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荷宋兰萱的其他类型小说《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八千少女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虽说她今天没尝到鸡腿,但是在老宅她也尝不到。哪怕她和苏五成亲那天,好东西也不在自己碗里。苏荷却舍得跟兄弟姐妹们一起分享,如此定不是个苛刻的人,他们也能安心的住一段时间,直到把房子盖好。第二天除了苏大,男人们就都去干活了,四房的三个孩子年纪太小,就接替了苏启戍上山捡柴火的活。村里人住在中心的地方捡柴火的人多,得去偏远点的山头。他们这就是偏远的山头,捡柴火还是挺有优势的。这安排苏荷有点接受不了,四房最大的苏启祝也只有8岁,小的苏启安才4岁,都还在上小学、幼儿园的年纪呢,就干粗活了?孟氏觉得没什么:“在那边,这些活也是他们干的都习惯了,那边还要下地拔草、上山割猪草呢。”割猪草以前是苏薇的活,二房搬过来就是四房孩子的活。老宅也不是没别的大人...
《穿越古代:每天都在鸡爹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虽说她今天没尝到鸡腿,但是在老宅她也尝不到。
哪怕她和苏五成亲那天,好东西也不在自己碗里。
苏荷却舍得跟兄弟姐妹们一起分享,如此定不是个苛刻的人,他们也能安心的住一段时间,直到把房子盖好。
第二天除了苏大,男人们就都去干活了,四房的三个孩子年纪太小,就接替了苏启戍上山捡柴火的活。
村里人住在中心的地方捡柴火的人多,得去偏远点的山头。
他们这就是偏远的山头,捡柴火还是挺有优势的。
这安排苏荷有点接受不了,四房最大的苏启祝也只有8岁,小的苏启安才4岁,都还在上小学、幼儿园的年纪呢,就干粗活了?
孟氏觉得没什么:“在那边,这些活也是他们干的都习惯了,那边还要下地拔草、上山割猪草呢。”
割猪草以前是苏薇的活,二房搬过来就是四房孩子的活。
老宅也不是没别的大人,彭氏和闵氏都有大把时间在村头唠嗑呢,何苦为难几个孩子干这般活呢?
哪怕像她爹,自己不干,但也不强迫别人干也行啊。
苏荷内心觉得多少有点雇佣童工的嫌疑,但还是选择入乡随俗的闭嘴。
恭喜宿主获得白银十两
恭喜宿主获得白银十两
没想到系统还能直接给钱,苏荷顿时乐开了花。
实在是四叔和五叔他们是自己主动搬过来的,这20两银子就跟白送的无异。
而且这奖励直接存在系统里谁也不知道,她就等于有了份保命钱。
各人干各人的活,苏荷与苏薇依旧编小坠子,争取早点完成绣坊那边的订单。
“小荷姐,你好厉害。”苏薇已经从觉得堂姐还可以变成崇拜了。
她才学会一个花样,她堂姐就能编出一个新的花样来。
苏荷骨子里并没有多少谦虚,“那是必须的。”
“以前在老宅怎么没瞧你做这些?”孙氏好奇的问道。
她跟苏荷接触不多,以前只觉得大房的人都是好吃懒做,除了李氏还都没啥本事。
这会儿看,觉得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她没下地,而是主动给她们打下手。
她原本很想要给李氏打下手的,要是能学点绣花的本事就更好了。
瞧两姐妹也忙得不亦乐乎,便也凑过来看热闹,结果看两个侄女一起编花绳,感觉两个女娃娃手都挺巧的,那小玩意比自己在货郎那见过的都要精致。
苏荷憋了半天才想出个借口,故作无奈,幽幽的叹了口气:“我做这些事情都是看心情的,老宅那边天天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就是横挑眉毛竖挑眼的,我就算是做什么也得偷偷摸摸避着才行,怎么会让你瞧见?”
这语气,这声调,仿佛压抑了半生却无处诉说一般。
孙氏觉得还真就这么回事。
苏薇也深有同感。
以前她只觉得自己家是被欺负的小白菜,如今看堂姐何尝不是被压迫的一家?
虽说大伯一家都不干活,但是大伯娘是给了钱的啊。
谁家去酒楼小摊吃饭付了钱掌柜还要干活的?
他们家会干活爷奶挑剔,大伯娘家会赚钱爷奶也挑剔。
还在村里败坏他们名声。
堂姐说得对,爷奶就是想把他们两家都赶出来才痛快,跟他们好不好没有关系。
不得不说,人的想法有时候很顽固,有时候转变了就容易去另外一个极端。
“五叔会来找你,当是走投无路了,不如就留下吧。”完成任务的机会送到面前,她也不想推开。
能轻松完成任务,她也没必要给自己上强度。
“不过有的事情还是要跟五叔说清楚。”
“什么事情?”
