手过重。
吕布不傻,自然也听出了董卓是不让自己伤害王通。想到董卓对王通的维护,吕布的心中恨意更浓!
不过,终究是给人做干儿子的。
吕布就是再恨王通,也不敢违拗他义父董卓的意思。
只好对董卓施了一礼道:“义父放心,孩儿绝不会伤到王将军。”
随后,两人也没有去校场比武。
而是就在厅堂前宽大的院子里,双方拉开架式,进行步战比试。
……
王通走到院子的中间,两手横握奔雷狂刀,双脚不丁不八,气定神闲,渊亭岳峙。
吕布单手持戟,急走两步一戟刺向王通的面门,用的是一招……天狼啸月!
王通双手一抬,奔雷狂刀蓄力上撩,用的是一招彩凤翻印!
只听得“哐”的一声巨响,一股强横的力道传来,让王通的双手为之一麻。赶紧身形一晃,顺势卸掉刀上的力道,再还以一招“狂风荷叶”……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打成一团。
打到第十招时,王通便再也坚持不住,只觉双臂发麻,气血翻涌,汗如雨下。
遂奋起全力使出一招“狂虎归位”,硬挡吕布一击,借力后纵两丈,弃刀认输。
“好好好!”
董胖子拍案大叫:“穿之能挡我儿十招,武艺已达上乘!”
吕布闻言,也收戟止步。
眼中的恨意一闪而逝,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确如父亲所言,穿之的武艺,确实得自华雄将军真传。虽不如华雄将军,但已有其七成火候,只要勤加练习,不出二十年,必能达到华雄将军的武艺境界。”
嘴上说王通不错。
却是明褒实贬,暗指王通的武艺就算再练二十年,也只能与华雄相当,一辈子都不可能比得上他吕布。
王通闻言,心中暗笑这吕彪子果然心胸狭隘。
便也开口说道:“王某从十五岁时跟随师父,十六岁时偷学师父武艺,暗中苦练了两年半。
没想到两年半的苦练,却只能挡下奉先兄十招,今日始知学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段话,便是对吕布的反击。
暗示自己习武仅仅两年半,便能挡下吕布十招,假以时日,必不会比吕布差。
同时,也提醒吕布不要太狂,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吕布闻言,眼中恨意更浓。
但是,碍于董卓的面子,却也不敢发作。
……
就这样,一场短暂的比试宣告结束。
通过这一次比试,王通很清楚地意识到了与吕布之间的差距。
十招!
吕布还未尽全力。
由于在比武前董卓说了那几句话,让原本想以“失手”为名杀掉王通的吕布,老老实实地收起了杀心,从而变成真的只是试探一下王通的武艺。
若吕布全力施为,王通最多在其手下坚持五招。假如是在马上作战,吕布有了赤兔马的加持,王通估计只能在吕布手下坚持……不到三招!
而对于王通来说,最大的短板还是基础属性的问题。尤其是体力值和敏捷,王通现在的体力还只是88,敏捷只是84
而吕布的体力值。
最少是在120以上!
看来,要想成为吕布这样的高手,王通还有很多的尸体要摸。
……
不过,也正如董卓所说,能在吕布手下坚持十招,武艺已达上乘。大概已经属于二流武将的行列。
这也让董卓高兴不已。
因为在董卓看来,王通现在还很年轻,连二十岁都不到,武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遂对王通道:
“穿之勇谋皆备,又立有军功在先,不过终究还是太年轻,所以,本相暂时不能给你太高的官位。
现任命你为……荡寇校尉,比一千五百石,暂时领兵五千,赏五千金,赐府宅一座,美女二十名。待后续立下功劳,再行封赏。”
王通之前的官职也是校尉。
不过,那只是军中的左营校尉。
在汉朝之时,校尉有很多种。比如说,守个城门便是城门校尉,领兵只在500~1000人之间。
但是,有朝廷正式名份的校尉,却可以领兵数万甚至十万。比如说……护羌校尉,护乌丸校尉,轻车校尉、破虏校尉等等。
这些校尉与军中校尉完全是两码事。
两者的差别,有点类似于正妻和丫环。同是家主的女人,正妻可以掌家,丫环却只能陪睡。
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王通的荡寇校尉,也是属于有朝廷正式名份的校尉,统兵数万也是没问题的。董卓让他统兵五千,只是暂时的规定。
除了升职为荡寇校尉之外,还有赏五千金和一座府宅。
当然,最让王通感兴趣的。
还是……赏美女20名。
王通心中暗喜:看来自己很快就要开荤,从此告别单身,加入三国渣男之列。
随后,董卓又对王通说道:“本相现在没有兵卒给你,你的五千人马,其中包括了还在汜水关中的两千。另外三千,可自行招募,须在十日之内招齐,不得有误!”
