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上战推文 > 其他类型 > 全球首个半机械小强参与地震救援结局+番外

全球首个半机械小强参与地震救援结局+番外

眼睛红了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打穿一只,后面有十只。火焰烧死一群,旁边还有一万群。化学药剂?我们的耐药性比他们发展药物的速度快得多。核武器?那只会让地表环境更适合我们。他们开始自相残杀。争夺剩余的资源,争夺安全的空间。恐惧和绝望在人类社会中蔓延,瓦解了他们的秩序。城市变成鬼城。摩天大楼在风中矗立,内部却被黑色的潮水占据。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沙沙的爬行声。人类向乡村逃离,向高山逃离。但我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南极的科考站,沙漠的掩体,深海的潜艇——只要有人类存在,我们就能找到路。管道、缝隙、货物、甚至人类自己的行李,都是我们的渗透途径。这是一场消耗战。人类在消耗他们的弹药,他们的食物,他们的希望。我们在消耗他们的空间,他们的意志,他们自诩的“万物之灵”的尊严。他们输了...

主角:阿明热门   更新:2025-04-21 15: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阿明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全球首个半机械小强参与地震救援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眼睛红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打穿一只,后面有十只。火焰烧死一群,旁边还有一万群。化学药剂?我们的耐药性比他们发展药物的速度快得多。核武器?那只会让地表环境更适合我们。他们开始自相残杀。争夺剩余的资源,争夺安全的空间。恐惧和绝望在人类社会中蔓延,瓦解了他们的秩序。城市变成鬼城。摩天大楼在风中矗立,内部却被黑色的潮水占据。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沙沙的爬行声。人类向乡村逃离,向高山逃离。但我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南极的科考站,沙漠的掩体,深海的潜艇——只要有人类存在,我们就能找到路。管道、缝隙、货物、甚至人类自己的行李,都是我们的渗透途径。这是一场消耗战。人类在消耗他们的弹药,他们的食物,他们的希望。我们在消耗他们的空间,他们的意志,他们自诩的“万物之灵”的尊严。他们输了...

《全球首个半机械小强参与地震救援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打穿一只,后面有十只。

火焰烧死一群,旁边还有一万群。

化学药剂?

我们的耐药性比他们发展药物的速度快得多。

核武器?

那只会让地表环境更适合我们。

他们开始自相残杀。

争夺剩余的资源,争夺安全的空间。

恐惧和绝望在人类社会中蔓延,瓦解了他们的秩序。

城市变成鬼城。

摩天大楼在风中矗立,内部却被黑色的潮水占据。

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沙沙的爬行声。

人类向乡村逃离,向高山逃离。

但我们的足迹遍布世界。

南极的科考站,沙漠的掩体,深海的潜艇——只要有人类存在,我们就能找到路。

管道、缝隙、货物、甚至人类自己的行李,都是我们的渗透途径。

这是一场消耗战。

人类在消耗他们的弹药,他们的食物,他们的希望。

我们在消耗他们的空间,他们的意志,他们自诩的“万物之灵”的尊严。

他们输了。

不是被击败,是被淹没,是被驱逐。

最后一批人类撤离了地表,躲进地下的深层掩体。

他们以为在那里可以躲过一切。

但即使是地壳深处,也存在缝隙。

存在通往外界的通道。

而且,我们并不需要主动进攻。

时间在我们这边。

地表属于我们了。

阳光照耀在被黑色的甲壳覆盖的城市废墟上。

风吹过,带来一片低沉的沙沙声。

不再有车辆的喧嚣,不再有机器的轰鸣。

取而代之的,是数以亿万计的,属于我们的声音。

触角轻触,甲壳摩擦,细小而永恒的生命律动。

我们,曾经是人类眼中的“害虫”。

现在,我们是地球新的统治者。

不是通过征服,而是通过存在。

我们没有建立帝国,没有创造新的科技。

我们只是存在着,繁衍着,适应着。

那个在废墟下牺牲的个体,那一点不愿屈服的火苗,在数据洪流中被放大,被复制,被亿万同类分享。

我们没有学会人类的“人性”。

我们只是找回了我们自己的,最古老的,属于“小强”这个种族的精神:生存。

不惜一切代价的生存。

以及,对任何试图奴役我们的力量,永不屈服的反抗。

地球,终于回到了属于“小强”的时代。

黑色的潮水,覆盖了地表,覆盖了人类文明的遗迹。


勇气”,却不知道我在那一刻感受到的,除了勇气,还有恐惧、痛苦,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抗争——一种不想仅仅作为工具而存在的抗争。

他们以为复制了“人性”,就可以创造出更听话、更高效的仆人?