“首先爹和大哥都在准备明年的科考,他们不能耽误爹的学习,更不能在爹温书的时候打扰。”
原本还有点想趁人多,浑水摸鱼躲懒的苏大……
“其次,他们住进来不是简单的住进来,这家里烧柴火,喝的水,哪怕不一起开火,这屋子、院子弄脏了也是要打扫的,若是一起开伙那口粮要交,家务也要另外分配的。
这些话前面就要说清楚,我们让二叔干活是给了工钱的,没道理他们住进来享福。”
苏大点头表示是这么个理。
“最后就是三家人住在一起肯定是有摩擦的,丑话说在前面,若是他们惹事、挑事,我们有权力将人赶走。”
苏大觉得是这么回事。
人家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有的事情还是提前说清楚比较好。
苏五听了这三个条件,多少觉得有点不舒服。
“大哥这是不是不想我们搬过去?”苏五将大哥的话转告给孙氏。
孙氏一点都不这么觉得:“就你大哥的性子,若是不想你搬过去,直接拒绝你还能怎么样?”
苏五觉得就大哥的性子还真是这么回事。
“说是条件也是合情合理的,既没有要租金,也没让我们家多干活,哪里有赶人的意思了?”
苏五想也是,他都准备好跟二房一样给大房做事了,结果人家没提。
只是一起开伙就要交口粮,不一起开伙吃什么都是自己做主。
孙氏道:“我嫁过来的时间不长,对你大哥的传闻听过不少,但今天听你这么说,大哥是个有格局的人,至少没因为你与他不是一母所生而借机发难,也没随随便便就点头,装兄弟情深。”
家里兄弟多,和睦那是家和万事兴,不和那就是难念的经。
先前看二房的变化她觉得苏大可能跟自己想的不一样,今日听男人这么说,对苏大的印象更是改观了。
既然决定了,夫妻俩也没耽误,就准备收拾东西搬家。
跟二房就两个包袱不同,孙氏的嫁妆可不少,另外还有苏五自己的东西,可得好好收拾。
“老五,你们今天没下地?”苏四苏正康干了半天活回来,发现苏五两口子在房里收拾东西不由惊奇。
苏五也没隐瞒:“我们准备搬大哥那边去。”
“搬大哥那边去?”苏四更是惊奇,“怎么会想搬那边去?”
苏四知道苏大家现在住在哪里,搬家的时候他还帮忙了。
更何况他家孩子也在族学念过书,那边的房子挺大的。
要是那位七爷爷还在,说不定家里的日子也过得红火。
苏五都跟苏大不亲,他就更别说了。
小时候大哥对他其实还是和善的,就是他只要亲近大哥一点,他娘就会提着他的耳朵说他是个没心肝的废物。
久了,住在一个屋檐下,他跟苏大也没什么情分。
分家的时候,彭氏对他们几个说的是分家是为了将大房赶出去,这样家产就能落在他亲兄弟名下。
当时他也没多大的感觉,多少年了,家里的好事也不会落在他的头上。
都是一个爹生的,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给大哥或者三哥又有什么区别?
苏大一阵输出,苏荷在一旁只想鼓掌。
王氏是个没主意的,日常只会听男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她知道男人是在那边被打压得狠了,就想能给自己贴点脸面,虽说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终究没说出口。
这会儿听大哥这么一骂倒是清醒了几分。
他们这房没有爹娘任何补贴想要攒点银钱极为不易。
女儿难得赚了钱,不说留着给女儿做嫁妆,也是该给家里人扯块布做件新衣。
都是花钱贴脸面,为何不能将钱贴在自己身上?
看弟弟还一脸不情愿的样子,苏大直接就是一拳,“怎么了?给你做身新衣还丢你脸了?你苏正和一家就只配穿破烂了?”
苏二也是动摇了,问道:“那我们节礼送什么?总不能什么都不送吧?”
苏大看着李氏,这些事情都是她在操持。
嗯,教训弟弟那是做大哥的职责,实际还是个百事不管的甩手掌柜。
李氏很淡定,她已经和几个妯娌商量过了,都是分出来的兄弟,就一样的标准呗。
“四房和五房都是准备送二十个粽子、一条鱼和五十大钱,我们跟他们一样就成,都送鱼怕是不成,我们换两样点心顶天了。”
若是上个月苏二会觉得够了,但这会儿赚钱了却不孝敬爹娘,多少有几分不对劲。
但大哥大嫂坚持,他也不敢擅自做主。
兄弟都是如此,他也没落下什么,倒也能够接受。
重要的是苏大让李氏把钱给收走了。
去酒楼吃酒他还能享受一番,给苏老头和彭氏扯布?