王通闻言,又赶紧说道:“末将遵命。”
……
热热闹闹的一次会议,就这样结束了。
当晚,董卓大摆筵席。
为王通接风洗尘。
众人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皆大醉而归。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猜拳行令)
……
王通也喝得大醉,被华雷等亲兵抬走之时,已经迷迷糊糊。
不过,出了相国府。被放到马车上时,王通便睁开双眼,左右看了看,复又躺着装醉。
身处龙潭虎穴。
如履薄冰,处处都得小心谨慎,王通可不敢真的喝醉。
马车也没有再去军营。
而是去了一座四进的大豪宅。这座豪宅,便是董卓送给王通的“荡寇校尉府”。
这里原本是某位朝中大臣的府邸,因为被董魔王给灭族了。府宅就一直空着,如今便顺手送给了王通。
府中一应俱全。
连管家和仆人都有了,当然,这些人都是董卓让人安排的,里面恐怕有不少董卓的眼线。
王通的200名亲兵也都早已接到通知,被安排住进了府中担任护卫。
……
进了府中,王通继续装醉。
然后,有几位美女丫环过来扶去沐浴更衣,美人在侧,王通还是装成宿醉不醒。
直到喝了醒酒汤,被美女们搀扶着送入卧房,躺在柔软舒适的床上。王通才露出渣男本性……
(备注:此处省略三千字。)
……
……
入城之后,王通将华雄的首级交给华雄的一位族侄,让其族侄为华雄料理后事,然后,就待在军帐之中,开始熟悉这个身体原来的那个角色。
从旧主的那些记忆碎片中,王通得知。
那位名叫王同的小兵,其实是出身于太原王氏,因家道没落,又遇到战乱,便流浪到长安乞食。三年前,赶上华雄在长安扩军,为了一口饭吃,便加入了华雄的军队。之后华雄见那王同有些武艺,便将王同安排在亲兵之中。
也就是说,那个王同加入华雄的军队的军队已经有三年多了。从军三年多还是个小兵,可见那王同也没什么本事,果然是“无名之辈”。
正想着这事,一位穿着皮甲的汉子来到军营,大声问道:“谁是王同?”
王通看了那人一眼,没有作声。
却见那人径直走到王通身边,说道:“叫你呢,怎不作声?”
“我叫王通,不叫王同。”王通道。
“这不差不多嘛?”
那人笑了笑,又道:“我管你是王通还是王同,只要是今天在阵前勇斗那绿帽贼的好汉就行。你今天勇斗绿帽贼,我可是看到了的,就是你没错儿。”
绿帽贼,也就是关羽。
因为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关羽的名字,所以才这么叫,这就是传说中的……以帽取人。
后人以讹传讹,将“帽”字读成了“貌”字,也就变成了“以貌取人”。
“你找我何事?”王通问道。
“不是我找你。”
那人道:“是虎贲中郎将李肃李将军找你,我是李将军的亲兵营曲长,名叫李献。你快随我去见李将军,不要让李将军久等。”
说罢,便在前面带路,带着王通向中军大帐走去。
……
没多久,王通便在李献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大帐。
大帐中站分成左右两排,站了20几人,坐在最主位上的是一位身材高大、气势不凡,身穿黑色铠甲的将军。
这人就是虎贲中郎将李肃。
李肃是吕布的同乡好友,吕布杀丁原而投靠董卓就是李肃说服的。到后来吕布诛董卓,李肃也是吕布的重要帮手。
而现在,汜水关主将华雄已死,城中职位最高的就是李肃,因此,李肃也就暂时坐了帅位。
“你就是王同?”
