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我通过安德烈的公关团队,宣布了一个消息:我,沈清欢,即将在国内成立个人工作室,不再签约任何公司。
05回国的飞机落地,迎接我的是堪比釜山行的粉丝和闪光灯海洋。
奥斯卡的光环太过耀眼,将我从一个需要依附陆景琛才能拿到资源的“邻家女孩”,一夜之间变成了为国争光的“国际影后沈清欢”。
这种落差,想必陆景琛此刻体会得最为深刻。
喧嚣过后,我没给自己太多喘息时间。
工作室的筹备紧锣密鼓,地点就选在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段,落地窗外是车水马龙。
工作室成立发布会办得极为高调,国内外媒体悉数到场。
聚光灯下,我宣布了工作室的首个项目——一部聚焦娱乐圈真实生态、探讨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困境的现实题材电影。
剧本是我亲自打磨,角色复杂而深刻,与陆景琛公司流水线生产的爆米花商业片形成了鲜明对比。
消息一出,陆景琛那边果然坐不住了。
有风声传来,他动用人脉试图在投资和发行渠道上给我使绊子,暗示各大平台不要与我合作。
可惜,他低估了奥斯卡的影响力,更低估了安德烈导演在国际上的地位。
安德烈公开表示会为我的新片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几家嗅觉敏锐的国际资本也迅速向我抛来了橄榄枝。
陆景琛的小动作,如同石沉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我能想象他此刻的憋屈和不甘。
曾经被他视为“商品”的我,如今却拥有了他难以企及的资源和话语权。
很快,在一个星光熠熠的行业酒会上,我与陆景琛狭路相逢。
他端着酒杯,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惊讶和熟稔的微笑,仿佛我们之间从未有过龌龊和背叛。
“清欢,恭喜你,真是给我们争光了。”
他走近,目光带着一丝我从未见过的复杂情绪,或许是懊悔,或许是算计,“回国发展,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我们公司最近也在看新项目,或许……我们可以谈谈合作?
甚至,投资你的新电影?”
他语气温和,眼神甚至带上了几分旧日的“深情”,暗示着“重新开始”的可能性。
我轻轻举杯,与他的杯子虚碰了一下,声音冷淡清晰:“多谢陆总好意。
不过,我想我们之间,只适合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