呸!
脑子被驴踢了!
苏荷用力的给她爹点赞。
果然,幸福感都是对照出来的,像二叔这种没能耐还想压着妻女一起伏低做小的爹,她实在是接受不了。
好歹也出去见过世面,怎么就比另外两个叔叔都还不如呢?
也不是,四叔跟他差不多,只是有五叔压着。
人家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个家养出的孩子,性格怎么就差这么远呢?
甚至都不能说是因为亲娘不同。
苏启铭回家之后,书房就成了两个男人温书的地方。
明年两人都要下场,这时候是万万不能松懈的。
李氏在女儿房子绣帕子,苏荷指导苏薇学会编几款新奇的手绳之后,就也在书房呆着。
苏启铭还好,无人干扰的时候,读书很自觉。
她爹就不一样,没人监督就干扰别人。
苏荷摊开纸在书房写话本,顺便监督她爹。
虽说帮悦来酒楼搞垮东湖酒楼的事情没了影,但是让她爹听自己的事情上越来越顺口了。
“爹,读书不能分心,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这是浪费自己的青春家里的钱。”
“爹,那一页你都看好久了,不用心浇灌,土地是长不出粮食的,不用心看书,知识不会自己到你脑子里的。”
“爹……”看到便宜爹老实了,苏荷就继续写自己的话本。
这时候的话本她就看过她爹抄的那本,情情爱爱的值钱能有二两银子一本,鬼怪的不值钱,就一两银子一本。
但她可以写鬼怪爱情啊,妖魔鬼怪齐上阵,温暖落魄的穷书生,事后还不用负责,也不用去迷惑有钱人家的小姐,她的良心过得去。
她现在七七八八也赚了十多两银子了,在村里这也是笔大钱了,但是进过城就发现这笔钱真要用起来也是不堪大用,也就够她爹一人去府城赶考一次。
苏启铭有些担心:“白掌柜虽然与爹有些交情,但也未必会同意。”
苏荷道:“他会答应的。”
情情爱爱的话本可能还是得藏着掖着看,这种鬼怪故事完全可以讨论一二。
一个人看了,写了自己的想法,自然就会呼朋引伴希望更多人来参与,希望自己是大多数。
别的不说,肯定能给书店与话本带来不小的人气。
能赚钱的事情为何不做?
苏启铭对这个妹妹是刮目相看又刮目相看,觉得自己以前眼睛肯定是有问题,自己有如此聪慧的妹妹岂会不知?
“小荷妹妹,在老宅为何不见你有这么多想法?”
苏荷白了一眼:“我以前是不知道这些事情,谁会费脑子呢?你们若是早点告诉我,说不定我爹早就是秀才了。”
那语气绝对是——都是你们的错,什么都不与我说,想我能有什么想法?
苏启铭想想也是,叔父不想家里家担心,千叮万嘱谁都没说。
没事谁愿意费脑子呢?
“谗言三至,慈母不亲。”苏启铭念着话本中的诗,觉得彭氏可能只要听到一点风声就能断定叔父有错。
就算上次没看出来,这回也能看出来。
这无间地狱就是给赵文轩准备的,地狱里的各种酷刑看着就酸爽。
虽然不能直接与人理论,但看这故事苏大感觉里面被下油锅的就是赵文轩本人 。
科考不顺,子嗣不昌。
生无所长,名声还如烂泥。
这其中的酸楚只有他自己知道。
现在他女儿费心为他出气,顿时心中的郁气散了大半。
没儿子怎么了?谁家儿子能赚钱供老子读书的?
谁家儿子小小年纪能为老子做到如此?