“回禀李将军,属下名叫王通,不叫王同。盖因关中一带方言口音等原因,才被人谬称为王同。”
“哪个通?”
“通奸……额错了,是通天彻地的通,博古通今的通。”
“口气不小啊。”
李肃笑道:“好一个通天彻地,博古通今!你能说出这八个字,莫非是读书识字之人?”
“读得不多。”
王通心中一动,趁机说道:“王某年少时师从族中长者,读过一些兵书。”
“你还读过兵书?”
李肃有些惊讶地问道:“你读的是哪一本兵书,又是何人所著?”
“孙子兵法,孙武所著。”
“背几句试试!”
“遵命!”
王通昂首挺胸,大声背诵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背得不错!”
李肃看着王通,若有所思。
随即,便又说道:
“你背的乃是《孙子兵法》中的始计篇。但是,你却并不是按照顺序从‘兵者,国之大事也’开始背。
而是从中间截取一段,莫非另有所指?”
“是的。”
王通道:“属下想的是……咱们汜水关的主将华雄将军刚刚战死,敌军必然以为我军士气大跌,绝不会想到咱们会发动夜袭。
若是今晚发动夜袭,正合孙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或者,能小有收获。”
李肃闻言,心中更觉讶异。
双眼瞪着王通,有些吃惊地问道:“你确定……你只是一个小兵?”
“千真万确。”
王通低头答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为何?”李肃追问道。
“属下曾偷学华雄将军武艺,被华将军察觉,差点被处死……”
“原来如此!”
李肃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
“华雄将军向来固执,你偷学他的武艺不得重用,也在情理之中。而你,却并未因此记恨华将军,反在他遇害之时,挺身而斗强敌,拼死夺回其首级,足见你心胸开阔且忠义之心深重。华将军泉下有知,必会认你这个弟子。”
王通闻言,脸上露出痛苦之色,低声道:
“属下身为劣徒,未能护得恩师周全,心甚有愧。他日若有机会,必取那红脸贼关羽的首级!”
李肃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说道:
“难得你如此忠义。不过,你有如此武艺,又熟读兵书,做一名小兵实在屈才。今日我便破格提拔你为军司马,领兵一千,在李佑校尉麾下听令。至于兵卒,华将军的亲兵营便交予你统领,如何?”
王通心中大喜,连忙抱拳行礼:“多谢李将军!”
李肃挥了挥手,示意王通退到一旁,随即转向帐中诸将,沉声道:“华将军战死,我军士气受挫。若能夜袭取胜,必能提振军心。方才王司马所提夜袭之事,尔等以为如何?”
赵岑起身拱手道:“李将军,末将以为不妥!关东联军势大,兵力达三十余万,连营数十里。曹操、孙坚、公孙瓒等人皆非等闲之辈,夜袭恐难取胜。”
李肃眉头微皱,心中虽认同赵岑之言,却仍有些不甘。他转头看向王通,问道:“王司马,你以为如何?”
王通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禀将军,十八路诸侯中虽有知兵之人,却也不乏庸碌之辈。属下以为,柿子先挑软的捏。”
说罢,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在联军营地西北角和东北角点了点,继续说道:
“联军劲旅多在中军,东西两翼兵力薄弱。因此,在下认为,我军可佯攻中军,使敌军的中军主力不敢轻动,再以精锐突袭两翼,必能将两翼击溃!”
