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罐。
“这是族谱的灰,我没真烧光。
还有这个——”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显示出一张扫描页:《陈氏宗谱》原始版本。
“你看,最早的族谱,其实女丁可以入谱。
后来不知是谁,在那页后面加了一条。”
林晓看着屏幕,许久才道:“你想做什么?”
陈强深吸一口气:“我要恢复它的原样。”
“我已经联系了博物馆,族谱灰和扫描件都捐过去。
他们会立个碑,碑上有一句话——”他抬头看向她:“男女皆可入谱,皆可成家。”
林晓静静地看着他,终于点头。
“你做得很好,陈强。”
“但我不会跟你走。”
陈强笑了:“我知道。
我这次来,不是求你回头,是想问你——”他递上一张志愿者申请表:“我能不能和你一起,把更多人送出去?”
林晓签下自己的名字。
“可以。”
“但路很长,你准备好了吗?”
陈强点头:“我女儿说,火车的声音像自由。
我想,让更多人听见。”
——火车鸣笛,首批女孩在林晓的带领下准备离村。
小林趴在窗上问:“妈妈,海是不是比溪水更宽?”
林晓微笑:“海很大。
但更重要的是,你有权利去看。”
——她将那块“我要出去”的溪石抛入溪流,溪水带着桃花瓣,将它缓缓推向远方。
远方,有海,也有更多等待破晓的人。
5晨雾未散,桃花溪边响起了汽笛。
那是一列特别列车——“江城—桃花村”,由省里与市里联合支援,为“女性成长基地”量身定制的通学专列。
林晓站在月台边,身旁是一群穿着干净校服、背着书包的女孩。
她们排着队,脸上带着些许紧张,也带着期待。
小林牵着林晓的手,抬头问:“老师,我们真的可以去江城吗?”
林晓蹲下来,帮她理了理肩带:“不止可以,你还可以去更远的地方。
海、城市、大学、舞台——你想去的地方,脚都能带你到。”
她没有告诉她们,那块刻着“我要出去”的溪石,已经被她投进了桃花溪。
她想让那块石头,沿着水流,穿越山谷,最终抵达大海——像她一样,走过了这条漫长的“觉醒之路”。
——陈强站在人群后,抱着小林的书包替她排队。
他身上的夹克是林晓曾在援助中心留给志愿者的统一款,胸口别着