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扛缝纫机,一起接订单,一起听糖糖半夜踢被子。”
户口本打印出来的瞬间,糖糖抢过来看,指着“陈糖糖”的名字咯咯笑:“现在我们三个的名字,都在同一张纸上啦!”
陈师傅的手轻轻覆在她们交叠的手背上,体温透过初春的薄衫传来,像台永远温暖的缝纫机,在时光里“嗒嗒”地走着。
惊蛰那天,巷口的梧桐树冒出新芽,“巷口公主”的窝里多了三只小猫,糖糖蹲在旁边数胡须,陈师傅在给猫窝加装防雨棚。
林小满坐在缝纫机前,给新出生的小生命缝小毯子,针脚间绣着小小的顶针和戒指图案。
社区主任送来新的招牌,“小满缝纫铺”旁边,终于加上了“陈记”两个小字。
阳光穿过窗棂,照在墙上的全家福上——糖糖挂在陈师傅脖子上,林小满手里拿着顶针,三个人的笑容比春天的阳光还要明亮。
缝纫机的皮带轮转动着,卷着新的布料,也卷着新的日子。
林小满摸着无名指上的戒指,感觉母亲的顶针温度与陈师傅的戒指温度,在时光里慢慢融合。
原来,最好的缝补不是掩盖裂痕,而是让新的温暖,沿着裂痕生长,最终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网住所有的风雨与寒凉。
巷口的风送来孩子们的笑声,糖糖正在教团团认识“顶针”和“戒指”的区别,陈师傅蹲在旁边当听众,偶尔插句话:“顶针是妈妈的魔法,戒指是爸爸的承诺。”
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个平凡却温暖的故事,轻轻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