李肃听罢,眼中精光一闪,用力一拍桌案,大笑道:“妙计!你这‘明攻中军,实取两翼’之计,与当年兵仙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
(备注:这里要重点说明一下,每次说到夜战,就有人说夜盲症。其实,乌巢之战就是夜战。李朔雪夜入蔡州就是夜战。仔细查看古代战例,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有夜战。夜盲症是被一些写明朝的作者严重夸大了的。)
……
(附录图片:兵仙韩信。)
……
夜色如墨,冷风似刀。
时值农历正月下旬,中原地带的天气依旧很冷,到了晚上气温下降,更是哈气成霜,撒尿成棍。
诸侯联军们的扎营之处,灯火通明,连绵二十余里。不过,虽是营寨相连,却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十八个单独的营寨组成。
十八路诸侯十八股势力,虽是有了共同的盟主,却彼此互不统属,立营结寨也是各立各的。只是各寨之间相隔不远,或相距几百米,或相距一两里。
兵者,凶也。
哪怕是隶属于同一个统帅的两支军队,在结寨之时也是要有相对独立的营地,彼此之间要相互提防。何况这些十八路军队,还是分别属于各自拥有地盘的诸侯势力。
原本的历史上,同属十八路诸侯中的刘岱,就夜袭桥瑁的军营,将桥瑁给杀掉了。
所以,虽是同一阵营,在同一片很大的地块上立营,也是各有各的单独营地,彼此之间也要设防的。
……
夜已经很深了,位于西北角位置的张超的营地中,中军大帐里依旧亮着灯。
张超是广陵太守。
其兄为陈留太守张邈。
陈留郡便是后世的河南开封,是兖州最富最大的一个郡;而广陵郡则是后世的江苏省扬州市,在汉朝属于徐州,也是徐州境内最富庶的一个郡。
十八路诸侯,张家已据其二,而且所辖之地都是极其富庶,可谓是兵源充足,粮草不缺。
由此可见,张家势力不小。
若只论治下人口和粮食产出,陈留郡有在籍人口87万,广陵郡有在籍人口41万。两郡加起来有人口128万!
袁绍的渤海郡在籍人口110万,孙坚的长沙郡人口105万。
所以,两兄弟加起来的人口和粮食产出,还要胜过勃海太守袁绍、长沙太守孙坚。更不要说是现在没有地盘、还只是逃犯身份的曹操了。
然而,这张家兄弟虽各自坐拥富庶之郡,且都是天下名士,却非统军之才,而是喜好舞文弄墨、唱歌跳舞的风流才子,军中事务都是交给下属打理。
今天白天,袁绍为关羽庆功,众人都只是小酌几杯,张超并未尽兴。回帐之后,便又将亲信将领们叫来,重开酒宴。
张家歌姬,个个美貌如花。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舞姿如彩蝶翩翩,歌声如黄鹂求春,令人陶醉。
这姿色,这技艺。
与那个闻名于世的……某某某的……某某歌舞团的某团长比起来,也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酒至半酣,张超兴致高涨,离席与歌妓们共舞。一边摆腰扭臀,双手在空中瞎划拉,一边唱道: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一曲未尽,忽有营门司马走进帐内,对张超施了一礼道:“张太守,末将有事禀报!”
“何事?!”
张超正舞得兴起,被人打断,心中愠怒,语气颇是不善。
“营外有数百军兵想要入营。”
“夜半三更,营门已封!”
“可他们是送粮草来的。”
“本太守并不缺粮,让他们明天再来!”
“他们还带了十几箱财物。”
“几箱财物而已。”
张超很是不悦地说道:“我广陵富庶,张某不缺财物,就算是要给本将送礼,也得等天亮再说!”
“可是……他们说是袁术将军让人送来的。”
“袁术?”
张超闻言,脸色骤变,急忙斥道:“何不早说?”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张超乃是袁氏门生。也正是因为顶着一个袁氏门生的身份,才成为“天下名士”。即便是“广陵太守”这个职位,也是袁隗所荐。
所以,一听说来的是袁术派来的人,还是给自己送粮草送财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下令开营门相迎。
谁知,送礼之人却不讲武德!
营门打开之后,几十车“粮草”推到中军大帐附近,掀开车上的帘布,里面却并不全是粮草。
在粮草的中间,还藏着装备精良的……西凉兵!