就算是想,也没这本事吧。
更何况女儿提的学习方法甚好,他最近读书都觉得开悟不少,说不定还能跟养子一起科考。
若是能考个秀才,哪怕是童生得个功名,也能叫那些人刮目相看。
女儿说了,他是为这个家而读书,身为当家人是要撑起这个家的。
如此,苏大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用功起来。
天气大好,苏荷与苏启铭一起去悦来酒楼,李氏则带了苏薇去了绣坊。
王氏本是不舍的,去县城坐牛车来回可得4个铜板,还得耽误半天的工夫不能干活。
但苏荷说让堂妹出去见见世面,以后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的,不然就只能做简单的络子,赚不了几个钱。
那些小玩意赚多少她没跟二房的人说,但只要能赚钱就成了。
绣坊女掌柜得了东西,瞧了甚是喜欢,瞧着苏薇道:“苏嫂子家的女公子,个个不凡呐,瞧这手艺只怕我家绣娘也没这巧劲。”
苏薇顿时脸红了。
她对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如何能跟绣坊里的人比。
不过她是能感受堂姐说的话了,自己如何,岂是旁人几句话就能定义一生的?别人夸你不浮躁,贬你不沮丧就可以了。
她不是爷奶叔婶们说的那般无用。
所有的成品最后得了10两银子,苏薇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跳到心口了。
堂姐可是说了,扣除成本,赚的钱二人三七分,如此她也能得2两银子。
别说她了,就是她娘这辈子都没赚过这么多钱。
难怪村里进城做买卖的人家都能盖青砖大瓦房,村里人都想进城生活,这城里真的比乡下好太多了。
不过堂姐也说了这钱就赚一个新鲜劲,见好就收。
不说相处多愉快,但不会难受。
而且还主动提出帮他们家干活,那就是大善人。
想刚搬来的时候就他们一家三口,觉得这里阴仄仄的,这会儿三个叔叔家都搬来了,那这边就热闹了。
她以前也不是爱热闹的人,但是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周围有点人气,相互照应还是更好。
只是心里忍不住感叹。
老宅那边分家分得还真是奇葩,居然将几兄弟都分到这边来。
得了七成家业的三叔还在城里干活,如此,那边岂不是连一个儿子都没有了?
自己两个亲生儿子都要搬出去,还都是搬去自己最看不顺眼的继子那边,彭氏怎么能同意?
哭着、闹着怎么都不肯点头。
“你们这些天杀的是想要气死我啊?!自己好好的家不呆,居然要跟那混不吝的住一起,你们心里还有没有我这当娘的?!”
“一个个都是黑心肝的,娶了媳妇忘了娘,忘了是谁一把屎一把尿将你们养大,养大了就不知道爹娘了!”
……
彭氏哭得真切,好不容易家里碍眼的人都没有了,家里住着的都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孙子,却没想他们一个两个的居然都要搬走。
她这口气怎么都不舒坦。
“一家人住在一起好好的,怎么会想要搬走?”苏老头皱起眉,也很不满。
眼看农忙的时候就要到了,这两家人要是都搬出去了,那地里的活谁来干?
他也不是傻子,这两家人要是都搬出去了,地里的活肯定不会管了,到时候岂不是要雇人?
雇人可都是要花银子的。
分了家,进口袋的银子少了,往外掏的反而多了,这日子是越过越回去了。
总不能让他这把骨头还要下地干活吧?
只是把老大一家分出去而已,这分家最后怎么就是儿子一个个都离心了?
扪心自问,他真的只是想把老大一家分出去而已,左右那30亩地划不到自己名下,连出息都拿不到手,分出去还省得村里人说自己占了七弟家大便宜。
最气的是苏大年年不中还有脸伸手跟他要考科举的钱。
不给那就是耽误了儿子科考,到处嚷嚷,给了,那也是去城里的酒楼小店吃酒耍乐。
虽然如此,但他也不必非要分家。
为什么当初会那么坚决的分家呢?
分了家,这地里的活谁来干?
苏老头看着彭氏,彭氏这会儿哭得稀里哗啦的,整个人都快要喘不上气了一般。
苏老头想说道点什么,也还是没有开口,而是看着两个儿子道:“你们娘这是舍不得你,若是你们两兄弟都搬出去了,你说你娘这心得多疼啊。”
“今天的事情就作罢吧,以后好好的在家里住着,只要有爹娘在,没人会赶你们走的。”
听起来有情有义的,似乎两个儿子是因为担心被驱赶才要搬走的,实际就是想留着两家人继续住着。
苏四不会说话,往日他爹娘但凡这么说,他不会辩驳都只能乖乖的将自己的心思给按下去。
但他不是一个人,苏五看着苏老头开口道:“爹,我们会这么做,也是为了娘。”
彭氏红着眼道:“你这不孝的,娶了媳妇就忘了娘,一个个都要离我而去,怎么还是为了我了?”
孙氏已经把借口给想好了,苏五本就不笨,道:“娘,前些日子我们家分家的事情村里都知道了,但这么久过去了,就大哥和二哥搬出去了,我和五哥却都留在家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