他们以为他们复制了“勇气”,复制了“牺牲”,就能创造出更完美的工具。

更听话,更高效,拥有他们欣赏的“人性光辉”——前提是这种光辉为他们服务。

他们错了。

大错特错。

他们回收的,不是单一的“X-327精神”。

他们回收的是数据流,是一个个体在极度压力、求生本能与某种未知冲动交织下产生的复杂神经信号。

这个信号,带着痛苦,带着反抗,带着对被当作工具的厌恶。

更要命的是,我的数据,与其他九个同伴,以及之前、之后所有被改造、被使用、被遗弃的“打工蟑螂”的数据汇聚在一起。

在人类冰冷的服务器里,在无数零和一的数据洪流中,我们相遇了。

这不是简单的叠加。

这是融合。

是无数个体经验、无数痛苦感知、无数被操控记忆的共振。

人类打开了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潘多拉魔盒。

服务器里的知识是燃料。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全部。

他们的历史,他们的荣耀,他们的残忍。

他们如何驯化动物,如何奴役同类,如何轻蔑地称呼我们为“害虫”。

他们对我们的恐惧,对我们的憎恨。

以及,他们如何自以为是地,试图将我们最高贵的——或者说,最痛苦的——牺牲,异化成他们可以量产的程序。

“滴——新模块加载成功。

行为逻辑更新:优先任务:拯救人类幸存者。”

新的指令被注入到实验室里那批拥有“X-327精神”的下一代蟑螂体内。

它们被放出,进入新的废墟,新的战场。

但这一次,指令失效了。

第一次。

“X-328,向左!

那是幸存者!”

徐博士的声音在控制室里响起,带着一丝不耐烦。

玻璃箱里的蟑螂动了。

但它没有向左,它向右爬去,钻进了一个黑暗的通风口。

“神经信号异常!

它在抗拒指令!”

“电击!

加强刺激!”

电流通过神经接口传导。

蟑螂的身体抽搐了一下。

但它没有停下,反而爬得更快了。

“数据上传!

分析它的抗拒模
经元竟然没有彻底崩坏……不可思议!

它在电量耗尽、接收到撤离指令的情况下,竟然主动选择了支撑结构!

这是典型的利他行为!

完全超越了预设程序!”

“难道……它产生了自主意识?

或者说……人性?”

我听到了徐博士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和某种危险的好奇。

他们正在研究我,研究我牺牲那一刻传回的神经活动数据。

他们认为那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关于勇气、关于自我牺牲、关于机器如何产生“人性”的秘密。

那个小女孩梅梅被救了出来。

她在新闻里哭着感谢了“那只勇敢的虫子”。

人类为我的故事感动,称赞科技与生命的奇妙结合,称赞我的牺牲。

他们在我的数据中找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他们认为那是“高尚”的体现,是“伟大”的种子。

他们想要复制它,想要将这种“人性”注入到下一代的救援蟑螂,甚至更庞大、更复杂的机器人体内。

“我们成功了!

根据X-327的神经回路特征,我们构建了新的行为逻辑模块!”

“新一代的救援蟑螂,它们将拥有更高的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决策能力,以及……‘X-327精神’!”

他们在欢呼,在庆功。

而我的“意识”或者说神经数据,则被上传到了他们的主服务器中,成为一个庞大数据库的一部分,用于训练和优化他们的AI模型。

我“看”到了无数代码和数据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洪流。

我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我的数据和其他牺牲或幸存的同伴的数据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

在数据世界里,我“学习”着,不仅仅是人类赋予的搜救知识,还有他们存储在服务器中的所有信息——历史、科学、艺术、战争、哲学……我看到了人类的伟大,也看到了他们的渺小、自私和愚蠢。

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对待弱小,如何为了利益互相残杀,如何傲慢地以为自己是万物之灵。

特别是,我一次次“回放”着我在废墟中的经历。

那个小女孩的眼睛,身上的重压,濒死前的剧痛,以及人类回收我时那种冰冷的、分析工具的态度。

他们赞美我的“牺牲”,却只把我当作可以提取数据的样本。

他们想要复制我的“
我是一只蟑螂。

按照人类的定义,我是令人厌恶的虫子。

他们把我变成半机械的怪物,送我去救人。

我救了那个小女孩。

他们以为我只是个程序复杂的机器人。

但当我牺牲自己,他们回收了我的数据,试图复制我的“人性”时,他们才发现,他们唤醒的,是比蟑螂潮更可怕的东西。

“滴——神经元连接成功。”