……
这支西凉兵,便是王通的人。
不多,才300人。
300壮士跳下马车,直奔中军大帐,沿途有广陵兵前来阻挠,尽被他们杀死。
不消片刻,便冲进大帐。
张超和手下的将领们还蒙在鼓里,猝不及防,便被王通手下的西凉劲卒们用弓弩杀死大半。
其余没死的也尽被打翻在地,用刀枪弓弩逼着,绑得结结实实,成了王通的俘虏。
张超惊恐万分,颤声问道:“尔等何人?”
“本将王通!”
“你……你就是白天在阵前祭拜华雄,又与关羽激斗20余合的那个无名之辈。”
“错了,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名叫王通!”
“你……你为何而来?”
“特来取尔等狗命,为吾恩师父华雄报仇!”
“将军饶命!”张超不得魂飞魄散,连连求饶。
“要我饶你狗命,也不是不可以,得用一人来换!”
“用谁来换?”
王通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对张超道:
“你可有亲信之人?速将此信送给你兄长张邈,跟他说,我只给他两刻钟的时间,若是两刻钟后还没有将人送到,我就会取你项上人头!”
张超吓得浑身发抖。
赶紧指了指一旁的一名儒生打扮的人道:“此人乃我族弟,名叫张开。”
“很好!”
王通将信交给张开,沉声说道:“快去快回,别误了时辰!”
说罢,便让人给张开解绑,并让张超的几名亲兵送张开离去。
……
此时,营地已经大乱,到处火光四起。
王通手下的另外700人,也在一位名叫华猛的军侯的带领下,趁乱杀进了营地,与张超的军队混战在一起。
张超有军队8000多人,不过,由于军中高级将领尽在中军大帐陪同张超饮酒作乐,几乎被王通一网打尽。
军中无人指挥,又被西凉军到处放火,已是乱成一片,如同无头的苍蝇,四处逃窜。
王通让人将其它俘虏的将领全都杀了。再将张超绑成一个棕子,带出帐外。
不过,王通本人却留在了帐中。
王通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获取技能。
这些张超帐中的将领,较之外面的那些普通兵卒强上不少。王通能够从中获得的技能点,也肯定会比那些普通士卒多很多。
伸手摸向一位刚死将领的脑袋。
“叮,发现中等骑术,是否获取?”
“获取!”
“叮,获取成功,因主人已有高等骑术八级。可以改为经验值,经验点数+10。”
原来是有了高等技能,便不能再有低等技能。不过,在获取之后,会转化为相应的经验值点数。
当相应的经验点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后,会使高等骑术升级。
“叮,发现对方体力异于常人,有体力值可以吸收,是否获取?”
“获取!”
“叮,对方体力异于常人,但低于主人,可以改为经验值。主人基础体力经验点数+20。”
“好的,不要这么啰嗦,语言简洁点!”
“叮,好的,有敏捷经验值可以吸收,是否获取?”
“获取!”
“叮,主人基础敏捷属性点数+15”
到了此时,王通也差不多弄明白了这个系统的规则。
首先是基础属性方面:
其一,基础属性分为:体力,敏捷和智力。
其二,基础属性值是等级,以数字显示。
其三,升级方式是……当所摸尸体尸体的基础属性大于主角时,会直接覆盖主角的属性;当低于主角时,可以转化为经验点数,积累起来升级。
其四,普通人的尸体没有经验值可以获取,要异于常人才会有。
技能方面:
其一,技能分为初等、中等、高等、特等四个阶段。
其二,每个阶段又分十个级别,当低等技能达到十级时,便可进阶到下一个等级阶段。比如说:初等技能达到十级,便可进阶为中等技能中的一级。
其三,升级方式是……当所摸尸体尸体的技能等级大于主角时,会直接覆盖主角的技能;当低于主角时,可以转化为经验点数,积累起来升级。
……
摸完一个,又接着摸下一个:
“叮,发现中等医术三级,是否获取?”
“获取!”
“叮,发现高等剑术四级,是否获取?”
“获取!”
“叮,发现高等房中术六级,是否获取?”
