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他走到戏台后,点燃一炷香,对着空旷的院子拜了三拜,像是在祭奠,又像是在祈祷。
“哐——!”
一声清亮的锣响,划破了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那块发光的幕布上。
灯光下,马爷的身影被拉长,投射在幕布一侧。
他稳稳地坐下,双手一错,两个色彩鲜艳的武将便跃然幕上。
刀光剑影,战马嘶鸣,伴随着马爷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唱腔和念白,一场经典的《三英战吕布》片段便活了起来。
马爷的声音,不复年轻时的洪亮,带着岁月的沙哑,却更有穿透力。
每一个转折,每一个顿挫,都浸透了时间的味道。
他的双手仿佛有了独立的生命,十指翻飞间,皮影人物腾挪闪转,打斗激烈,栩栩如生。
光影变幻,幕布上的小世界,一时间竟让人忘记了周遭的破败与即将到来的离别。
小石头的心跳得飞快。
他站在幕侧,按照爷爷之前的吩咐,适时地递上需要的皮影,或者敲响伴奏的梆子。
他看着爷爷完全沉浸其中的样子,看着幕布上那些鲜活的光影,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皮影戏的魅力。
那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那是一种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记忆,是一种用光影讲述人间悲欢离合的古老智慧。
演完了武戏,锣鼓声一转,变得缠绵悱恻。
幕布上出现了一个书生,一个旦角。
是《西厢记》里的张生和莺莺。
那旦角儿的眉眼,赫然就是奶奶年轻时的模样。
马爷的唱腔变得格外温柔,每一个字都带着绵长的情意。
他唱着张生对莺莺的倾慕,唱着月下的盟誓,唱着离别的愁绪。
光影里的“莺莺”身段袅娜,步履轻盈,仿佛真的承载着一个女人的灵魂。
小石头看到,坐在前排的王奶奶悄悄抹了抹眼角。
他也看到,爷爷的眼角,似乎也有晶莹的东西在闪烁。
他想起了箱子里那张黑白照片,想起了册页上那句“愿如此影,常伴左右,清辉不减”。
原来,爷爷不仅是在演戏,他是在借着这光影,与他思念了一辈子的人对话。
就在这时,幕后的灯泡忽然闪烁了几下,眼看就要熄灭。
观众席发出一阵轻微的骚动。
小石头心里一紧,连忙上前查看。
马爷却并未慌乱,他的唱腔没有停,只是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