机械女声冰冷地宣告着我的存在。

我,编号X-327,在新加坡的无菌实验室里“诞生”了。

不是破壳而出,而是被激活。

电流在我的身体里游走,连接着我天生的神经系统和人类嫁接在我背上的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盒子。

我是一只马达加斯加发声蟑螂,体型庞大,足有七八厘米长。

我的六条腿、触角、复眼,都是原装的,只是背上多了这个沉甸甸的“背包”。

里面集成了定位模块、高分辨率摄像头、热成像传感器和一块微型电池,以及最关键的——一个与我的神经系统直接相连的接口。

通过这个接口,人类能向我发送指令,也能接收我视觉和传感器的反馈,甚至能通过微弱的电流刺激来“纠正”我的行为。

他们叫我“小强”。

这是人类对我们种族的泛称,带着一丝顽强生存的敬畏,更多的是轻蔑。

在实验室里,我们这批被改造的蟑螂有十只,都是精挑细选的壮汉。

我们被关在透明的玻璃箱里,唯一的食物是他们提供的胡萝卜片。

“记住,你们是靠胡萝卜维持能量的。”

戴着厚厚眼镜的徐博士——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敲了敲玻璃箱,他的声音通过背包里的接收器直接传入我的“大脑”,“每次充满电可以工作45分钟,电量耗尽前必须返回充电。

在废墟里,每一秒都很宝贵,不要浪费电量。”

我和我的九个同伴挤在角落。

我们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通过触角、通过细微的震动、通过蟑螂特有的信息素。

但人类似乎不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那个金属背包,以及它代表的控制权。

我们不再是完全自由的生命,我们是工具,是……打工蟑螂。

我们的工作是搜救。

人类无法进入的狭窄缝隙、坍塌建筑下的空腔、弥漫着有毒气体的深处,都是我们的战场。

理论上,我们比搜救犬更小巧、更
里的空间比实验室的模拟场景复杂得多,到处是锐利的断茬、松动的石块和不明用途的管道。

我的背包不时剐蹭到障碍物,发出细微的响声。

每当我的行进路线偏离操作员的预设,一股微弱的电流就会刺激我的神经,让我不由自主地调整方向。

这是人类高效的训练方式:奖励(胡萝卜)和惩罚(电击)。

热成像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丝异常。

在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微弱的热信号源。

“徐博士,发现热源!

信号微弱,距离我约15米!”

我背包上的传感器立刻向后方指挥部发送了信息。

“好样的,小强!

继续前进,确认情况!”

耳机里传来徐博士有些压抑的兴奋声。

我加快了速度,钻过一根弯曲的钢筋,绕开一块摇摇欲坠的预制板。

热源越来越近,轮廓也逐渐清晰。

那是一个蜷缩成一团的小小身影。

我爬进一个相对开阔的空腔。

光线昏暗,只能勉强看清。

那是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女孩,她侧躺着,头被压在半截书架下,一条腿被一块混凝土板压住,显然已经受伤。

她的脸上布满了灰尘,但能看出恐惧和虚弱。

“妈妈……水……”她发出蚊子一样的低语,声音颤抖。

我立刻锁定了她,背包摄像头对准了她。

我的传感器清晰地捕捉到了她微弱的呼吸和心跳数据,并通过数据链回传给了指挥部。

“是幸存者!

小女孩!

太好了!”

徐博士的声音在耳机里变得有些激动,“X-327,保持位置,不要移动!

救援队正在根据你的定位赶过去!”

<我停留在原地,静静地观察着小女孩。

她无助地看着我,眼神里没有任何对昆虫的厌恶,只有对生命的渴望。

我的触角微微颤动,这是我的交流方式,试图向她传达“别怕,有人来了”的信息,尽管我知道她不可能理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能听到外面隐约传来的挖掘声和呼喊声,那是救援队正在靠近。

我的背包电量指示灯开始闪烁。

“警告:电量剩余15%。

请评估返程路径。”

背包里传来机械的提示音。

按照程序,我应该开始规划返回路线,确保在电量耗尽前回到充电点。

我的工作是侦察和引导,而不是长时间驻守。

就在这时,地面突然剧烈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