“获取!”
“叮,发现初等房中术三级,是否获取?”
“获取!”
“叮,主人已有高等房中术六级,转为经验值,经验值点数+10。”
……
王通感到有些奇怪。
这个……房中术,竟然不需要找美女练习,就可以直接加经验技能点数,真是匪夷所思!
……
就这样一个一个模下去。
等到将全部的将领的尸体摸完后,王通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属性技能界面,发现多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技能。
而基础属性方面:
体力由原来的85,上升到了87。
敏捷由72上升到了78。
智力上升得很慢,才从80上升到81,由此可见,张超的这些手下将领,都是以蠢货居多。
临离开时,王通又顺手摸了一把倒在地上的一名美女歌姬的尸体。
(备注:别想歪了,摸的是头。)
系统立即给出提示:
“叮,发现高等媚男术,等级八级,是否获取?”
“尼玛!”
“主人,是否获取?”
“放弃!”
王通不好气地说道:“以后发现媚男术方面的东西,别提醒我。”
将那具女尸一脚踢到一边
再摸向另外一具女尸。
“叮,发现高等跳舞技能,等级五级;发现高等弹琴技能,等级四级;发现高等唱歌技能,等级六级。
这些女人的技能,主人你要不要获取?”
“获取!”
王通果断地下令道。
……
接下来,王通便是每天待在军营里,专注于练兵。只有到了晚上,才回到董卓给他的豪宅里,与那些董卓所赐的美女们厮混。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
这一天,正当王通在校场上练兵之时,负责情报收集的“黑冰阁”主管华安过来禀报道:
“阁主,你让我打听的蔡邕,已经有消息了。蔡邕之前避祸江东,现在受董相国之邀,已经从江东返回雒阳。被董相国授为侍御史。”
蔡邕避祸江东,是指蔡邕得罪十常侍,先是获罪充军,被大赦之后为防十常侍报复,便跑到江东去教书授徒,直到董卓揽权之后,想要重用天下名士为官,蔡邕才被董卓召回朝中得到重用。
这件事与原本的历史基本上差不多。
不过,王通关心的却不是蔡邕。
而是蔡邕的女儿蔡琰。
便又问道:“可有其长女蔡琰的消息?”
“正要向大人禀报。”
黄安道:“蔡琰小姐也已经回京,而且,河东卫家已经送来聘礼,明天,便是蔡琰出嫁之日。”
“明天就出嫁?”
王通闻言,腾地站起身来,对典韦道:“恶来,带上一队亲兵,再带上一些金玉珠宝,随本将去蔡府一趟!”
娘希匹,既然遇上了,那就不能放过了。
先礼后兵,不行就抢!
总好过将来便宜了匈奴左贤王!
……
……
侍御史蔡邕府上,高朋满座,热闹非凡。
蔡邕身为文坛领袖,交游甚广,此次回京任职,又恰逢长女即将出嫁,京师中的朋友们纷纷过来庆贺。
这些人包括:
司徒王允,司空杨彪,黄门侍郎荀攸、长史何颙,除此之外,还有黄琬、赵谦、淳于嘉、种辑、伍琼、钟繇、郑泰、赵温等十余人。
都是天下名士,也都是蔡邕的知交好友。
座中还有一人。
那人年方20,却长得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眼窝深陷,还不时地咳嗽几声。这人便是蔡邕的学生卫仲道,也是蔡琰的未婚夫。
众人在一起地把酒行令,吟诗作赋,好不热闹。
不过,就在此时,却有蔡府管家蔡安来报:“荡寇将军王通,前来拜访。”
“荡寇将军王通?”
众人闻言,尽皆面面相觑,感到有些奇怪。
上流社会混的是圈子。
而王通。
论阵营,算是董卓的嫡系;论资历,才刚被授为杂号将军;论年龄,尚未弱冠;论家世,乱世孤儿出身;论身家,一座府宅还是董卓送的。
论专业,学的是体育,又不是中文系。
跟蔡邕毫无交情,此前连面都没有见过,他来拜访,会有何事?
