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了。
我一直在检查右腿的辅助外骨骼,之前出现过液压管漏液。
这是一种重型的机械外骨骼系统,可以让我这种普通人拖动五吨左右的重物。
差不多这也是整个基地状态最好的一套外骨骼了。
尽管也是东拼西凑来的。
“滋滋--,呼叫鼹鼠,-----标以重新发送----,请查-----滋滋”对讲机断断续续的响起。
这时胸前的CRT显示器上显示了串坐标,接着显示出了地形等高线和一条行动轨迹。
“老伙计,这次就看你的了。
千万别出问题啊。”
我拍了拍外骨骼右腿的动力系统。
然后整理了下腹部动力电池包,这次只有三块电池可以用,一块是满电的,是基地里唯一的一块还没拆的新电池,不过上面的检修日期好像已经过好久了。
我苦笑着摇了摇头,第二块,是我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上次风眼时候充过一次电。
最后一块,哎。
是我背上的绞盘的上一任主人。
他,可能用“它”更合适。
是一个EOPⅨ型矿骡,不过搭载着一颗很有趣的AI模块,说话风趣,勤劳能干。
反正我跟他关系挺好的,叫他老陈。
主板老化短路。
不得不停机,希望能尽快帮他找到能替换的部件把。
看了下倒计时还有两分钟,我在脑子里拼了命的去回忆矿道口到补给箱的地形。
真的好久没有到地面上了,虽然有地形图导航,但鬼知道轨道上的那几颗跟我年龄差不多大的卫星会出什么岔子。
“五公里路程,有一个十米高岩石悬崖,还好回来时候是下坡,不然真的很难搞啊。”
我看了看地图“这个裂缝只有两米,问题不大,不过万一掉下去也够我喝一壶的。”
转身发现观察站和坑道间的一扇防爆门,这个可是一个三米高的强化复合钢板,“要不把它带着”我不由的想。
再带根强化梁把,万一用的着呢。
想到这,我穿上了外骨骼,插入了自己的那块动力电池。
瞬间我变成了一个两米多高的“壮汉”,“状态检测。”
“滴,滴,滋滋。”
屏幕上的百分比进度条慢慢被填满电量7%;背部外接绞盘识别成功,状态良好。
四肢和核心状态正常,只是右腿还是在闪烁;右臂等离子切割正常;速降钢索;便捷打桩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