蔡邕略一沉吟,便对管家蔡安道:“就说蔡某正在宴客,无暇接待。”
“回禀家主。”
管家蔡安道:“属下已经这样说了,可那王通说,他就是来参加家主宴会的,而且……而且……”
“而且什么?”蔡邕问道。
蔡安道:“而且他还带了一百亲兵,而些亲兵,一个个杀气腾腾,凶相毕露。”
蔡邕一听,心中更加厌恶。
但是,想到王通乃是董卓的亲信,又带了兵过来,也不敢公然得罪。而且,万一那些兵痞们闹起来,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只好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
没多久,王通就在蔡安的带领下来到了宴会厅。
众人抬头看去。
但见此人却不是穿着盔甲,而是披着一身儒服,腰间挂着一把宝剑,步履从容,泰然自若。完全不像是一位征战疆场的将军,反而像是一位饱读经学的儒生。
再细看其长相,身材高大魁梧,五官端正,面容俊秀,眼神明亮,英姿勃发,气宇轩昂。
一路疾行,用了两天时间,王通就来到了雒阳城中。在将亲兵们安置在军营之后,就随董卓的一名亲兵来到了相国府上。
宽大的相国府大堂里。
董卓坐在高高的主位之上,上身微微前倾,浓眉鹰目,满脸横肉,如同一只想要择人而噬的猛虎。
给人十足的压迫感!
这种气势,若非是征战沙场,手中有数百上千条人命,是不可能磨练得出来的。
堂上数十位文武分列左右。
而在董卓的身后,站着一人。
那人身高一丈有余(汉尺,约2.375米),身材魁梧雄阔;面似傅粉,鼻如玉柱,俊目皂白分明,浓眉插额入鬓。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棉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
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威风凛凛!
不用说,这就是……与赤兔马齐名的……吕布。
……
王通收敛心神,上前行了一礼道:“末将王通,拜见相国!”
“起来吧。”
董卓挥了挥手,让王通站起来,仔细地打量了王通一番,才缓缓地问道:
“你是华雄的徒弟?”
“回禀相国。”
王通不卑不亢地说道:“在末将心中,华将军便是授业恩师。只是华将军责怪我偷学他的武艺,一直不肯认我这个徒弟。”
董卓微微点头,又问:“听说华将军一直让你在亲兵营中做一个小兵,从未让你领兵,你就不曾埋怨过他?”
“他是我的恩师!”
王通一脸坚定地说道:“华将军虽然不肯认我为徒,却与我有师徒之实。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又怎么可以理怨自己的恩师呢?”
“好一个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董卓赞许地点了点头,很是欣慰地说道:
“你有这份知恩图报之心,实属十分难得。华雄将军在本相帐下十余年,随本将南征北战,并肩杀贼,互托生死!
本相与华将军虽非兄弟,却胜似手足。闻华将军噩耗,本相亦痛心不已。
你既然传承了华将军的武艺,又懂感恩之心,那本相就代华将军做主,让他认下你这个徒弟。华将军若地下有知,也必会为此感到高兴!”
王通闻言,赶紧给董卓行礼道:“多谢相国成全!”
董卓挥了挥手,让王通免礼。
又接着说道:“你给李肃献了个‘明攻中军,实取两翼”的夜袭之计;又避实就虚,瞒天过海以粮车载兵,仅用1000人就攻破了有8000守军的张超军营,实属将才。”
王通道:“都是李肃将军指挥得当,军中将士奋勇杀敌,末将惭愧,实不敢居功。”
董卓闻言,心中更加满意。
这厮与华雄相交莫逆,两人关系极好。在对待王通方面,本就是看了华雄的面子的。如今看到王通有勇有谋,又如此谦恭有礼,心中自然是更加喜欢。
心念一转,便想着再看看这年轻人的见识如何。
于是,便开口问道:“依你之见,关东诸侯如何?”
“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王通笑了笑,接着说道:“诸侯联军,号称十八路雄兵,其实大部分都是土鸡瓦狗。其十八路诸侯首领,也多为徒有虚名之辈。
盟主袁绍,登坛宣誓时,可谓是疾言厉色,但自任盟主之后,从未敢亲临前线,可谓之“色厉胆薄”;据说此人年轻时与曹操偷人家新娘,手下为他出谋者不少,但每次做决断的却是曹操,可谓是“好谋无断”。
此次袁绍共出兵两万,但是,自出兵以来,却从不让麾下军队参战,两万大军一直在中军营中好吃好喝,在外打仗的只有孙坚等,此可谓之“干大事而惜身”。
袁绍的叔父袁隗和他的长兄袁基都在雒阳。尤其是其父袁逢早亡,袁隗对袁绍有养育之恩。而袁绍为了私利却便不顾袁隗和袁基安危,执意要做反贼盟主,此可谓之“见小利而忘义”,
一个……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者,又岂是成大事之人?
其弟袁术,心胸狭窄,好托祖宗之福荫,名声虽响,实乃冢中枯骨。
若论统兵作战,只有孙坚、公孙瓒、曹操三人而已。公孙瓒虽勇,却自幽州远道而来只带了三千骑兵,不足成事。
曹操虽有谋略,却只是个逃犯身份,没有官职没有地盘,虽托家底丰厚,也只有六千兵卒。
唯孙坚一人,号称江东猛虎,勇略皆佳,又兵卒较多。
而其它诸侯众人,若论吟诗作赋,跳舞寻欢,高坐清谈,人人都是个中好手。论及统兵作战,规划筹谋,皆为外行。”
董卓闻言,脸露讶异之色。
他实在没想到,王通看起来才十七八岁的样子,此前又一直屈居小兵,却能有如此见识。
尤其是对袁绍、孙坚、曹操等人的分析,董卓虽未完全认同,但也大部分是不谋而合。
心中暗想:此子不凡!
随后,又想到王通对华雄的态度,觉得王通实乃知恩图报,忠心事主之人。
这样的人,可要比那杀死义父,刻薄寡恩的吕布可靠多了。
再加上有华雄这层关系在,更是让董卓觉得王通是自己的嫡系。这样的人,若是结以恩义,以其知恩图报的秉性,将来必然可以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一念及此。
便觉得……若是让王通给他做干儿子,非常合适。
……
不过,董卓虽然动了收王通为干儿子的心思,却也没有马上说出来,因为,还需要再多了解一些情况。
想到这里,便又开口说道:
“你在华将军亲兵营中,本相以前倒是见到过你。只是对你不太了解,不知王校尉祖籍何处,父母可安在?”
“回禀相国。”
王通答道:“末将乃是并州太原人氏,本属殷实之家。后来胡人入寇,又遭遇战乱流离。如今,亲人皆已仙逝,独留末将一人。”
董卓点了点头,又问:“可有表字?”
王通一听,顿感不妙。
觉得这董魔头是要给自己取字!
若是真让这魔头给自己取字,那以后自己要造他的反,岂不多有掣肘?
赶紧胡扯道:“家父生前,曾为末将取字为……为“穿之”,”
“穿之?”
“是的,家父还说……通者,穿过也。其实末将也不太明白其中含义。但既然是长者所赐,自该遵之。”
董卓闻言,放声大笑。
随后,看向王通的目光也变得更加柔和起来,很是亲切地说道:“你自幼失去双亲,年纪轻轻便成了孤儿,也是可怜……”
王通一听,顿时又汗毛直竖。
担心这老魔头接下来会说……不如认我为义父。
遂不待董卓说完,赶紧说道:“这也是末将命中所载,末将年幼时,曾有老道给末将看相,说末将是天煞孤星之命,专克父母。
说来也巧,由于末将年幼时长得可爱,在父母去世后,很多族中长者及家父的朋友都想收末将为义子。
然而,他们在做了末将的义父之后,少则数月,多则两年,均遭横死,无一幸免!
至今思之,悔不该不听那老道之言,乃至害了不少关心我的长辈,心中甚是有愧!”
董卓闻言,一脸纳闷。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